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华厨与你一起四季饮食养生冬季之大雪篇
TUhjnbcbe - 2020/12/29 8:13:00

新华厨与你一起四季饮食养生

——学习、参照《四季养生食疗》等名人名著

分享夏季之大暑篇

DASHU

一年四季,气温不同,春暖春种,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人体生理功能也随之变化。再往细分,一年又分二十四节气,每季六节气。二十四节气各有不同的特点,故养生与食疗也要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主张养生与自然界和谐统一,是人体生命的最高养生境界。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销暑

面对暑热,心静自然凉,静坐也许是对抗暑热的最好办法,一直坐到“眼前无长物”,自然能感受到窗下吹来的凉风。

一、夏季时的养生要领

暑气袭人,中医按程度把它分为:冒署、伤暑和中暑。

1、“冒暑”属于轻症,此时暑邪在体表,一般表现为夏天的风热感冒。

初起病的时候,人会头晕脑胀、发烧、微微出汗、咳嗽。如果没有正确治疗,暑邪进人肠胃,就会使人肚子痛、腹泻、口干舌燥,甚至呕吐。盛夏常吃凉拌杏仁茴香,可以预防冒暑。

2、“伤暑”比冒暑重,而且潜伏的时间可以很长。

夏天贪凉,秋天容易生病。中医认为,暑汗不出,必伏邪于内,秋天一受寒就会发病。一般表现为流感。人会发高烧,浑身酸痛。有的人还会有这种表现:穿衣服感觉烦热,不穿衣服又感觉发冷,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很不舒服。

天气热并不可怕,我们都知道躲避。可怕的是空调房间中的凉气,我们只感觉舒服痛快,却没有意识到它的阴寒袭人。古人讲得好:炎热者,天之常令。当热不热,必反为灾。“夏行冬令”,是养生大忌。

3、比伤暑更严重的是中暑。

有种中暑是我们要警惕的,就是夏天在烈日下活动后,热得不得了,马上喝冰冻的伙料。这样不仅不能解暑,反而有中暑的危险,甚至引起心绞痛。

人在很热的时候,血液都集中在体表,内脏处于缺血的状态,冰饮喝下去,血管马上收缩,干扰人体散热,甚至可能引起血管痉挛。所以夏天运动后要降温,喝温热的茶水来得最快。如果出了很多汗,茶水里还要加点盐来补充电解质。

顺应自然不生病

喝防暑粥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且雷雨多,暑湿之气易伤津耗气,以粥养生是不错的选择。

可以选择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食材做粥。比如薏米、红豆、*瓜、冬瓜、南瓜、西红柿、绿豆、百合、紫菜等。

二、夏季时的饮食原则

夏至开始进入“夏九天”,正式进入酷暑盛夏,这个时节气候特点为高温酷热、多暴雨和梅雨天。对于老年人来说此时的饮食要多注意清淡,多饮水,可适当吃些应季水果,切不可贪凉,过量食用冷饮、冷食等偏凉的食物。总体来说应把握以下6个原则:

1、夏季饮食宜注重补水

夏季饮食必需着重注重补水,多吃水分充足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例如:西瓜、菜瓜、香瓜、西兰花、菜花、包菜、*瓜、西红柿等等。

2、夏季饮食宜注重清热解火

夏季饮食宜清淡,以清热解火为主。例如:高丽菜、绿豆芽、*豆芽、海带、木耳、蘑菇、*瓜、冬瓜等等。

3、夏季饮食宜养胃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较快,脾胃功能相对低下,我们应该多吃养胃食物,具体有:面食、包子、馒头、小米粥、燕麦粥、菠菜、南瓜、西兰花等等。

4、夏季饮食宜生津止渴

夏季饮食需要以生津止渴为原则,加大人体的食欲感,补充足够的营养,满足身体对养分的需求。例如:山楂、樱桃、芒果、李子、红枣煮鸡、凤梨炖玉米、菱角炖大骨、番茄炒蛋等等。

5、夏季饮食不宜辛辣

夏季本来就是个炎热的季节,人体容易上火,吃辛辣食物只会加重体内火气和*素,为了自身的健康,我们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辛辣的食物。

6、夏季饮食不宜太过寒性

夏季以清热解火为主,但是饮食不能过多食用寒性食物,特别是女性,太多的寒性食物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容易导致腹泻、体寒等问题。

顺应自然不生病

老鸭进补

民间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鸭肉是一种适于滋补的美味佳肴,不但蛋白质高,而且脂肪酸易于消化。民间认为是“补虚劳的佳品”。其性寒,味甘、咸,具有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定惊、清热健脾、利水消肿之效。

鸭肉特别适宜夏秋季节食用,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祛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老鸭炖食时可加入藕、冬瓜等蔬菜煲汤食用,或与海参同炖食,能增强补虚损、消暑滋阴之效。

三、四季饮食养生警语:

以人为本,因地因时而食!

新华厨推荐大暑养生小食单

菜肴类

No.1

毛豆焖双肉

毛豆克,*牛肉克,瘦猪肉克,鲜菜心50克,*酒8毫升,精盐4克,胡椒粉0.5克,水淀粉10克,姜末5克,葱花5克,豆油50毫升。

将毛豆洗净;*牛肉去筋洗净,切成肉粒;瘦猪肉洗净,切成粗粒;鲜菜心沥干水分。

净锅置火上,下豆油烧至七成熟后放入猪肉,牛肉粒炒出香味,烹入*酒,再炒几下,加入毛豆粒、姜末,炒至变色,掺入鲜汤,胡椒粉,加盖焖至毛豆投入菜心、葱花、精盐、煮沸,用水淀粉勾芡,推转均匀,出锅即成!

补脾胃,益气血、生肌肉。

No.2

青椒炒鸭块

青椒克,鸭脯肉克,鸡蛋1枚,*酒、盐、干淀粉、鲜汤、水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鸭脯肉切成2寸长、6分宽的薄片,用清水洗净后淋干。将鸡蛋取清和干淀粉、盐搅匀与鸭片一起搅匀上浆;青椒去子、取蒂洗净后切片。

锅烧热后加油烧至四成熟,将鸭片下锅,用勺划散,炒至八成熟时,放入青椒,待鸭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

锅内留少许油,加入盐、酒、鲜汤,烧至滚开后,再将鸭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装盘即成。

温中健脾,利水消肿。

No.3

芹菜豆腐

芹菜克,豆腐1块,食盐、香油少许

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用凉水冷却,净水待用。将芹菜和豆腐搅拌,加入食盐、香油搅拌匀即成。

平肝清热,利湿解*。清凉适口,夏令佳菜。

No.4

五彩蜜珠果

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

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人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No.5

醋椒鱼

*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酒、麻油、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烧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装盘内,撒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汤羹类

No.1

西瓜鸡丁汤

西瓜1个,鸡肉适量。

西瓜去瓤,留完整瓜壳,鸡肉切丁放入瓜壳内,加适量清水,隔水炖至鸡肉熟。

预防中暑。

No.2

木耳红枣汤

黑木耳(干)30克,红枣30枚。

将上料分别加水浸泡使其发涨,洗净后加水适量煮熟即可。

补血益气。

No.3

苋菜粥

苋菜(鲜)克,粳米克,精盐少许。

取粳米加水适量,煮沸片刻后,加人洗净切碎的苋菜煮成粥,食前加少许精盐搅匀。

清热止痢。

四、夏季健身运动注意事项

夏季高温炎热,但爱好运动的人们还会照样做自己喜好的活动,此时须注意几个问题,使运动和保健同步而行,获取最好效果。

1

夏日炎炎先要预防中暑

2

运动前后须防饮食不当

3

在*昏运动对身体有益

4

夏季高温注意防晒护肤

5

夏日选择适宜健身运动

顺应自然不生病

仙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民谚有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仙草味甘、淡,性寒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暑之效,可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中暑、感冒、*疸、急性肾炎、糖尿病、痢疾、风火牙痛、烧烫伤、丹*等。

“拈指光阴,关心节序,养命有天助”

一一养生忠告

人生活在天地之气中,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水的变化关乎鱼儿的存亡。同样的,天地之气的变化关乎我们的性命。中医讲究随着天时变化来养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这是《*帝内经》告诫我们的,四时阴阳之气是决定生死的根本。《*帝内经》中有一句箴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我们希望身体阳气充足,就要跟随太阳的步伐,

TUhjnbcbe - 2020/12/29 8:13:00

新华厨与你一起四季饮食养生

——学习、参照《四季养生食疗》等

名人名著分享

冬季之大雪篇

前言:

一年四季,气温不同,春暖春种,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人体生理功能也随之变化。再往细分,一年又分二十四节气,每季六节气。二十四节气各有不同的特点,故养生与食疗也要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主张养生与自然界和谐统一,是人体生命的最高养生境界。

大雪——千里冰封,万里飘雪

大雪,是24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在公历12月6至8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经°。廿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主要是降水、气温与光照,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气候要素包括降水、气温、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一个重要要素。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大雪养生技巧

1

宜早睡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2

宜保暖

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

3

宜通风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4

宜调神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5

宜健脚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

宜多饮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毫升。

7

宜粥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吃一些温补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肉类,还要多吃一些益肾类的食物,如腰果、芡实、山药、白果、核桃等。此外,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它们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可抵抗寒冷,且能润肺生津。

四季饮食养生警语:

以人为本,因地因时而食!

新华厨推荐大雪食单

(1)猪腰粥

用料:猪腰1对,胡桃肉10克,粳米~克,盐、姜、葱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制作:先将猪腰洗净,切片待用,然后将粳米与胡桃肉加水同煮成粥,粥将熟时,放入切好的猪腰,加入盐等调味品,待猪腰熟即可。

功效:补肾气、填精髓、润肠通便,适用于肾气虚所致的腰酸腿软、耳鸣耳聋、小便不利、水肿及肾虚咳喘、大便干燥者。

(2)鸡肉皮蛋粥

用料:鸡肉克,皮蛋2个,粳米~,姜、葱、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先将鸡肉切成小块,加水煲成浓汁.然后用适量浓汁与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切好的皮蛋和煮好的鸡肉,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滋养五脏、开胃生津、醒酒消食。适用于气血亏损,五脏虚损之纳少、四肢乏力、身体羸瘦、产后乳少、虚弱头晕、小便频数、耳鸣、等;还可用于肺、胃、大小肠有热之痢疾、便血、痔疮、咽喉疼痛、便秘、肺热咳嫩、牙痛,及轻度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另外,还可用于醉酒不适者。

(3)海参粥

用料:水发海参1~2条,粳米克,盐及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发好的海参切成小段,放入沸水中氽一下,拿起待用,然后将粳米熬成粥,起锅前放入余好的海参,待海参煮软后,加入盐等调味品即可。

功效:补肾填精、滋阴养血、利尿退*。适用于遗精、阳痿、早泄、小便频数、血虚、阳虚者。

(4)龙眼鸡片

用料:鸡脯肉克,龙眼肉30克,生姜10克,葱10克,鸡蛋2个,小白菜40克,胡椒1克,料酒10克,香油3克,湿淀粉35克,鸡汤50毫升,猪油克(实耗50克)。

做法:龙眼用温水洗净,生姜洗净切薄片,葱洗净切葱花。小白菜洗净鸡脯肉洗净去筋膜,切成薄片。鸡蛋去*留清。鸡肉片用蛋清、精盐、料酒、胡椒、淀粉(除蛋清外均用一半)调匀浆好。用另一半精盐、白糖、鸡汤、胡椒兑成滋汁。净锅置于旺火烧热,注入猪油,待温烧至五成热时投下鸡片滑散,倒入漏勺沥油。锅内留底油50毫升,待油六成热时,下葱、姜炒出香味,随即倒入龙眼肉、滑好的鸡片小白菜,倒入滋汁翻炒几下,起锅装盘,淋入香油即可。

功效:补脾益肾、养心安神,适用于脾虚泄泻,水肿乏力,血虚心悸,失眠健忘者。脑力劳动者经常食用,益脑养神,增强记忆。

(5)白萝卜炖猪肉

用料:白萝卜克,带皮五花猪肉克,酱油50克,白糖50克,葱、姜、油、盐、酒适量。

做法:肉洗净,切成50毫米的方块。萝卜去皮切成50毫米的方块,用开水烫一下,沥干。

铁锅内放油烧热后,放入白糖、肉不断翻炒。待肉均匀上色后,放萝卜、酱油、盐、酒、葱、姜和温水,加盖烧开后,改用小火炖煮,至肉熟出锅装碗。

功效:和胃消积,清热化痰。

(6)*芪蒸鹌鹑

用料:*芪20克,鹌鹑2只,生姜、葱、胡椒粉、食盐、清汤各适量。

做法:将鹌鹑杀后,沥净血,除去毛、内脏、爪、冲净,再入沸水中焯约1分钟,捞出待用。

将*芪用湿布擦净、切薄片,再把*芪片分别装入鹌鹑内,将其放在蒸碗内,加入姜、葱、注入清汤盖上盖,上笼蒸约30分钟。

取出鹌鹑,滗去汁,加食盐、胡椒粉调好味,再将鹌鹑扣入汤碗内,灌入原汁即成。

功效:益气补脾,固本扶正。

(7)花生大枣烧猪蹄

用料:猪蹄0克,花生米(带皮)克,大枣40枚,料酒25克,酱油60克,白糖30克,葱段20克,生姜10克、花椒、八角、小茴香少许,盐适量。

做法:花生米、大枣置碗内用清水洗净、浸润;将猪蹄出毛洗净,煮四成熟捞出,用酱油拌匀;锅内放油,上火烧七成热,将猪蹄炸至金*色捞出,放在炒锅内,注入清水,同时放入备好的花生米、大枣及调料,烧开后用小火炖烂即可。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8)糖醋胡萝卜丝

用料:胡萝卜半斤,姜、糖、醋、盐、植物油适量。

做法:胡罗伯洗净切丝,生姜切丝备用。炒锅烧热放油(热锅凉油)随即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倒入胡萝卜丝,煸炒2分钟后放醋、糖,继续煸炒至八成熟,加入盐至菜熟后盛盘即可。

功效:下气补中,利胸膈,调肠胃,安五脏。

(9)红枣茶

用料:红枣适量。

做法:将红枣水煎代茶。

功效:强筋健骨,活血益气,滋补阴阳。

(10)杏仁饮

材料:杏仁6克,菊花6克。

做法:杏仁(去皮尖、研泥)煎汤,取汁沏泡菊花。或用开水泡菊花,分次放入杏仁煎汁,代茶饮。

功效:平咳化痰,滋阴润肺,养心安神。

“拈指光阴,关心节序,养命有天助”

一一养生忠告

人生活在天地之气中,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水的变化关乎鱼儿的存亡。同样的,天地之气的变化关乎我们的性命。中医讲究随着天时变化来养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这是《*帝内经》告诫我们的,四时阴阳之气是决定生死的根本。《*帝内经》中有一句箴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我们希望身体阳气充足,就要跟随太阳的步伐,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华厨与你一起四季饮食养生冬季之大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