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与法律法规
新冠肺炎是传染病,它的流行则是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虽然它是新的传染病,但是我们所有的防控措施都是有法可依,而不是有些人说的“临时抱佛脚”仓促制定的。是哪些法律、法规在指导我们的防控工作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学习这些法律法规。
第一部分: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方面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境卫生检疫法》等
(二)、与《传染病防治法》有关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艾滋病防治条例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消*技术规范、消*剂使用指南等等)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
大家能了解这些法律、法规的关系吗?都有哪些规定?
第二部分:新冠肺炎是哪类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新冠肺炎就是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现在已经明了),所以被国务院卫生行*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疾病。
第三: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部门的规定报告。”
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要求发现传染病要报告,但是没有确定具体报告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在《传染病实施办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二、《传染病实施办法》:
第三十五条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第三十六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接到疫情报告的卫生防疫机构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上级卫生防疫机构和当地*府卫生行*部门,卫生行*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府。
省级*府卫生行*部门接到发现甲类传染病和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报告后,应当于6小时内报告国务院卫生行*部门。
有人问,不对啊。原来要求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间好像是不超过2小时。怎么回事啊?看第三十六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最快是多快啊?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十九条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主管部门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事件的。
国务院卫生行*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第二十条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府卫生行*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府卫生行*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府或者上一级人民*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报告。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大家看明白了吗?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6小时内报告就可以了。
但是“新冠肺炎”是“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的疾病。所以要求2小时内报告。
还有一点大家一定记住:同一时间、相同的疾病(传染性、食源性、外伤)超过3例就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群体性疾病”。要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报告,报告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其实是第一时间报告最好!
报告时限总结:传染病
甲类: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包括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
乙类: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
丙类:应当在24小时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小时内。
第四:传染病的信息通报和公布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府卫生行*部门应当及时向本行*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接到通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本单位的有关人员。
????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卫生行*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卫生行*部门通报全国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毗邻的以及相关的地方人民*府卫生行*部门,应当及时互相通报本行*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府有关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府卫生行*部门通报。
????中国人民解放*卫生主管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部门通报。
????第三十六条 动物防疫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互相通报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以及相关信息。
????第三十七条 依照本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第三十八条 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卫生行*部门定期公布本行*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卫生行*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卫生行*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信息发布是“国务院卫生行*主管部门”或者授权的地方人民*府卫生行*主管部门,而不是我们!
第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其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六:应急反应措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划定控制区域: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府报经上一级地方人民*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范围;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决定,可以对本行*区域内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区、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对重大食物中*和职业中*事故,根据污染食品扩散和职业危害因素波及的范围,划定控制区域。
(4)疫情控制措施:当地人民*府可以在本行*区域内采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等紧急措施;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和设备。
(5)流动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工作,落实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
(6)实施交通卫生检疫:组织铁路、交通、民航、质检等部门在交通站点和出入境口岸设置临时交通卫生检疫站,对出入境、进出疫区和运行中的交通工具及其乘运人员和物资、宿主动物进行检疫查验,对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实施临时隔离、留验和向地方卫生行*部门指定的机构移交。
医院疫情防控
24小时中医药预防指导服务热线
—
欢迎大家随时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