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开心、子女安心”
颐享家园落地生根
幸福之花开满高安
民以食为天。对农村独居老人而言,“吃”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说“不大”,是从当前的经济条件来看,“穷得吃不上饭”的情况基本没有了;说“不小”,是因为每天都绕不开,吃出营养、吃得方便还是个操心事儿。
龙潭镇罗塘村试点推行爱心敬老模式,探索建立“幸福食堂”,60岁以上独居老人只要6块钱就可以解决一天“吃”的问题,同时村里还开设活动室、休息室等场所,老人们餐前饭后或是散步聊天,或是下棋打牌,增进了“守望相助”的邻里感情,传递着“风娇日暖”的温情关怀。
幸福食堂的资金,实行*府购买服务、镇村财力支持、社会爱心捐助、个人承担部分的收支原则。“公办私助”的“幸福食堂”运营模式无疑值得社会肯定,但如何让其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却不能止于点赞。罗塘村秉承“高水准、可持续”的原则,村*支部努力探索出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积极推进“*建+服务”模式,由无职*员认领“管理服务岗位”,实行“日公布支出,月结算总账”制度,实现财务公开。
为此“幸福食堂”规范了管理,制定了《食堂管理办法》,由*群监督、村民理事会负责管理,“幸福食堂”成为基层*组织*建工作的又一张闪亮名片。经过四个多月的运转,包括人工工资等各项开支每月总计不到1万元,食堂运行良好,老人们吃得好,吃得满意,群众纷纷赞许。
在外务工的*员况丽丽通过电话,传递着远隔千里的感谢。“想不到家里的*组织这样关爱老母亲,让我们再也没有后顾之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幸福食堂让老人聚在一起能知寒知暖相互照应,还能聊聊天回味“大锅饭”的味道,让在外游子们的心牵而不挂,轻装上阵,努力打拼。
一间小小的幸福食堂架起了*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们深切感受到*的温暖和关爱。村支部书记况余刚说,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规范改进提升“幸福食堂”各项工作,让“幸福食堂”成为老人开心、子女安心、组织放心的“三心”幸福工程,进而将食堂办成传习“孝道”、传承美德、弘扬新时代精神的“幸福大院”!(龙潭镇)
除了长桌宴、特色民俗……丰收节上还有一项“演出”持续了16小时
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能重来!高安街头交通不文明行为大曝光…
人物
独城安塘村第一书记陈小清:踏实为全村发展干好每一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