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注意啦夏季要小心食物中毒
TUhjnbcbe - 2021/12/7 13:59:00

各位高考结束的小伙伴们!

是不是都收到自己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呢?

小编祝贺各位啦~

没收到的也别着急,肯定在投递的路上...

考上大学这么高兴的事情,是不是得好好庆祝一下呢,农村的小伙伴们是不是经常参加下面这样的聚餐?

但是以后这酒席,可不是你想摆就能摆的了,

这是为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为有效防范农村集体聚餐安全隐患

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于2月22日联合发文

要求农村集体聚餐建立登记备案制度

未经备案的

不得从事承办农村集体聚餐服务活动

鼓励农村集体聚餐的举办者和承办者之间、承办者与厨师等加工制作人员之间签订食品安全协议,明确、细化各自的食品安全责任。

说到底还是怕各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啊!那你知道农村宴席上经常出现哪种食品安全问题吗?

——就是夏季较常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

下面就听小编给您讲一讲~

一、沙门氏菌食物中*

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该菌最适生长繁殖温度为20℃-37℃。这些致病菌在℃环境下立即死亡,在75℃下5分钟、60℃下15-30分钟、55℃下1小时也可将其杀灭。

由于沙门氏菌属不分解蛋白质,食品被污染后通常没有感官上的变化,即“看上去”和“吃起来”都没有明显异常。

沙门氏菌也不产生外*素,主要是食入活菌引起的食物中*。沙门氏菌食物中*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奶及其制品。

沙门氏菌食物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活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型症状。腹泻为水样便,一日数次。多数有发烧,体温38℃-40℃或更高。一般3-5天内迅速减轻。

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

这种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8-37℃,10℃以下一般不繁殖,其菌体较耐热,需℃下20分钟才能被杀死,蜡样芽孢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呕吐肠*素”的低分子耐热*素,多在米饭类食品中形成。

引起中*的食品大多无腐败变质现象,除米饭有时微有发粘、入口不爽或稍带异味外,大多数食品的感官性状正常。

引起该类食物中*的食品常因食用前保存温度较高(20℃以上)和放置时间较长,使食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得到繁殖。常见于剩菜剩饭、米粉、甜酒酿、甜点心及乳、肉类食品等。

该中*的症状有两种类型:1)呕吐型:以恶心、呕吐、腹痛为主。国内报道的该菌食物中*多为此类型。2)腹泻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水样便。此种食物中*发病率较高,预后良好,一般无死亡现象。

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

该种中*在我国沿海喜食海产品地区发病率较高;夏、秋季节高发,与海产品的上市显著相关。该种病菌在30℃-37℃、含盐量3%左右的环境中可迅速生长繁殖,但耐热力较弱,加热至55℃10分钟、90℃1分钟即可杀灭,0℃-2℃经24-48小时也可死亡。

海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带菌率很高,是引起此类食物中*的主要食品。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临床表现为发病急,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大部分为水样便,重者为粘液便和粘血便)、恶心、呕吐等,体温一般37℃-38℃。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预后一般良好,大部分病人发病后2-3天恢复正常,少数严重病人由于休克、昏迷而死亡。

该如何预防呢?要做好以下5点

1保持清洁

“餐前便后要洗手”我们小时候就已经知道了,除此之外在做饭之前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洗手,尤其是生熟食品交替处理的过程中。厨房用具要保持清洁,比如碗筷、筷子盒、刀、案板,抹布的卫生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它成了污染源。厨房和储存食物的地方要注意防虫防鼠,家里养的宠物也尽量不要让它们到厨房玩耍。

2生熟分开

这里的“熟”指的是切完了直接吃的东西,比如拌*瓜、酱牛肉;“生”是指切完了还要加热处理的。生熟分开就是要避免“生”食上可能携带的细菌染到“熟”食上,引发食源性疾病。这里的分开不仅仅是指他们不要接触,也表示它们所用的案板、刀具、器皿也应当分开。

3烧熟煮透

中国人吃饭很讲究口味口感,很多年菜要求爆炒,以求获得嫩滑口感,但是这也给了致病菌存活的机会,尤其是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特别容易受到致病菌污染。还有些人喜欢生食,尤其是有些地方有生食水产的习惯,特别容易感染寄生虫。烧熟煮透的一般原则是煮开10-15分钟,如果是大块肉,比如整鸡,时间还需要长一点。

4低温存放

绝大多数致病微生物喜欢室温环境,高于70℃或低于5℃,它们就难以存活。对于一般家庭,食物保存在70℃以上不太现实,主要还是低温存放。室温下细菌繁殖很快,因此尽量让食物冷却并放入冰箱冷藏。但是冰箱并不是保险箱,还有少数细菌能生长,比如李斯特氏菌。所以冰箱里取出的食物也需要彻底加热才保险。

5好的水和食材

要想食物安全,首先原料要安全。比如要用清洁的自来水冲洗果蔬,购买的食材要新鲜。不要一次买太多食品,过了保持期的食品最好不吃,已经部分变质的食品别舍不得扔。

细菌性食物中*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夏秋季,一般以5-10月份最多。所以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更要注意饮食安全!

卫监科供稿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注意啦夏季要小心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