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也就是广东人说的青口,福建叫贻贝,煮熟后加工成干品叫做淡菜。是我国沿海地区广受欢迎的食用贝类。近期,我国多地发布预警,建议市民尽量不吃或少吃海虹,以免发生中*。
来源:央广新闻、大洋网-广州日报、新浪微博等
海虹,也就是广东人说的青口,福建叫贻贝,煮熟后加工成干品叫做淡菜。是我国沿海地区广受欢迎的食用贝类。
近期,我国多地发布预警,建议市民尽量不吃或少吃海虹,以免发生中*。
河北秦皇岛多人食用海虹中*,*府要求全市禁捕
相关报道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医疗机构先后接诊9例疑似因食用海虹造成的中*病例,当地目前正在采取措施保障市民食品安全。
据悉,这9例疑似因食用海虹造成的中*病例,患者初期症状都是口唇、手脚麻木,后期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重症患者是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同时还伴有昏迷。海虹,学名贻贝,别称淡菜、壳菜,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是驰名中外的海产珍品。肥美又不压秤。它的肉味非常鲜美,营养是非常丰富的,干品含蛋白质53.5%、脂肪6.9%、糖类17.6%、无机盐8.6%,以及各种维生素、碘、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还有多种氨基酸,因为海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人们称为“海中鸡蛋”。眼下这个季节正是食用海虹的好时候,以前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中*事件。
4月19日,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海洋和渔业局发布预警:
“海虹”又称贻贝,是北方常见的一种食用性贝类。近年来,秦皇岛市发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而引发的中*事件。食用海虹引起中*的原因是由于海虹等贝类摄食有*藻类在贝类体内蓄积*素造成的。
据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监测总站提供的秦皇岛市山海关海域海虹(贻贝)养殖区4次贝类*素预警检测结果显示,年3月20日至4月8日麻痹性贝类*素含量随时间逐次升高,4月8日抽取的样品麻痹性贝类*素含量平均值高达MU/g超过了MU/g的判定限值4.22倍。
结合前几年秦皇岛贻贝麻痹性贝类*素发生、发展的规律,贻贝麻痹性贝类*素含量4—5月份将达到最高。麻痹性贝类*素(PSP)会导致人出现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涎发烧、皮疹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仅0.5mg就能使人死亡。
为防止中*事件的发生,提醒广大居民近期不要采集、买卖、食用海虹,在食用其他贝类海鲜时,一定要去除内脏食用,而且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一旦食用海虹等贝类海产品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绞痛、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后,医院接受救治。
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海洋和渔业局
年4月29日
据了解,秦皇岛市*府已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明确要求全市范围内禁止捕捞、销售和加工海虹,并且组织力量全力救治患者,开展检测和调查致病原因。目前这个事件到底是不是规模性、食源性疾病还没有定论。
不过,为预防食用海虹食物中*,保障市民食品安全,秦皇岛市*府食安办建议广大市民暂时不要购买和食用海虹。如果发现了有捕捞、销售和加工海虹的这样一个行为的话,应立即拨打“”投诉举报。如果因食用海虹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就诊。
河北昌黎县也发生多人食用海虹中*,*府发布特别提示
4月29日,就在同一天,河北省昌黎县人民*府、昌黎发布也发出特别提示:
近日,我县部分医疗机构先后接诊6例疑似因食用海虹造成的中*病例,患者初期症状均为口唇、手脚麻木,后期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就诊患者病情稳定。
县*府已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开展检测和调查等工作。建议广大市民近期不要购买和食用海虹,如因食用海虹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就诊。
吃贻贝中*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因为食用海虹而导致食物中*的事件,在全国多地都发生过!
海虹体内*素一般通过摄食有*单胞藻在体内富集形成。这些*素无色无味,耐热性极强,人一旦吃了含有*素的贻贝就会中*。
麻痹性贝类*素是我国海洋赤潮*素中最常见的*素之一,其*性极强,尚无特效的解*方法。
人一旦食用含有此*素的贝类,可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正如上述提示所说,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仅0.5mg就能使人死亡。
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贻贝等贝类水产品时,应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消费者在赤潮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
怀疑中*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进行催吐处理,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治疗,确保及早排除体内*素。
在烹煮贝类前先除去其内脏,避免食用烹调汁液,每次进食较少份量的贝类。
到信誉良好、有检测证书的商家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转载声明海鲜指南综合转载,如需转载须于发布24小时后取得授权并于文首注明来源:海鲜指南(ID:seafood-guide)。
近期热门文章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联系我们
授权转载
张小姐:zhangli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