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11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河粉黑木耳银
TUhjnbcbe - 2021/1/26 13:31:00

前段时间,几位广东市民的情况,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

广东省惠来县的11位市民在一家河粉店食用河粉(俗称“粿条”)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症状。其中5人送医治疗1人抢救无效去世,2人病情危急,另外2人病情稳定。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市民如此严重的后果?

日前,当地疾控中心等卫生部门介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分析论证。经调查,这次食物中*事件为「米酵菌酸中*」。

事实上,这并不是米酵菌酸引发的第一起悲剧。

从早在几年,轰动全国的「杭州黑木耳中*」事件至今,相关中*事件便高达数十起:

1

年7月,辽宁的毕女士吃完泡发两天的木耳后食物中*,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2

年7月,浙江金华徐女士一家四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出现中*,其中7岁的女儿5处脏器衰竭,换血4次仍未苏醒。

3

年7月,医院接诊一名40岁的张先生,一开始还能简单对答,随后就失去了意识,检验报告显示肝、肾功能衰竭......此前一天晚上,他吃了隔夜泡发的凉拌黑木耳。

也许你也很疑惑,这些常吃的食物(河粉、黑木耳等),为什么会和剧*有联系?

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一种由椰*假单细胞菌产生的*素,正常情况下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由于其怕热,所以一般正常烹饪就能杀灭。

但如果被椰*假单细胞菌污染的食物,放置时间过久,就可能会产生米酵菌酸,而米酵菌酸却是一个狠角色!

在所有能够致死的细菌*素中,米酵菌酸的致死率达到30%-50%。且其耐热性非常强,一般只有在℃环境下1小时才能杀灭。

食物本身无*!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对黑木耳、河粉等食物产生心理阴影。

事实上正常泡发的黑木耳与河粉其本身是没有*素的,且这个过程中产生*素的可能性也比较低。但是附加其他因素,就可能产*,以黑木耳为例:

如果它在水里泡的时间过长,再加上天气潮湿、周边环境不干净(比如浸泡容器没洗干净、留有食物残渣),木耳本身携带的“椰*假单胞菌”就会大量繁殖,分泌出剧*的“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这种*素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特效的“解药”,通常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来稀释*素,如果该*素的摄入量过大,基本是九死一生。

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

米酵菌酸?

一般在潮湿阴暗且不透气的厨房内,以及南方阴雨季节、闷热潮湿台风季节的房间内,米酵菌酸都很容易出现。所以,在5-10月需要格外留心!

尤其是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湿米粉等)、变质银耳和木耳、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等三类食品中更应该留心。

家庭如何预防中*?

1.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物,认真阅读产品标签,注意感官和保质期,贮存要注意保存条件和时间。

2.食物的外观气味有所异常,就应停止食用。

3.烹饪时务必保证厨房环境卫生。

4.食物一定放在干净且通风的地方。

5.泡发木耳和银耳时,除了控制好泡发时间外,中途最好换1-2次水。

6.怀疑发生中*,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就医。

如今又到了米酵菌酸高发的时期,

一定要留心再留心。

再次提起,

只是不想悲剧因为疏忽大意间而重演!

往期推荐

男人的肚子是怎么搞大的?

多款薯条、薯片上榜,香港检出这些热门零食含致癌物!都是广东人常买的

撰文、美编:公卫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11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河粉黑木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