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知道食物中*最多的发生场所是哪里吗?
答案是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家里。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显示,-年全国食物中*场所中,家庭中发生的食物中*数量及中*人数占比高达46.5%。
看上去最安全的地方,实则最危险。一些常见的饮食习惯,或者不起眼的失误,可能暗藏致命风险。春节期间,大家更需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食品中的各种致病因子经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性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性。
通俗的讲就是“吃”出来的病。大多数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但有些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后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春节期间聚餐机会增多,因此也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时期。期间不洁饮食、劳累疲惫,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致使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多发。春节期间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自制食品要小心
临近春节,很多家庭都在准备过年期间要吃的食物。自制食品看似“纯天然、无添加、绝对安全”,如果操作不当、盲目自制,自制食品也会引“*”上身,威胁生命健康。年国庆节期间,黑龙江某家庭聚餐中,因食用自制酸汤子造成9人中*死亡。绝大多数自制食品都涉及一个重要的过程——微生物的发酵。而我们过年期间常吃的糯米汤圆、吊浆粑、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地瓜淀粉等都属于发酵面米制品,操作不当就很容易中*。要自制食品,先学食品安全。发生菌污染导致的中*大多都是农村家庭自制发酵食品、个体食品加工者,原因也是因为缺乏食品安全知识。
自酿葡萄酒,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甲醇等有害的副产物。
自制豆制品,可能生成肉*杆菌,引发中*;
自制腌菜、腊肉腊肠,容易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适宜条件下能生成一种I类致癌物——亚硝胺类化合物。
2、烹调食品要熟透
未经烧煮的食品通常带有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特别是家畜、家禽肉类、鸡蛋和牛奶。只有彻底烹调才能杀灭各种病原体,而且加热要保证食品的所有部分的温度至少达到70摄氏度以上。另外,在购买食品时,必须查看所购买的食品(特别是一些熟食制品、定型包装食品)是否新鲜,包装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是否按特定的贮存要求存放;3、发霉、变质不要吃
家里食物发霉、腐败,很多人就觉得全部扔掉怪可惜的,经常把发霉的部分去掉,剩下的继续吃。
勤俭节约是美德,但是食物一旦变质,就可能产生*素,变成潜在的威胁!
食物霉变是由于霉菌引起的,这些细菌本身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它们的代谢产物更是众多疾病的根源。
更可怕的是,很多*素即使经过高温烹饪,也没那么容易被清除。
比如:死掉的螃蟹、发芽的土豆、发苦的丝瓜、发霉变质的坚果、久泡的木耳,通通丢掉不要吃!
4、野味别乱吃
呼吁大家不要吃野味,并不仅仅是因为野味本身营养价值并不高,而是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着无数病*与危险。野鸡中的寄生虫非常多,一旦进入大脑,对于脑部形成损伤,危害极大。
穿山甲中有非常多虫蛹,进入身体,损伤脏腑,危险更大。
而关于蝙蝠身上,不同种类的病*,更是不胜枚举,可以说每一种病*都会致命。
所以,最好不要为了一时口舌之快而追求什么山珍海味。
最后,吕医生祝大家春节愉快,既要吃得开心,更要吃得安全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