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眩晕反复发作,有可能是耳石惹得祸
TUhjnbcbe - 2021/10/20 10:02:00

眩晕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种之一。据统计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在神经内科门诊中约占5%~10%,在耳鼻咽喉科门诊中约占7%。10月23日下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宗礼受邀参加陕西广播电视台《乐活有主张》专家访谈直播节目,就耳鼻喉科导致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耳石症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眩晕反复发作,有可能是得了耳石症,那什么是耳石症呢?耳石症也是引起眩晕的一种病症;它的学名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英文简称BBPV。它是指仅在某些特殊体位才发生的一种眩晕,是由于患者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抬头)所诱发的,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

临床表现

耳石症的表现是一种体位性诱发的暂短眩晕,比如说在低头、抬头、起床、翻身时等情况下会诱发,且每次发作时都在固定体位,如果脱离这个体位时,眩晕感就会消失。眩晕的时候它会出现视物旋转,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等前庭姿势症状。

发病特点

它会反复频繁发作,但它一定是有诱发因素的,跟体位改变有关系。

易患人群

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原发性耳石症,无明确原因,约占50%~70%,如劳累、情绪紧张时可诱发,也可能与前庭一过性供血异常有关。继发性耳石症常继发于前庭神经炎、头部外伤、内耳疾病、巨细胞动脉炎、服用避孕药、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气管插管等,且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性。

发病机理

大家都知道,耳朵可以听声音,其实耳朵同时也有掌管我们平衡的作用。管理平衡的器官有三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其功能是感受人体自身的姿势、运动状态以及头部在空间的运动,它在保持身体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椭圆囊斑有耳石器,其上面附有碳酸钙结晶(耳石);如果这种碳酸钙结晶脱落后异位于半规管,就会引起耳石症。

检查治疗

我们通过询问病史,结合耳石症的位置试验来确诊,当位置试验提示阳性时,表明耳石症是存在的,可以通过复位治疗耳石症。复位后眩晕就会消失,如果反复出现眩晕,要考虑复位不彻底,需要再次复位。也有部分复位后的患者会反映:“复位后第一天感觉很好,后面几天还是会出现头晕、头昏以及不适感。”这个现象为复位后残余头晕,其原因是耳石复位至椭圆囊,虽然被吸收了,但原有平衡系统受损,而中枢代偿调整需要一段时间,此阶段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

虽然有文献报道体位限制并不能提高临床疗效,但是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总结,复位治疗之后要注意以下几点,可能会避免患者意外受伤、降低耳石症复发率,有利于治疗后的康复。

1)复位后,有可能短暂失去平衡,注意防范跌倒。

2)复位后数小时内不要过度抬头或低头,避免复位后的耳石重新脱落回半规管。

3)复位后1周内避免头部剧烈活动,以及避免可能造成头部剧烈运动的行为。

如何预防

平时行走、起床、翻身时动作要慢点,避免特别颠簸的旅途;要注意清淡饮食,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等。

科室简介

医院听力视力康复科耳鼻喉病区是省听力残疾评定的定点科室,省医保、城镇居民医院,科室的建设起点高,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

科室配备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包括:MadenM临床诊断型听力计、Z增强型中耳分析仪、鼻内窥镜、耳内窥镜、AR-C射频治疗仪、低温等离子治疗仪、电子喉镜、耳显微镜、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多频稳态检查及声信息治疗仪等。

科室开展对听力视力康复科耳鼻喉病区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并娴熟的开展经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咽部及喉部肿物切除术、经支撑喉镜及纤维喉镜喉部肿物切除术、颈部肿物切除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颌面部肿瘤切除术、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及唇腭裂修补术等。

科室特色治疗有耳聋耳鸣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耳石症手法复位及眩晕症的诊治等,治疗效果良好,其技术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1
查看完整版本: 眩晕反复发作,有可能是耳石惹得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