年6月13日讯,在乘坐飞机过程中,张女士因胃部不舒服呕吐,呕吐物带有大量鲜血。张女士后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因为认为某航空公司没有及时迫降、没配备专业急救人员等,丧失了最佳抢救治疗期导致母亲身亡,张女士的家属将航空公司起诉到法院,索赔67万余元。昨天下午,该案在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
张女士的家属诉称,年10月,张女士与女儿乘坐被告航班由北京返回乌鲁木齐,飞机起飞后,张女士因胃部不适呕吐不止,呕吐物带有大量鲜血,病情危急。机组乘务人员没有开启急救药箱,采取止血等急救措施,而是征召了2名乘客进行救治,将病情误诊为食物中*,采取腹部按压等方式进行抢救。
机组人员发现这一危急情况后,虽与塔台联系并有及时迫降的条件,但没有本着珍视、尊重生命的原则及时迫降,而是以迫降成本高昂、担心迫医院等理由让航班继续飞行,直至张女士陷入深度昏迷,生命体征极度微弱时,才迫降敦煌机场,张女士因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认为,航空公司在履行航空客运合同过程中,没有尽到承运人的义务及时迫降,没有配备专业急救人员,没有采取合适的急救措施,导致张女士病情恶化治疗被延误,丧失了最佳抢救治疗期,对张女士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此,家属要求航空公司赔偿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67万余元。
在法庭上,对于起诉,航空公司辩称,张女士死亡是自身健康状况造成的,公司不应承担责任,医院出具的《24小时入院记录》中载明内容可以看出,张女士自身长期患有胃部疾病,其身亡系自身疾病原因造成,与航空公司无关。
航空公司称,乘务员发现张女士身体存在异样状况,经询问后立即向机组汇报并广播找医生,依照医生要求,乘务组拿来机上药箱,取出血压计、听诊器。随后,张女士依然表示因胀气引起呼吸不畅,于是乘务组随即取来氧气瓶让张女士进行吸氧。张女士表达不能到乌鲁木齐后,机组结合救助情况及时备降敦煌进行医疗救助。整个救治过程中,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了救助,不存在操作失误,因此不应承担责任。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请。
庭审中,法庭听取了原、被告诉辩意见,组织双方当事人举证质证,总结了本案争议焦点为“被告是否存在救助不及时、救助措施不当或者不合规,医院治疗的情况;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以及赔偿责任的大小”,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充分发表了辩论意见。
本案没有当庭宣判。
(原标题:乘客飞机上身亡家属索67万航空公司:按规范救助了)
相关新闻:乘客机上突发疾病万米高空医生挺身而出紧急施救
6月10日早上,回忆起前一晚的惊险一幕,瑞安人潘先生依然心有余悸,但又满怀感激:“这一次太幸运了,感谢医生在万米高空对我的救命之恩!”
时针拨回十几个小时前。“紧急通知,有乘客身体出现突发情况,需要医务人员帮忙……”6月9日晚8时21分,从北京飞往温州的国航CA航班起飞没多久,突然响起的广播声打破了机舱里的宁静。
“我是医生,让我来看看!”不一会儿,乘坐该航班的温州医院副院长、急救中心主任卢中秋找到空乘人员,并迅速赶到患者身边展开救治。
这名患者正是潘先生。当时,潘先生意识丧失,全身青紫,皮肤湿冷,大汗淋漓,检查后发现他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心跳骤停,情况十分危急……有20多年急诊经验的卢中秋皱了皱眉头,但并不慌乱,立刻帮助潘先生平躺,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此时,同机的温州医院妇科医生赵红琴和颜笑健也配合卢中秋,紧急投入对潘先生的心肺复苏急救,密切观察他的反应。三四分钟后,经过在场医务人员的合力抢救,潘先生的脉搏逐渐恢复,意识渐渐清醒,症状得到缓解。
这一刻,卢中秋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我们建议返航!”卢中秋又与其他几位医务人员一起跟机组人员进行沟通,“按照航程,飞机抵达温州至少还需要两个小时,虽然患者症状已经缓解,但不能保证接下来没有其他情况发生。更关键的是,患者需要尽快进行详细检查。为了安全起见,建议返航。”
随后,机组采纳了医务人员的建议,飞机返航北京,于当晚8时51分落地。卢中秋一再确认潘先生已经脱离了危险,才放心地拿着行李离开。“作为医生,救人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我相信,那个时刻,任何医务人员都会像我这样去做。”卢中秋说。
医院检查,潘先生的心脏有血管阻塞情况。目前,他身体正逐步恢复,情况良好。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