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王朝的灭亡必然是综合原因导致,商王朝也不例外。最近,有观点提出,高等级贵族的铅中*也是商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这一看似标题*的观点,却有着实实在在的论证。
铅*从何而来?
难道,商朝人喜欢咬铅笔,导致中*而亡?
正经八百的科普下:铅笔虽然带有“铅”字,但和铅没有半点关系,它的成分是石墨!下面这货才带有“铅”。
▲青铜鼎
铅是一种重金属,是铸造青铜器的重要合金之一,自从先民学会制作青铜器开始,铅就伴随着青铜器左右。铅对人体有害,长期摄入超标量的铅,会造成铅中*,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头痛、痴呆、记忆力衰退、情绪不稳定、狂躁、妄想等症状。其征象与酒精中*有某些相似之处。
商代是中国青铜铸造工艺发展的高峰,也是铅大量使用的时期。接触青铜器最多的上层贵族,自然就成了铅*的最佳*害对象。
铅中*的为什么是大商?
按理说,夏商周三代,青铜器都是高等级贵族的常备品,为什么却偏偏只“*杀”了商王朝呢?有可能其他也中*了,只是剂量小,大商中的多。这跟商王朝后期殷墟的布局、高等级贵族的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
1贵族居住于“铅*污染区”
商代,青铜铸造是极为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铸造遗址主要集中分布于都城和重要城址区。作为商朝晚期*治中心的殷墟,自然也不例外。殷墟时,铸铜作坊不仅离宗庙宫殿区近,甚至有一些就在宫殿区水源的洹河上游。
最典型的是孝民屯铸铜遗址,孝民屯遗址规模巨大,面积达5万平方米以上,如此大规模的青铜铸造距王室居住区仅两公里多,且位于洹河上游,在铅污染土地的同时,排放的含铅废水直接对居住于下游的王室贵族饮水造成了污染,殷商的王室贵族犹如居住于“铅*污染区”。
▲殷墟遗址示意图
2饮食中包含大量铅*
商代晚期,贵族盛行宴饮活动。在殷墟甲骨卜辞和青铜礼器铭文中出现了大量与烹饪、食物和仪式等内容有关的文字或图形文字,各式各样的含铅青铜炊食器、酒器、水器等被大量用于此类场合。
中国科技大学实验研究表明:使用含铅青铜容器煮食物会对食物造成污染(温度越高,铅的析出量越大),若是用于温酒或盛放酸性食物,更容易造成严重污染。时至今日,因经常使用含铅容器烹煮食物、盛放酒水而引起的铅中*事件仍屡屡发生,更何况几千年前的商朝人。
3殷墟后期铸铅和使用铅器,加速铅污染
通过对殷墟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等级商代墓葬中出土青铜容器合金成分对比分析发现,从殷墟一期开始,青铜容器中锡的含量逐渐降低,而铅的含量逐渐增加,至殷墟四期(商朝末期),青铜容器中铅的含量普遍较高,王室成员和高级贵族所用青铜容器亦不例外。
除青铜器中铅的比例不断增加,殷墟晚期商墓出土的铅兵器、礼器组合,直接说明这一时期一些用器的材料由青铜变成了铅。
铅中*的佐证1谁用青铜器吃喝越多,谁骨铅含量就越高
山西绛县倗国墓地人骨铅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墓主人骨铅含量随墓葬级别(即殉人数量)的增高而增高;与男性青铜器墓相比,在一些祭祀或礼仪活动中享用青铜器盛煮食物尤其是酒水的机会比男性低得多的女性青铜器墓主人骨铅含量就低得多。
据此推断,商代晚期贵族阶层应该存在严重的铅中*,王室成员可能尤为严重。
2殉人保存挺好,墓主人反而朽了
在中原地区商周时期的墓葬中,未被盗的墓葬墓主人骨骼大多腐朽严重,而有的殉人、人牲的骨骼却未腐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铅是骨质疏松潜在的危险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相同的保存条件下,骨铅含量较高的骨骼也就较难保存。这一现象也可以作为商代晚期贵族阶层普遍存在铅中*之佐证。
3文献有迹可循
◆武乙“射天”
《史记?殷本纪》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为偶人”及“射天”之举乃是典型的偶像破坏行为,但此举如同儿戏,因此不能排除武乙幼年受铅污染危害而智商较低的可能性。
◆纣王暴*
商纣王帝辛作为商王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铅中*的迹象在他的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史记?殷本纪》曾记载他“资辩捷疾,闻见其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但是自从染上酒癖以后,却变得昏庸残酷,举止反常。这很有可能是因为长期使用含铅青铜器产生慢性铅中*而引起的。只是因为当时不能辨别,就将原因归咎于酒罢了。
▲商王宴饮(影视剧照)
◆统治力下降
商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牧野之战失利。关于牧野之战,《史记?周本纪》载:“纣师虽众,皆无战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叛纣。”以往学者往往将此视为商纣无道,周文、武王贤德之表现,但除此之外,还说明与商王武丁时期相比,帝辛时期统治集团的社会治理能力严重下降,王室和贵族成员驾驭*队的能力不足,*纪涣散,战斗力不强。这一现象的出现,不能排除与殷墟地区大规模铸造含铅青铜器和铅器造成的铅污染以及贵族阶层大量使用含铅容器引发铅中*,进而造成王室成员和贵族阶层乃至整个殷墟地区居民身体素质较差、发育不健全有关。
除了商王朝之外,一千多年后在地球另一端,铅*也“*杀”了罗马帝国。
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曾提出铅中*导致罗马帝国衰亡说。当时的罗马人对铅有着极为狂热的追捧,用铅制作而成的餐具器皿、供水系统、输水管道充斥着罗马人的日常生活,甚至连蓄水池里也铺满了铅皮。除此之外,罗马人还经常食用铅锅与葡萄酒加热后产生的醋酸铅。醋酸铅是一种带有甜味的糖浆,罗马人将这种糖浆大量使用在饮料、甜点、菜肴中。日复一日的铅中*,导致了罗马的灭亡。
▲古罗马人用铅容器熬制葡萄酒
(本文由在线文博改编自:孙明,再论商王朝的衰亡与铅,华夏考古,年第1期。)
-END-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年6月22日,清代著名经济学家王茂荫逝世,享年67岁。王茂荫毕生致力于我国经济史尤其是货币史的研究和实践,他的货币观点及钞币发行方案最为引人注目,被学术界评价为“我国封建社会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谢谢阅读本文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