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应急预案含建设单位监理
TUhjnbcbe - 2021/1/30 13:44:00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

应急救援预案

Q/PJAB-2-02-

编制单位:xxxxxxx

版本:版

编制人:集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组”

审批人:徐飚

审批日期:年4月30日

编制日期:年4月12日实施日期:年5月1日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Q/PJAB-2-02-

批准令

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集团实际施工项目的特点,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Q/PJAB-02-。此预案规定了安全应急工作的基本要求,阐明了上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事件时应急工作的应急预防、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应急处置、应急恢复及组织机构、资金保障、职责责任、应急队伍、物质储备等工作程序,是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在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或事件时,为保护员工、外来务工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规范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规章制度。集团于年4月25日邀请了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的专家进行了评审,并作了修改和完善,现已经总裁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于年5月1日发布施行。

集团所属各基层单位、各部门、各项目部及投资企业全体员工,均应严格遵守执行,按照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以达到集团安全生产的目标。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Q/PJAB-2-02-报上海市浦东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批准人:

批准单位:

批准日期:

Q/PJAB-2-02-目录

1总则………………………………………………………………………………………8

1.1编制依据………………………………………………………………………………8

1.2编制目的…………………………………………………………………………………8

1.3指导思想………………………………………………………………………………9

1.4教育培训…………………………………………………………………………………9

1.5救援原则…………………………………………………………………………………9

1.6应急救援体系图…………………………………………………………………………10

2适用范围与内容……………………………………………………………………………10

2.1适用范围…………………………………………………………………………………10

2.2适用内容…………………………………………………………………………………10

3术语与定义…………………………………………………………………………………11

3.1应急预案………………………………………………………………………………11

3.2应急准备…………………………………………………………………………………11

3.3应急响应…………………………………………………………………………………11

3.4应急救援…………………………………………………………………………………11

3.5应急演练…………………………………………………………………………………11

3.6综合应急预案…………………………………………………………………………11

3.7专项应急预案…………………………………………………………………………12

3.8现场处置方案…………………………………………………………………………12

3.9风险评估………………………………………………………………………………12

3.10事故与事件……………………………………………………………………………12

3.11应急救援资源………………………………………………………………………12

3.12应急预案备案………………………………………………………………………12

4.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3

4危险性分析………………………………………………………………………………12

4.1企业概况………………………………………………………………………………13

5预防与预警………………………………………………………………………………13

5.1预防措施…………………………………………………………………………………13

5.2危险源管理………………………………………………………………………………14

5.3预警行动…………………………………………………………………………………14

6信息报告与处置…………………………………………………………………………15

6.1信息上报…………………………………………………………………………………16

6.2报告主体…………………………………………………………………………………16

6.3报告内容…………………………………………………………………………………16

6.4报告处置…………………………………………………………………………………16

6.5评判决策…………………………………………………………………………………16

6.6信息传递…………………………………………………………………………………17

7组织机构及职责……………………………………………………………………………17

7.1组织机构…………………………………………………………………………………17

7.2基本职责………………………………………………………………………………17

7.3常设机构…………………………………………………………………………………18

7.4工作机构…………………………………………………………………………………18

7.5基层单位…………………………………………………………………………………18

7.6建立专家库………………………………………………………………………………18

7.7部门职责…………………………………………………………………………………19

8应急响应……………………………………………………………………………………20

8.1响应分级…………………………………………………………………………………20

8.2响应启动…………………………………………………………………………………21

8.3响应程序…………………………………………………………………………………21

8.4应急结束…………………………………………………………………………………22

8.5信息发布…………………………………………………………………………………22

9现场处置……………………………………………………………………………………22

9.1快速处置………………………………………………………………………………22

9.2指挥协调…………………………………………………………………………………22

9.3事故快报……………………………………………………………………………………23

9.4现场处置步骤………………………………………………………………………………23

9.5紧急处置的职责…………………………………………………………………………24

9.6人员防护…………………………………………………………………………………25

9.7应急恢复…………………………………………………………………………………26

9.8后期处置…………………………………………………………………………………26

10保障措施……………………………………………………………………………………27

10.1通信与信息保障…………………………………………………………………………27

10.2应急队伍保障……………………………………………………………………………28

10.3应急物质设备保障………………………………………………………………………28

10.4经费保障…………………………………………………………………………………29

10.5其他保障…………………………………………………………………………………29

11培训与演练…………………………………………………………………………………30

11.1应急预案宣传……………………………………………………………………………30

11.2应急预案培训……………………………………………………………………………31

11.3应急预案演练………………………………………………………………………………32

11.4演练实施基本过程………………………………………………………………………34

11.5演练结果评估……………………………………………………………………………34

11.6定期演练…………………………………………………………………………………34

12附则…………………………………………………………………………………………35

12.1持续改进……………………………………………………………………………………35

12.2专项预案……………………………………………………………………………………36

12.3预案公示……………………………………………………………………………………36

12.4解释权限……………………………………………………………………………………36

12.5实施日期……………………………………………………………………………………36

附表一应急预案响应工作程序图………………………………………………………………37

附表二应急保障储备…………………………………………………………………………38

附表三工程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公示表……………………………………41

附表四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公示表……………………………………42

附医院目录………………………………………………………………43

附表六集团相关负责人联系电话………………………………………………………………44

附表七市各安监局、建工集团联系电话……………………………………………………44

附表八项目部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示范汇总……………………………………………………45

Q/PJAB-3-01-基础施工事故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具有扩展性)……………47

Q/PJAB-3-02-结构施工作业事故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49

Q/PJAB-3-03-临时用电事故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具有扩展性)……………51

Q/PJAB-3-04-各类架体及登高作业事故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53

Q/PJAB-3-05-高空悬空和交叉作业事故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56

Q/PJAB-3-06-大型构件吊装作业事件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59

Q/PJAB-3-07-大型机械设备作业事故专项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具有扩展性)………………………………………………………………………………………………61

Q/PJAB-3-08-市*桥梁、管线管道事故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具有扩展性)…………63

Q/PJAB-3-09-临时设施搭拆及使用事故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具有扩展性)………………………………………………………………………………………………65

Q/PJAB-3-10-现场动火作业事故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具有扩展性)……67

Q/PJAB-3-11-中暑中*、窒息灼伤、淹溺事件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69

Q/PJAB-3-12-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具有扩展性)……71

Q/PJAB-3-13-灾害性气候、防汛防台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具有扩展性)…73

Q/PJAB-3-14-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专项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具有扩展性………78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Q/PJAB-2-02-

1总则

1.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

2、《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令[]第号);

4、住建部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5、《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号;

7、《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1.22;

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号);

9、《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GB/T.4-;

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17号令);

1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1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7.19;

15、《上海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沪安监管监二[]号;

16、《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9.22第十三届二十九次会议;

17、《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暂行办法》.10.1;

18、关于批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沪建交[]60号

19、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20、其他与工程建设、应急救援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1.2编制目的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有效应对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范围内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提高集团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和造成次生灾害,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对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和损害,保持集团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稳定。

1.3指导思想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施“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做到迅速、准确、有效。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和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

1.4教育培训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后,应组织培训、教育和应急演练。根据演练情况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和完善。

1.5救援原则

1.5.1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在事故未发生时充分做好预防工作;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受伤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专家、专业救援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检测、检验、监测手段、救援装备和技术,迅速控制事态,消除危害后果。

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地方*府和建工集团安委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1.5.3属地为主、分级响应的原则。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项目和单位必须立即开展先期处置工作,果断、迅速地采取应对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有效处置,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切断事故灾害链,防止次生、衍生的事故(事件)发生。同时应立即向相关上级及*府部门报告。

1.5.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1.6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由集团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及各单位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成。

集团应急预案体系见图1--6:

基础施工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结构施工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临时用电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各类架体、登高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高空悬空和交叉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大型构件吊装作业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大型机械设备作业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市*桥梁管线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临时设施搭拆、使用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现场动火作业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中*中暑、灼伤烫伤、淹溺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灾害性气候、防汛防台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与内容

2.1适用范围

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适用于集团所属各基层单位、各项目、各系统、各投资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集团奉行的是“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战略,外地工程项目在实施本预案的同时,也必须与当地*府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2.2适用内容

本应急救援预案适用于集团所属各基层单位、各项目、各投资企业所发生的火灾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坍塌倒塌事故、机械设备事故、管线管道事故、扰民伤民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群体事件及其他突发事故,也适用于施工现场轻微险肇事件。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具备扩展性、潜在危险性、对周边居民和环境产生影响的特点也须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

3、术语和定义

3.1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应急响应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紧急措施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3.6综合应急预案

是指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3.7专项应急预案

是指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火灾、触电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和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

3.8现场处置方案

是指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3.9风险评估

是指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对其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

3.10事故与事件

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事故是一种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未发生人身伤害或死亡的称为“未遂事件”或“轻微险肇事件”。

3.11应急救援资源

是指实施应急救援所需的人力、财力、设施、技术和方法等资源。

3.12应急预案备案

集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本预案的管理,负责向上海市浦东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备,同时根据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向上海市浦东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行备案。

4危险性分析

4.1企业概况

集团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经营分项资质有: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市*公用工程总承包壹级、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装修装饰专业承包壹级、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单位地址是:浦东新区福山路33号25-27楼;经济类型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法人代表:薛永申;注册资本:三亿捌仟万元。

集团本部设置的部门有:办公室、*委工作部、经营部、财务部、商务部、施工生产部(安全科)、技术部、技术中心、投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和集团工会。

集团下属基层单位有六个从事总承包管理的序列工程公司,有安装、装饰、机械和材料四个专业工程公司;集团设置建设工程设计院,设置西南公司、南京公司二个区域公司;集团的投资企业有;上海一建安装有限公司、澳门工程公司、上海建工大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

集团坚持上海建工集团的“和谐为本、追求卓越”核心理念和“上海一建、勇攀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在打造城市精美建筑、屡创城市建筑新高度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全员倡导绿色施工,创新驱动,实践可持续发展之路。集团以较高的整体素质和良好的业绩,先后荣获了“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百家优秀企业,并被市*府授予“建设先锋”等荣誉称号。现有从业人员人。

4.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集团涉及的主要危险源有:深基坑开挖、超高层施工、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各类脚手架、大型机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和现场动火作业、市*桥梁作业等。这些类型施工的主要风险在于易引发多人伤害的生产安全事故或火灾事故,并对工程周边居民和环境产生影响和次生的危害。

集团范围内主要的危险特性如表4-2:

风险分析如表4--2

场所/部位

风险分析

导致的事故类型

备注

基础施工作业

支撑不稳固、登高设施缺乏、违反操作程序作业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

结构施工作业

洞口临边围护、安全通道未贯通、个人防护用品未佩带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

临时用电作业

未按46-版设置、未带个人防护用品、违章用电、超负荷用电

触电、火灾

各类架体及登高设施

无方案或方案不严密、未按方案实施、未验收、保养不周、登高设施不规范、随意搭设、超荷载堆载、违章浇捣、防护缺乏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

高空悬空和交叉作业

未正确佩带防护品、缺乏防护设施、违章作业、无警戒设施、堆放随意

坠落、物体打击、坍塌、火灾

大型构件、设备吊装作业

无旁站监护、违章操作、超重、斜吊、吊索具损坏

机械伤害、设备事故、

大型机械设备装、拆及使用

装配不规范、机械有故障、违章作业、超重超载、防护设施有缺陷

机械伤害、设备事故、交通事故

临时设施搭拆作业

未按方案搭设、拆除、验收不及时、生活设施电器火花、超负荷用电、违章动火

坍塌、坠落、物体打击、火灾、触电

现场动火作业

未办理动火手续、无监护人、未清理现场、缺防护设施、消防器材缺乏

火灾

中*中暑、灼伤、烫伤、淹溺事故

食品不安全、卫生状态差、高温未“做两头、休中间”、眩光无遮档、水上作业未防护

食物中*、高温中暑、灼伤、烫伤、淹溺

灾害性气候

造成建筑物、设备材料、人员及公共财产的损失。季节性风险

自然灾害、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重大环境污染

尘、声、光、油、水、渣排放、水土流失

污染环境、影响市民、损害形象、扰民伤民

5预防与预警

集团应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预防和预警机制。认真辨识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加强对安全防护工作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5.1预防措施

5.1.1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现场安全宣传氛围的营造、警告警示标牌的设置、危险源的辩识与公示、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安全网格体系的运转;

5.1.2现场施工必须编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审核、交底、验收和旁站监护必须按程序进行;

5.1.3建筑物安装防雷设施、施工现场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用电设备设施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和PE接地必须全面有效;

5.1.4现场安全设施的规范配置、临边洞口的防护设施、安全通道、防护棚的搭设、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文明施工的实施必须牢固美观;

5.1.5机械设备、临时设施的检测与验收、立体交叉作业区域的防护措施、现场动火的审批、监护与旁站监督必须;

5.1.6办公场所、生活设施的规范设置与管理、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贯彻、施工现场监控的人防技防设施必须严密周到。

5.2危险源管理

5.2.1项目施工应针对施工特点,编制出危险源控制清单,按危险源控制措施进行现场操作;按照《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沪府令91号,.12.19),实施项目的周排查上报、月填报,工程公司应加强对项目隐患排查工作,实施对隐患的监督管理相结合,集团组织隐患的监控和巡查。

5.2.2项目专项工程施工须编制专项方案并经过审批;根据建设部87号文件规定,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进行全面交底后方可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须安排旁站监控。

5.2.3施工过程中,现场各级岗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级责任;现场建立专职安全监控队伍,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巡查;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施工时,监控人员实行旁站式实时监控;现场项目部定期进行自查,集团、工程公司应定期对现场进行检查、抽查或专项治理。

5.3预警行动

5.3.1预警级别及条件。按照事故灾难可控性、后果的严重性、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本预案预警级别为三级预警:三级(现场)预警、二级(基层)预警、一级(企业)预警。

预警分级及责任人表5-3

预警级别

分级条件

责任人

三级(现场级)预警

事故发生的初期,或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处于现场可控状态,未涉及到施工现场外,而做出相应的预警。

项目经理

二级(基层级)预警

事故后果严重性或影响范围超出施工现场的控制能力,或可能波及到集团,但处于项目可控状态,未涉及到施工现场外,而做出相应的预警。

工程公司总经理

一级(企业级)预警

事故后果严重性或影响范围超出企业的控制能力,可能或已经波及到集团外的状态,而做出相应的预警。

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

5.3.2预警启动程序

5.3.2.1施工现场一旦出现事故或事件隐患,则由项目经理马上启动三级预警;项目应急组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控制事态发展、了解事件情况,及时向工程公司分管领导报告情况,并做好启动二级预警的准备;

5.3.2.2工程公司分管领导依据项目经理的汇报,判断是否启动二级预警。一旦启动二级预警,工程公司应立即向集团分管领导汇报。根据事故的发展态势,做好启动一级预警的准备。

5.3.2.3集团依据事故的发展态势,一旦启动一级预警,集团分管领导将事故情况上报建工集团。

5.3.3预警发布

5.3.3.1三级(现场级)预警由施工现场负责人向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后,由项目经理发布;

5.3.3.2二级(基层级)预警由工程公司总经理发布;

5.3.3.3一级(企业级)预警由集团副总裁发布。

6信息报告与处置

6.1信息上报

集团设置24小时应急值守。事故现场负责人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拨打值班室的电话,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并迅速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组长在接到报告后,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事故扩大的可能性,视情况向周边单位进行告知。事故现场负责人和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按预警级别和图6-1信息报告流程图逐级上报。紧急情况下,可越级报告,或拨打应急联动系统,有人员受伤严重的拨打。

——集团

图6--1信息报告流程图

6.2报告主体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当用最快捷的方式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依据事故事件状况启动项目应急预案。情况医院、警所或公安(应急联动系统)报警、医疗急救或火警报警,请求紧急救护。并应当在15分钟内向工程公司报告事故事件情况,紧急情况下现场有关人员或单位可越级上报。报告主体责任人是项目经理、工程公司总经理。

6.3报告内容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6.3.1事故发生相关单位;

6.3.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涉及的危险材料性质、数量;

6.3.3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快报情况、慎报原因);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口分布;

6.3.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失踪、失联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6.3.5已经采取的应急抢救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抢险的事宜;

6.3.6报告单位、报告时间、报告人及电话联络方式;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6.3.7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所属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6.4报告处置

基层单位或集团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事故单位请求,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或立即赶往事故现场。

6.5评判决策

集团接到报告后,分管领导应决策是否要成立专家组,组织专家对事故危害进行研判,确定事故影响的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从而对险情做出准确及时判断,初步确定响应级别,并密切控制事态发展。

6.6信息传递方式

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通过内部电话,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手段,快速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当发生的事故有可能波及企业外时,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通过电话、互联网、人员信息传递等通讯手段,迅速向周边企业、单位通报事故简况。在发布信息时,发布事态的紧急程度,提出撤离、疏散或应急的具体建议。

7组织机构与职责

7.1组织机构

集团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集团总裁担任;副组长由集团副总裁、首席安全工程师、总工程师担任;组员由施工生产部、技术部总经理、*委工作部、办公室主任、安全、设备、材料、保卫、质量、总务科长和集团工会相关人员组成。

7.2基本职责

集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职责:

7.2.1负责制定和修改、完善集团的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7.2.2实施集团应急救援的预防、准备、响应、救援、恢复的应急管理;

7.2.3规划、布置、检查应急救援的培训、教育和演练工作;

7.2.4组织对死亡和重伤事故、或危害性较大的事故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7.2.5组织或协助相关部门展开事故调查;

7.2.6加强与建设行*主管部门、安监部门、市国资委、建工集团、公安部门、工会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7.3常设机构

集团应急领导小组常设机构为应急办公室,设在集团施工生产部(;传真:)。集团相关负责人联系电话见(附表六)。

7.4工作机构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小组:事故现场抢险小组、事故现场抢险保障小组、事故现场医疗抢险小组。

四个工作小组职责与人员构成见表7-4

小组名称

主要职责

组长及人员构成

现场抢险指挥小组

负责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制定处理方案,组织指挥实施,并保持同安监、公安、消防、民防等部门的联系。

组长由集团副总裁担任,组员由集团技术、质量、安全、保卫、科长和相关工程公司总经理、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项目安全工程师组成。

抢险保障小组

负责实施抢险方案所需物资、设备的供应和抢险队伍组织工作。

组长由集团副总裁担任,组员由集团安全、设备、材料、总务、总裁办公室和相关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项目副经理组成。

医疗抢救和后勤小组

负责布置现场医疗抢救,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电话报告,并实施现场的临时救援。做好后勤保障和维稳工作。

组长由集团分管领导担任、总务科、医务中心及相关工程公司医务人员组成。

抢险技术专家组

对事故危害评判,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对险情做出准确判断,

1
查看完整版本: 应急预案含建设单位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