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菌
TUhjnbcbe - 2020/12/27 15:04:00
贵阳儿童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102/4549560.html

细菌性食物中*,指食入被病原菌或其*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中*症状的疾病,可分三类:

感染型:由于细菌污染食物并大量繁殖,引起消化道感染而造成的中*;

*素型:由于细菌污染食物繁殖并产生*素,人食入含有大量*素的食物后引起的中*;

混合型:以上二者兼有。

你还没来得及享受面前这些好吃的,它们就先被细菌占领了,最后你还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

这些细菌如果生活在人类世界,绝对是一群大吃货!!!吃货中的精英!!!(ー_ー)

......

以下纯属虚构

x年后,随着人类卫生条件的进步,细菌觉得跟人类抢美食实在是太难了,又不想每天只吃垃圾泥土。于是它们尝试自己给自己做好吃的,还开了各种餐厅和小吃(┌?д?)┌

细菌世界各种各样的美食,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常客”。

    

    

    

    

    

    

    

    

    

    

    

      

    

    

    

    

    

    

    

    

    

    

      

    

  

细菌性食物中*的常见菌

01

沙门菌属

原因食品:多为动物性食品,在牛乳及肉类中生存时间较长,在含有10%~15%食盐的腌肉中能生存2~3月。

抵抗力: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中能存活2~3周,粪便中能存活1~2月,对热耐受力较差,湿热65℃经15~20分钟或70℃经5分钟即被杀死,加热至℃立即死亡。

好发季节:夏秋季,7~9月常发,但全年可发生。

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属俗称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存活力较强,是肠道正常菌群,仅有少数菌株能直接引起肠道感染,这些菌株又称为致泻性大肠埃氏菌。

常见原因食品:牛奶、家禽、牛羊肉类制品。

好发季节:夏秋季。

02

副溶血性弧菌

原因食品:受污染的海产品或腌菜、凉拌菜等盐渍食品。

抵抗力:抵抗力较弱,56℃经5分钟或90℃经1分钟即可被杀死;对酸敏感,在1%食醋中5分钟即死亡,在自然界淡水中生存不超过2天,在海水中则能存活近50天。

好发季节:夏秋季与海产品上市旺季。

03

葡萄球菌属

原因食品:主要为肉制品、剩米饭、糯米糕、熏鱼、奶及奶制品、含奶冷食等。

污染来源: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空气、土壤及各类物品。

中*机制:活菌不中*,肠*素作用于迷走神经的内脏分枝,而致呕吐,作用于肠道使水分的分泌与吸收失去平衡而致腹泻。

04

肉*梭状芽胞杆菌

肉*梭状芽胞杆菌生长繁殖产生肉**素,是肉*中*的致病因素,具有强烈的神经*性,是目前已知的*性最强的急性*物。

污染来源:土壤、食品、饲料、人畜粪便。

食物未经彻底消*,并存放在缺氧环境中,残留芽胞能迅速繁殖并产生*素,引起食物中*,是细菌性食物中*中最严重的一种。

原因食品:火腿、香肠、罐头食品,以及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豆浆、面酱、臭豆腐等。

05

蜡样芽胞杆菌

原因食品:米饭、奶类、肉类、蔬菜、点心、调味品和凉菜等。

产*物质——肠*素。

呕吐型肠*素:耐热,我国多见,主要原因食品为米饭。

腹泻型肠*素:不耐热,欧美常见,主要原因食品为蛋白性食品及果汁。

06

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我国发现的一个新的食物中*菌。

原因食品:发酵玉米面、变质银耳。

中*物质:米酵菌酸,耐热,*素通过消化道黏膜吸收,经血液散布全身。米酵菌酸目前尚无特效解*药物!

黑龙江“酸汤子”中*事件9人全部死亡

图//酸汤子(碴条)

年10月5日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现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汤子。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介绍,制作酸汤子时,用水浸泡玉米面或玉米碎,任其自然发酵,产生酸味。这个过程非常危险,因为很容易被致病菌所污染。其中最危险致病菌之一就是椰*假单胞菌,它很喜欢在家常发酵的玉米面里活动,也比较喜欢室温泡木耳、泡银耳等环境,而且会产生米酵菌酸*素,其耐热性极强,进食后即可引起中*,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年至今,全国已发生此类中*14起,84人中*,37人死亡。酵米面中*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发霉变质的原料,虽然通过挑选新鲜无霉变原料,勤换水能够减少被致病菌污染的机会,但为保证生命安全,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摘自/腾讯新闻

是不是很可怕(?Д?)

所以,从畜禽、农作物的管理,到食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再到烹调、食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需要注意微生物污染的预防与控制。

1.植物性来源的食品

粮食及果蔬等,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植物病原菌的侵害,减少作物带染细菌和霉菌的机会;灌溉、施肥要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污水和粪便,以减少肠道致病菌及肠道病*的污染。

2.动物性来源的食品

畜禽肉类、蛋、乳和海产品等,要加强动物饲养的管理,保证饲养环境卫生状况良好。提倡清洁饲料,健康饲养、减少动物患病率,保证养殖水域符合卫生标准,提供卫生质量合格的肉、蛋、乳及海产品。

3.成品食品

各种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都要符合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要求,减少微生物污染的机会。

4.食品的保藏

合理采用食品保藏技术,如低温保藏、高温杀菌保藏、干燥、腌渍、提高酸度、烟熏和添加化学防腐剂、辐照等措施,既可改善食品风味,又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可供食用的期限。

5.食品的烹调

注意烹调过程中的交叉污染,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如刀和菜板等要分开用。

6.食品从业人员卫生

食品监督要做好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体验,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不能上岗。

7.食品食用方法

应改变饮食习惯,不要食用生或半生的肉类及海产品,动物性食品要煮熟煮透。

END

漫画/保卫细胞

排版/保卫细胞

图源/百度图片

文案内容来自卫生微生物学第十二章食品微生物PPT。

保卫细胞说立个flag,过15个赞或者10个在看,她立马就做一个真菌性食物中*的常见真菌,不骗你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