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子来啦!
云南吃菌日
“没有被菌子闹过(中*)的云南人不是真正的云南人”,这句在云南坊间流传的玩笑话可不是开玩笑的,到了野生菌采摘上市的夏季,误食有*野生菌引发的中*事件也开始频频发生,所以大家在烹制食用野生菌时都会高度注意。但是对于其他食物的烹饪大家就会放松警惕,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湿度的增大,食物往往更容易腐败变质,产生*素。食物中*患者往往有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脱水、休克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会脏器衰竭而亡。
食物中*到底是什么呢?
食物中*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最常见的食物中*包括细菌性食物中*和化学性食物中*。
5月,云南省进入高温天气,是细菌性食物中*的高发期。儿童、老年人和消化系统功能虚弱者,是细菌性食物中*的高发人群。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的原因有哪些?
1.生熟交叉污染
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2.食品贮存不当
熟食品、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2小时)。
3.食品加工温度未达标
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
4.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
从业人员是带菌者或患有传染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5.进食未经处理的生食品
引起化学性食物中*原因有哪些?
1.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或生长环境中,受到化学性有*有害物质污染,如蔬菜中农药残留。
2.食品中含有天然有*物质,食品加工过程未去除。如豆浆未煮透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彻底去除。
3.食品在加工过程受到化学性有*有害物质的污染。如误将硝酸盐当做食用盐使用。
预防食物中*,一定要牢记这五个要点!!!
1.保持清洁
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洗手、便后洗手;经常清洗和消*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厨具;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2.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3.食物做熟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肉类和禽类的汁水烹至变清,不能是淡红色;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解冻食物最好用微波炉化冻。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采用“一洗、二浸、三烫。
高温对于寄生虫、细菌
是有作用的。但并不是
只要经过高温的食物吃
了就绝对不会中*!
小护有话说
比如,*曲霉素就不买高温的账,裂解温度为℃,一般烹饪方法对它毫无影响。所以长了霉的玉米、大米、花生,不要想着洗一洗、蒸一蒸、煮一煮就可以安心吃,快扔掉!要知道可惜一下子,那就是发病一下子、花钱几辈子!得不偿失!
注意!
如果家里有人不小心食物中*了,身体出现下列情况,一定要去看医生:
·频繁呕吐;
·呕血或便血;
·腹泻超过3天;
·剧痛或腹绞痛;
·体温超过38.6℃;
·有脱水的征兆:比如严重口渴、口唇干燥、少尿或无尿、乏力及头晕;
·神经系统征兆:视力模糊、肌无力、肩膀刺痛。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