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其间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随后出现身体不适。
酸汤子
目前已有8人经救治无效死亡,1人仍在抢救。
据调查,一家9人食用的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
元凶不是网上热传的*曲霉素!此前,经医院化验检测发现,食物中*曲霉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曲霉素中*。但在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确定,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初步定性为由椰*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事件。那么,什么是*曲霉素什么是米酵菌酸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检测发现这些有*物质呢?01
*曲霉素:
霉变的谷物中最常见
恶心呕吐是中*主要表现
*曲霉*素是一种*性极强的剧*物质,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划定为1类致癌物。*曲霉菌的*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据浙大二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吴应盛介绍,一旦发生*曲霉素中*,人体首先会出现胃肠道的不适,以恶心呕吐为主要表征。所以,当摄入量大时,可能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或导致肝癌。*曲霉素多存在于哪些食物?
当粮食未晒干或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素,所以,*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被*曲霉菌寄生过的粮食、油及其制品中。在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中最为常见。
如何发现食物中存在*曲霉素?
由于*曲霉素多存在于发霉的谷物中,所以当谷物上出现*色霉菌斑,有变质迹象时,一定要注意及时丢弃,不可再次食用!
对于花生油玉米油等油类,一旦发现油质变得浑浊,也不能继续使用。
02
米酵菌酸:
发酵食物中最常见
中*后30分钟就可能发病
以往的食物中*新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曲霉素的身影,可能大家对米酵菌酸比较陌生,但在喜食发酵食物的南方地区,曾多次发生过米酵菌酸中*事件:·年10月25日,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半江镇一家庭因食用变质河粉致米酵菌酸中*,病情危重;同期,东莞市也发生3起类似事件,造成1人死亡,3人重症。·年7月28日,11位顾客在广东省某肠粉店食用河粉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症状,初步判断为米酵菌酸中*。米酵菌酸引发的急性中*,一般潜伏期很短,中*后30分钟就可能发病,也可能晚至12小时后,极少数情况在1到2天后才发作。一般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严重的会出现*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惊厥抽搐等,最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需要注意的是,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用℃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性。米酵菌酸从哪里来?
米酵菌酸是一种由椰*假单细胞产生的*素。椰*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这种细菌本身很怕热,正常的烹饪就足以杀灭。但被这种细菌污染过的食物,如果放置时间较长就产生了*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多存在于哪些食物?
在中国,发酵玉米面制品、河粉、肠粉、米线等湿米粉,以及银耳木耳等食物受椰*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的风险比较大。
这些食品的制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
一旦发现粉红、绿、*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
针对木耳银耳等食物,首先要检查是否经历过受潮变质或者其他污染。其次,在泡发的时候,可以用较高温度的水泡发,或者使用冷水在冰箱中泡发。另外,木耳银耳泡开即可,不要泡太长的时间,中间可以换一两次水,这些都是积极有效的规避风险措施。
由于米酵菌酸多存在于发酵食物中,例如酸汤子,这类食品本身就有一股特别的酸味,会掩盖霉变的味道,很难分辨到底就是这个味还是坏了。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尽量少吃此类自制酵米面类食物,是控制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同时,在选购米粉、米线时要认真查看,选择外观无霉变、外形完整、组织结构均匀、色泽均匀一致的产品,一旦试吃发现有酸败味、霉变味或其他异味,就应该立马放弃。一旦出现了中*症状,首先就是不要再吃了,立刻催吐,再去洗胃、导泻等等,尽快地排出有*的食物,包括吃了同样食物的人,不管有没有医院检查。03
出事的食物在冰箱里冷冻了一年
冰箱要不要“背锅”?
据有关媒体报道,制作酸汤子的食材在冰箱冷冻了一年,有人问,是不是因为制作酸汤子的食材冷冻太久导致的?据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顾中一介绍,一般来说冷冻过程风险都比较可控,希望大家不要对冷冻食物产生抗拒心理。当然,在处理冷冻食物时,有几点需要注意:01
选购冷冻食品的要点
1.要到正规的超市、卖场,选购有资质企业生产的产品;2.要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QS标志;3.产品包装要密封完整;4.产品表面有光泽,无大量冰霜晶体残留;5.触摸产品表面,手感坚硬,未出现软化现象;6.肉禽产品没有大量血水、冰块残留。02
冷冻食品保质期
注意,取用食物时应尽量快速,一次取完,减少冰箱开门的时间和次数。注意解冻后食品最好不要再次冷冻。04
生活中有哪些食物需要多注意?
上下滑动查看哦~上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