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解冻不正确反而会导致食物中毒还在用这三种
TUhjnbcbe - 2021/5/25 1:16:00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

不管是为了食材保质保鲜,还是为了用冷饮冷食降温解暑,对很多人来说,在夏天,电冰箱的地位可能仅仅次于空调!

冰箱通常是用来冰酒、冰饮料,冻鱼冻肉、蔬果保鲜等等,对孩子们来说,除了冰饮、冰激凌,他们还会用冰箱冻荔枝、冻杨梅、冻西瓜,甚至冻白开水,总之万物皆可冻!

首先要感谢冰箱这个伟大的发明,它可以延缓食物腐败变质的速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是,冷冻食品解冻方法不对,等于放冰箱白费!而且食物不正确的解冻,不仅会引起营养物质的流失,还可能变质而引发食物中*。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面对冷冻室拿出来的食品,你家是怎么解冻的?

A.放在室温中任由它自己解冻。

B.放一盆自来水,直接把食物泡在水中解冻。

C.直接放热水里或在锅里加热解冻。

以上三种方法可能是很多家庭解冻之法,那么这些方法对吗?

别着急,咱们往下看!

解冻不对,真的有影响吗?

食品在冻结的时候,低温抑制了存在其中的微生物的活性,而解冻的过程,随着温度上升,微生物开始复苏,活性增强,一般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度区间在5-60℃。在脱离冷冻环境2小时后的食物中,细菌是会迅速繁殖的。

而我们常用的把冷冻食物拿出来,放在室温下解冻,便是让食物长时间处在这个温度区间,微生物的滋生可想而知,这无疑会增加食品安全隐患。

直接放在冷水中解冻也是比较常见的做法,但是因食物解冻过程中流出的汁液会带出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浸泡在水中,自然而然食物的营养肯定受损失,鲜美程度也会受到影响。而且食物直接暴露在水中,水中的微生物难免不把它当作“美味”。

还有用热水浸泡或者上锅加热的解冻,看似省时省事,但其实更糟糕。这种操作我们常见的结果是食物表面的冰层已经化了,但中间还是硬邦邦的,变成“夹生”食物啦。外层的冰变成水后,传热效率变低的话,会导致解冻时间过长,会让微生物大量增殖。

所以,食物解冻的方法对食物的安全性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哦。说了这么多,该是小编教你正确、有效的解冻大法的时候啦!

正确的解冻方法,get一下!

1.冷藏解冻

顾名思义,就是在烹调前把冷冻食品转移到冷藏室,这种解冻方法不引起食物营养流失也不易引起细菌滋生,是解冻肉类等最安全的办法。

操作要领:

(1)有计划的解冻。鉴于耗时长,需提前完成“转移”操作;另外吃多少解冻多少,反复冷冻解冻同样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此处小编给上一个小贴士哦,冷冻前可将食物分成小块,方便后续取用。)

(2)将冷冻食物转移至冷藏室的时候最好带有包装或盛放在容器里,避免解冻后的汁水四溢,污染冰箱。

2.冷水解冻

冷冻食品急需食用时,可用冷水解冻。因为水的传热性能比空气好,解冻时间可缩短。流水解冻比静水效果更好,但就是有点浪费水哈。

操作要领:

(1)冷冻食品不宜与水直接接触,应带有密封包装,如密封盒、密封食品袋等,否则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会溶于水中,使得食品营养流失、味道变差。

(2)最好不要完全解冻,当解冻到用刀能切开时就可以烹制。

3.微波解冻

可能很多人都发现微波炉上有一个解冻功能。对的,当你着急解冻食物的时候,可以试试微波炉解冻。它利用电磁波使冻结食品中的极性分子以极高的速度旋转,利用分子之间的相互振动、磨擦、碰撞的原理来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冷冻食品从里到表同时发热,这就极快缩短了解冻时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微波炉解冻容易出现过热效应。也就是说,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发生食品的内部还未解冻、但外表面却已经过热的现象,而过热又会使蛋白质变性或者组织结构发生改变,降低食品品质,影响口感。

操作要领:

(1)记得要去除冷冻食物的外包装。

(2)解冻时,先定一个较短的时间(如加热3分钟),再将食物换个面继续加热解冻。

(3)反复增加解冻时间,可保证解冻程度一致。

另外,蒸煮过的熟制品经过冷冻后,在解冻时可采用加热解冻,即在锅中加入少量水并用小火慢慢加热即可。切不可操之过急,防止用大火解冻造成外烂内冷的现象。一些冷冻蔬菜,不需要特意解冻,可直接焯水后烹调。

好了,看了咱们的推送,现在你应该知道夏季常用的室温解冻或者水泡解冻放大其实更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了吧?快快转发,提醒大家用正确的方法解冻吧!

参考

[1]祝海.食物解冻有诀窍[J].江苏卫生保健,(5):37-37.

[2]*微.解冻食物,你用对方法了吗?[EB/OL].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冻不正确反而会导致食物中毒还在用这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