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按网友分享的菜谱做菜食用后食物中毒,这
TUhjnbcbe - 2021/5/26 13:29:00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新闻:

宋丹丹和巴图母子来《向往的生活》节目做客

忙活了一天

和*磊、何炅、刘宪华五个人

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然而半夜

*磊和宋丹丹突然出现

食物中*的症状,呕吐严重

反反复复去卫生间

备受折磨

怎么会突然食物中*呢?罪魁祸首可能就是没煮熟的豆角原来在做饭的时候两人都尝过没熟的豆角没煮熟的豆角引起食物中*的事儿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据医生介绍,生豆角含皂素和凝集素,皂甙对人体消化道具有强烈刺激性;凝集素可结合细胞膜糖分子,促使红细胞凝集,肠道表面绒毛细胞病变。只要加热到℃以上,就可以将其破坏掉。但如果误食没煮熟的,会引起胃肠道中*,出现胃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伴头晕、胸闷、心慌等。所以像四季豆等豆角类的蔬菜,一定要煮熟了吃。近期没煮熟的豆角又“惹事”了这回来源于美食分享平台美食是年“宅家记”中不少新手的高光时刻,电饭锅蛋糕、凉皮、奶茶……轮番上阵,不少新手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厨艺。如果参考别人随手分享的菜谱做了一道菜,出现问题怎么办?近期,就有网友自称,按别人的菜谱做了豆角,结果“食物中*了”——年5月,某美食分享平台的用户上传了荷兰豆炒培根的菜谱。今年1月,有人问作者,“把荷兰豆换成豆角行吗”,作者回答“可以”。随后,另一名网友在菜谱下回复称,“做这道菜要小心,我昨天豆角没熟中*了,打了点滴吐了一天”。菜谱作者认为,豆角煮熟吃是常识,并用了三个反问句“回怼”,引发围观网友讨论。事件持续发酵,2月10日,相关问题冲上知乎热搜。

△网友在菜谱下面回复,作者最初的回复已删

豆角中*曾多次见诸报道,每年10月份以后是高发期。事件中网友描述的中*症状由豆角中的皂苷和红细胞凝集素引起,病程一般较短,多数患者在1—3天内可恢复健康。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预防菜豆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彻底加热,烧熟煮透。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甚至规定: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此次事件中,作者上传的菜谱本身没有问题,网友食物中*主要是因为缺乏常识导致,当事双方以及围观网友基本能够就此达成一致。但事件的发生暴露了这样一个事实——许多人确实对豆角中*这一类知识缺乏认知,你认为的常识可能并不是别人的常识。在一个新手聚集的平台,这显然是有风险的。谁该来提示风险?在知乎讨论区,有人认为,作者分享了菜谱就应该想到会有人照着去做,应当对菜谱负有责任,而且作者的戾气也会影响到网友制作美食的体验;反对方则认为,作者只是分享自己的生活,是“为爱发电”,并不是专业人士,且过度追责可能影响分享者的积极性。△网友分析作者怼人的原因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陈梅瑜律师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用户对此类分享内容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故意分享有*有害的菜谱或高危内容让其他用户参考模仿,可能会导致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作者“为爱发电”,那么第三方平台是否应该提示风险?网友提出此类事件中平台应当承担一定责任,比如对豆角这样的关键词显示风险提示并不是技术难题。查阅该平台的用户协议,记者发现平台明确将自己定义为用户的“内容存储空间”,“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或品质”。在“特别留意中”,平台提示“不会对菜谱进行筛选或检查”,不对“食谱的准确性、质量、安全性和实用性”做“明示或暗示的生命”,并建议使用时,“咨询经验丰富的厨师或相关机构”。△平台用户协议的相关说明平台申明不对内容作出审核,从法律上来讲是否合理?陈梅瑜律师告诉记者,在用户协议中约定信息由第三方用户自行上传或提供,不对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作出承诺是目前平台的一般做法,但若平台发现有用户明显系分享有*有害的菜谱或其他高危内容的,应当尽到风险提示或下架屏蔽链接的义务。上传内容之前,你需要先想明白什么?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内容分享者,由此带来的风险难以避免。目前,上述菜谱作者的内容下面已经出现了“知乎观光团”,“嘴这么*怎么*不死你自己”“真棒,看到有这么多人骂你”等评论还在增加。现有状况下,作为内容分享者的普通人该如何规避风险、应对网络恶评?学会“免责声明”,这是保护创作者自己的较有效的办法,一位获得过多万赞同,全职从事原创工作美食答主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她认为,每个人对常识的定义可能不同,原创者可以选择“在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的领域多说两句”。无法做到事无巨细的解释和提醒时,学会谨慎发言,运用好“也许”“可能”“我个人认为”“一般来说”等词语。而对于可能出现的网络恶评,则应学会“分辨恶意和有用的负面评论”。△网友分享使用第三方平台的方法陈律师也提出可以利用免责声明规避一定的风险,“创作者和分享者可在自己分享的菜谱或内容的开头或结尾声明‘该菜谱仅为自己的做菜心得,仅作参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类似风险。”同时,网友也提醒,在第三方平台学习做菜的时,可尽量选择反馈比较多的菜谱,并对比不同分享者和平台的菜谱,以尽量降低风险。截至发稿前,知乎上原问题的回答已经有个,超万的浏览。讨论不仅涉及责任分配,也涉及私域和公域的区分、网络言行的规范以及网友个人知识素养等话题。其中令人无法忽视的是对问题本身的反思:为什么这么小而简单的问题会引起这样多的讨论?在此,东东也认为有必要提醒大家: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有最高的责任义务。不管是从何处学习到的经验,都不应该拿来即用、放松警惕,尤其涉及到健康、安全方面的问题,更应该多方求证,审慎对待。

这事儿你怎么看?

在评论区告诉东东你的想法吧

来源:东方网、浙江新闻

部分文字作者:王旭

编辑:小赵、小能手

审稿:周姗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按网友分享的菜谱做菜食用后食物中毒,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