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韩国幼儿园人大规模食物中毒,严重者
TUhjnbcbe - 2020/12/17 12:45:00
这几日韩国大规模食物中*事件大家听说了吗?京畿道安山市的一家幼儿园出现了食物中*。截至昨天,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食物中*症状的孩子、家长、老师共人。这些孩子基本都是5-6岁左右,其中有15人病情恶化,已经出现了疑似溶血性尿*综合症,也就是所谓的“汉堡病”症状,有4名孩子肾功能衰竭,现在在接受透析。央视网报道:按照韩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集体供餐单位必须将每次一人份的餐食样品,在零下18℃的环境下保管个小时,这家幼儿园在孩子首次出现食物中*症状当天,有7种食物没有按规定保存样品。好吧,又是一起食物安全事件。很多人不知道啥是汉堡病,C爸来科普一下。所谓的“汉堡病”并不是因为多吃了汉堡包而得的病,“汉堡病”是e.coli(大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致病原因是食用了被污染的或没熟透的食物。因为年美国儿童食用一家连锁快餐店汉堡中未熟的牛肉饼集体食物中*而得名。这些肉类也许在屠宰场被感染,但也有可能在包装、运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携带这个病菌,然后让食物上也带有了大肠杆菌。虽然叫做汉堡病,但它不仅限于肉类。水果、蔬菜等也都会交叉感染到大肠杆菌然后引起食物中*。虽然C爸每到这个季节都会跟大家聊食物中*,但很多人还是不以为意,觉得食物中*没那么严重,最多拉稀跑肚或者吐上几回,就过去了。但有些事后,情况比你想象中严重得多。就像这次的事件,如果这次严重的几个孩子肾衰竭是永久性的,那这些孩子就太可怜了,后半辈子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要么换肾,但一个肾也就能用10年,想要维持生命就要不断换肾。他们才几岁啊,一辈子还有那么长啊。社会问题咱们没有办法解决,只能静等韩国卫生部门相关人士找到病源,针对性治疗。但咱们可以做的是吸取经验,预防预防再预防!比现在还要“更惜命”!在这个本来就敏感的疫情期间,有人说:“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活着。”我觉得没差,有什么比自己生命更宝贵的呢?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家是食物中*最高发的地方。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对全国食物中*事件情况的通报,结果显示: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事件报告起数及死亡人数最多,病死率最高,为7.9%。听起来就战战兢兢,瑟瑟发抖。尤其夏天是食物中*的高发季,其中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细菌污染导致的食物中*,夏季炎热,细菌在温度较高时繁殖速度加快,情况就会严峻。那么,在家里我们怎么预防食物中*呢?最近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弹,进入防控关键期。再加上这次的“汉堡病”,我们在购买和处理食物上一定要注意。

1、肉类

洗前几天国家卫健委发布#低风险夏季防控指南#,其中增加了:食品消费者在处理肉、禽、水产品等之后,要使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消息出来后,很多人因此感到困惑:啥?不应该是要给肉洗一洗吗?这样更干净!是的,洗可以,但注意重点——不建议水龙头直接冲洗?莫急,C爸这就解释。直接在水龙头上清洗生肉的话,生肉上面可能携带的细菌、病*,会很容易随着汁水溅到其他表面上(厨房水台、碗筷、砧板、洗碗布、墙上、身上等),可能会增加交叉感染。看到了吧,虽然你感觉自己生熟没有混在一起,但生肉上的血水已经溅到旁边的水果和切片面包上了。这些即食食物就被细菌污染了。其实,如果你是在大型的商超买回来的肉,是可以放心的,基本都是经过工厂统一正规屠宰加工处理的。基本就不用再清洗了,直接煮熟就可以,即使有致病菌,经过高温加热也就杀死了。如果不放心,要洗的话,清洗肉类最好的办法是:放在洗肉的专用小碗中浸泡、清洗或是移开周围器皿,戴上手套,细水小心清洗,并将用过的器皿工具、溅出的脏水清理干净。PS:如果你洗完肉还要接触其他的食品,一定要先用肥皂水洗手。别原本因为心安洗了个肉,反而更容易感染病菌,就有点得不偿失了。还有一个小妙招:如果懒得洗的话,在切肉前可以把生肉先焯下水,要冷水下锅哦~吃另外,吃、买也是一门学问。不买活禽自己杀或者让菜市场帮忙现场宰杀,这个记性可得长。很多人觉得现杀的放心、新鲜,事实上在宰杀的过程中,就有很高的风险被病菌、细菌感染。还不如从正规商超买的包装好的冷鲜肉或者市场里已经宰杀好的肉放心,这些都是检疫合格的。买回来的肉除了考虑清洗问题外,切肉的时候也要注意。切菜的砧板要生熟分开,切完生肉的板子,可千万千万别直接切水果等即食食物,用完之后及时清洗并风干。烹饪时,一定要确保食物熟透再食用。高温可以杀死绝大多数的细菌、寄生虫和病*。夏季人们大爱的烧烤,有时为了保证口感,有些肉类往往烤制的时间较短,外面的已经焦熟,里面的肉可能还没有全熟。我们在吃烧烤时一定要注意里面的肉有没有全熟。如果肉有血丝或发红则证明没有烤熟,千万不要吃哦。另外,如果带娃吃西餐,牛排最好也要全熟。不要觉得这些小细节麻烦,就“偷工减料”!少一步,就多一份隐患!多一分危险!

2、蔬菜水果

除了肉类,蔬果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安全。久泡的木耳木耳可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食物,也是夏季凉菜中的必备良品。但在泡发过程中千万不要泡太久。泡久的木耳很容易成为细菌的温床,容易引起食物中*。建议:每次泡不要超过两个小时,一旦发现木耳表面变得黏糊或者有异味,则千万不要吃了哦。当然同类需要泡发的食物如银耳、腐竹等也需要注意哦。绿色或发芽的土豆未成熟、绿色或发芽的土豆,里面的龙葵甙含量上升,它是一种生物碱,对于人类说,有溶血和刺激黏膜的作用。含量是普通土豆的5-40倍,超过安全范围,食用后容易食物中*。这种物质会引起咽部瘙痒或烧灼感、胃肠炎、头晕、耳鸣、瞳孔散大,重者还可能出现溶血性*疸。建议:不要绿色或发芽的土豆;买回来的土豆需低温储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生芽;土豆刚刚发芽、还是嫩芽时,如果不想扔掉,可以将芽和芽眼挖掉一块,再将皮削掉,用水浸泡半小时后再食用,红烧、炖着吃。但如果发生霉变或者长了很多芽,赶紧毫不犹豫地扔掉。所以,买菜我们可以遵循“少、多”原则,少量购买,够一两顿就好,多次购买,这样能够保证蔬菜的新鲜。未熟透的豆角豆角里面含有皂角和植物凝集素,如果没有充分做熟,这些物质就会导致你中*。中*轻则呕吐、浑身发冷、头晕、恶心等,重则会有生命危险。建议:购买时,选择新鲜的,老的就不要了,换个菜也比这个强;烹调时,选择足够时间长的高温加工,避免采用凉拌(温度低)、爆炒(时间短)尽量煮熟、熟透,那些为了追求嚼劲儿喜欢吃半熟的人一定要注意。新鲜的*花菜鲜*花菜里含有秋水仙碱,本身是无*的,但是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氧化二球水仙碱就有*了。成年人吃鲜*花菜大概5-克,就可能引起中*,中*后,轻则喉咙干、口渴、呕吐、腹泻、腹痛等,重则肌肉疼痛无力、手指脚趾发麻、昏迷等。建议:少量吃,一次吃不要超过50克;吃之前利用秋水仙碱易溶于水的特性,用水或10%的盐水浸泡2小时以上,或用沸水烫过并除去水;必须彻底做熟之后再食用。生豆芽我们都知道大部分豆芽是在15-32℃的湿润环境中生长,但别忘了,这也是很多细菌最适合的繁殖温度,其中就包括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哪怕是在卫生的条件下种植,也不能避免其受细菌污染。

建议:

因此,不要给宝宝吃生豆芽,可以炒熟或用开水焯熟再食用。

发霉的玉米、麦类和花生现在玉米也算是应季蔬菜了,宝宝们又贼爱吃,但是也要注意哦。发霉的玉米还有麦类、花生,很容易使镰刀菌和*曲霉菌发霉变质,产生致呕*素和*曲霉*。建议:一旦发现有发霉的这些食物,必须必须丢丢丢!

3、剩饭剩菜

这个咱们就老生长谈了吧。虽然我大中华主张节约,但绝不是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节约,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实在吃不完怕浪费,密封好再放冰箱。吃的时候也要微波炉或者烹饪加热,保证食物里面都很烫了才行哦。一般来讲至少要保证食物内部温度加热至74度以上才算是安全温度。所以,平时随便在微波炉走一圈,或者锅里转一圈的加热程度远远不够哦!很多常见的食物或烹饪方式,对原本身体健康的大人来说,可能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小宝宝来讲并不安全,这也是为什么孩子更容易食物中*的原因。也别觉得浪费,跟拉肚子、住院的花费比起来,浪费的这等星星点点还算啥。多一份小心,就能保娃多一份平安!推荐阅读

(直接点击蓝字,即可查看)

张文宏称:孩子早餐不许吃粥,终于有人肯说大实话了!钟南山团队的新发现,提醒我们每天做对这件事刻不容缓!冰淇淋会不会伤脾胃?宝宝到底可不可以吃?不吹不黑,这就是你想要的说法!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儿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养育、疾病、心理知识。原创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国幼儿园人大规模食物中毒,严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