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23每日生活百科食物
TUhjnbcbe - 2021/6/27 2:44:00

“菜要吃新鲜的,放久了,就没营养了。”

没错,对于很多食物来说,放得越久,营养流失得越多,然而,对于有些食物而言,“新鲜”并不意味着安全,可能存在食物中*的隐患。

01腌菜久了太咸,要早吃?

在腌制的过程中,会形成亚硝酸盐。一般在腌菜腌制后的7~15天里,亚硝酸盐的产量最大、合成量最多;而在21天后,其含量会明显降低,在此阶段食用相对安全。

为减少亚硝酸盐对身体的影响,在吃咸菜时,可以适当多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等。因为维生素C在适宜条件下能还原亚硝酸盐为一氧化氮,降低人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它来代替盐,和其它蔬菜一起食用。如把雪里红(俗称:辣菜)和豆角一起炒,不添加盐和味精也同样美味;焯熟的木耳配切碎的紫甘蓝泡菜,再加点香油和醋就够了。

02果蔬现摘现吃更好?

为了追求新鲜,很多人喜欢直接到大棚里自己采摘水果、蔬菜,其中不少人会现摘现吃,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吃就吃出问题了!

案例:近日,安徽的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去采摘草莓,孩子们边摘边吃,玩的很开心,但没想到,回家后就开始出现腹泻、呕吐的症状,原因就与现摘现吃的草莓有关!

很多大棚里的水果虽然都声称不打农药,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洗直接吃,因为在生长、灌溉、施肥的过程中,果蔬表皮都可能会残留一些细菌微生物等。

因此,不管刚采下的果蔬看起来多干净都不要直接进口,宜用流水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03鲜木耳比干木耳好?

市场上卖的都是干木耳,几乎没有新鲜木耳,这是为什么呢?

新鲜的木耳中含有一种叫做卟啉的光感物质,进入人体,经过阳光照射可能诱发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甚至皮肤坏死。

鲜木耳经过曝晒变成的干木耳,几乎不含这种物质。即使有残留,在泡发木耳的时候也会溶解在水中。

用冷水泡发干木耳三至四小时,待木耳完全泡开即可。为了避免其吸附杂质,在泡发的过程中最好换几次水。

虽然,木耳本身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木耳不能久泡,因为久泡后可能会变质产生类似的生物*素,或滋生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如何避免黑木耳泡发产生*素?

①不要一次性泡发太多的黑木耳,更不要食用泡发过夜的黑木耳。

②如果发现泡发的黑木耳有粘液产生,应立即丢弃不再食用。

③保持厨房干净整洁的环境,剩菜剩饭厨余垃圾及时清洗,碗筷餐具要定时消*,不让细菌有机可乘。

04现挤牛奶更营养?

有人认为现挤出来的牛奶没有任何添加剂,更营养。

但专家表示,现挤出的牛奶可能带有布氏杆菌、结核杆菌等细菌,容易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

另外,由于无法保证挤奶的环境卫生、容器消*情况,更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而正规乳企出厂的牛奶,会对奶源进行筛选,并对原料奶的营养素量、脂肪含量、抗生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再经过一系列杀菌消*的处理工序,是完成可以饮用的安全奶。

因此,还是建议去超市买正规生产的牛奶,更放心。

05现杀鱼比冰鲜海鱼更好?

很多人认为,新鲜现杀的鱼一定比从超市买回来的冰鲜海鱼好,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海鱼中的DHA、EPA、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略高于淡水鱼,而且刚杀的鱼,肉质僵硬,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排酸,让肌肉分解,肉质才会逐渐变软,营养也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杀好的鱼应当冷藏4-5个小时后再食用。

再加上,现在冷链技术发达,可以冻死并降解鱼身上的部分寄生虫与细菌、病*等,鱼类在冰鲜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出现氧化酸败的情况,营养价值基本不会受影响,食品安全性也较高。

06桶装水要喝刚灌好的?

很多人觉得,桶装水一旦装罐后要趁早喝掉,以免水质变差。其实,这是不对的。

桶装水在装桶前往往采用臭氧消*处理,因此刚灌装好的桶装水里含有较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存在潜在隐患。最好将桶装水放置2天,使臭氧自然消失后再饮用。

07新茶泡出来更香?

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比如当季的春茶。

刚采摘制成的春茶中,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生物碱等物质,若大量饮用,能使人的神经系统极度兴奋,似醉酒一般地出现血液循环加快,心率加快,使人感到心慌。

因此,应注意饮新茶不宜过浓、过量,最好能放置一段时间,待茶中的多酚类物质部分氧化后再喝。

08新鲜的猪肝味儿更鲜?

有的人喜欢吃“鲜嫩”的猪肝,因此,在烹调时,为求鲜嫩,往往将鲜猪肝急速炒一下就食用。

殊不知,这样做的隐患很大:首先,猪肝是猪体内最大的解*器官,各种有*的代谢产物在肝中聚集,倘若加热不彻底,可能造成一些有*物质的残留,人进食后可能诱发疾病。

其次,急速烹炒难以杀灭猪肝内的某些病原菌或寄生虫卵,从而导致进食后损害人体健康。

建议在烹调猪肝前,先用白醋泡30分钟,冲掉血水,去除一些*素和寄生虫,并尽量煮久一点,吃起来也更安心。

快过年了

食物要看准了再吃

可不要乱吃哦!

文章来源:网络

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123每日生活百科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