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科普辟谣春季谨防食物中毒
TUhjnbcbe - 2021/5/6 13:14:00

静安

巩固静安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建设成果

服务上海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

春暖花开,万物生发,

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

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细菌性中*或感染疾病。

食物的腐败变质、发芽生根等

都会引起食物中*。

哪些是春季食物中*的“重灾区”?

快来了解一下!

01*蘑菇春季正是菌类生长的季节,而在野生蘑菇中,有*蘑菇远远多于无*蘑菇。很多*蘑菇和食用菇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很容易误食引起中*。致命鹅膏,俗名“白*伞”,该种年3月初次在广州被科学界认识是因为这个“剧*杀手”导致9名误食者全部中*死亡,为了警示后人,我国真菌届大咖——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杨祝良教授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李泰辉教授共同将该种定名为“致命鹅膏”。由于该种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自从被发现以来,在我国至少制造了30余起惨案,导致余人中*,其中超过60人死亡,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蘑界”头号*王!目前研究发现,致命鹅膏分布于我国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我省各地。在我省,致命鹅膏生长的时间为每年2月下旬至5月中旬,发生在“回南天”后,并伴随“回南天”到来的时间差异有所变化。致命鹅膏生长在阔叶树林地上,周身雪白,偶尔菌盖表面中央部位为浅*褐色。最大的特征就是“头上带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提醒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如误食*蘑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出现烦躁、盗汗、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要马上进行催吐,初步催吐后,医院进行治疗。02易产生米酵菌酸*素的食品

当前季节中,谷类发酵制品(如湿河粉、米粉、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变质银耳和木耳、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等三类食品,容易被环境中的椰*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素,食用即导致食物中*。

提醒

——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注意感官和保质期,贮存要注意保存条件和时间。在选购河粉、米粉(线)尤其是散装称重的湿河粉、米粉(线)时,要确认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湿河粉、米粉(线)须当天食用完;

——在选购木耳、银耳或其他谷类发酵制品、薯类制品时,要选取具备正规资质的食品经营者进行购买,同时要注意销售环境的卫生状况,选购有生产许可的正规产品,并注意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餐饮服务经营者及单位食堂在购进上述食品时,还应进一步做好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工作,确保来源可溯,并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处。

——自制谷类发酵食品、泡发木耳或银耳和谷类发酵制品贮存不当或贮存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米酵菌酸*素,加热烹制无法消除*素,食用后仍可引起食物中*。一般应在谷类发酵制品购买、木耳或银耳泡发当天食用完。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03野生河鲀鱼

近段时间,广东省个别地区发生家庭食用河豚鱼引发食物中*或疑似食物中*事件。

河豚鱼,因含有河豚*素,食用后易中*而导致神经麻痹,进而发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尚无特效的解*药和治疗方法。

提醒为避免食用河豚鱼中*,广大消费者切记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鱼,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04野菜许多野菜本身就是药用植物,比如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见下图)等。但有些有*植物与野菜很相像,容易误采误食中*,严重的危及生命。因此,对不熟悉的野菜,公众不要采摘,避免误食有*野菜!提醒

消费者如需购买野菜,应到正规超市或菜市场选购新鲜野菜,并保留购物凭证。不要在路边摊贩或流动摊位购买。为避免储存不当变质,野菜最好现买现吃,不要长时间存放。部分野菜有微*,需经过浸泡、水焯等去*处理,在炒熟煮(蒸)透后才可食用。

来源:南海市场监管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辟谣春季谨防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