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按:得益于霸气侧漏的杨永信和著名的《飞越疯人院》,公众一般对于电击疗法(ECT)的第一画面应该只是口吐白沫,浑身痉挛,嘴歪眼斜,以及之后面瘫痴呆状的神态。但是基于电击疗法的历史追溯与研究,本文提出了与普遍认知相悖的一个观点——电击疗法是治疗精神疾病强有力的方式,仅仅是因为被污名化(被误用或滥用)而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假设文章所言不虚,而你恰好又是需要每天用药物维持精神状态的患者,你是否愿意选择电击疗法呢?
电击疗法被污名化的历史,也体现在治疗同性恋的往事中。图为电影《天鹅绒金矿》(VlvtGoldmin,)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当年匈牙利精神病学家美杜那用药剂卡地李唑成功治疗了多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但这种药剂在诱发痉挛的过程中会让患者感受到恐惧,所以电击疗法很快就取代了药物治疗,同时,电击疗法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副作用:逆行性遗忘。也就是说,患者接受电击疗法后会记不住治疗过程和难受的感觉。这也使得发明了“切莱蒂-比尼电击机”的乌戈·切莱蒂(-)和他的学生卢乔·比尼(-),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
文/AlxRily
译/凤梨、侯姝
校对/凤梨、侯姝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