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从外地来:“我开的药味太少,价格太低,坐诊的药店,门诊根本不给我介绍病人,我的病人都是病人一个一个传播过来的。他们都给哪些开药多,动辄一个处方30多味以上药的老医生们介绍病人,就包括***(是我们中医界一位老前辈,全国听过他课程的人很多)----”。
“他?也是这样?他可是闻名全国的老师啊!”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名字。
“他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了,现在开药都是大处方,几百块以上是下不来了”。
闻听此言,颇为震惊。震惊的是教我们开处方要精炼的老师,现在却也是大处方了。此前,更闻及几位名闻全国的老师,也是如此。以前的精炼处方,现在都已经很难找到了。
只有大处方才能治病吗?绝对不是!哪为什么动辄就是大处方呢?
想来也是必然。即使是这些名震全国的老师,挂号费也只有10块。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很满足人民群众既要看好病,又要少花钱的良好愿望。但是,在全国人民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北京房价5万,成都2万的时候,让这些耗费毕生心血的老师只是奉献,现实吗?
问题是,我们的身体需要不需要太多的药物?是药三分*,谁都知道,在国外,抗生素管理比枪支都严格,可为什么在我们国家,激素、抗生素滥用?
在我们支付过低诊费的同时,我们几乎都经历过:医院住院,每次都是一大堆的检查,都有必要吗?
现实就是现实,不是理想。医生也是人,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不给予医生合理的待遇,整个社会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量的检查,大处方。即使强制性的降低药品比例,可医院要生存,还想发展,他要盈利,办法总会有的。过度治疗应运而生。一些价格低廉,效果很好的药品已经几乎买不到了,没利润药店也不进,药厂也没法生产了。反倒让这些经常开这些便宜药的医生尴尬,他们没处去坐诊了,药店门诊不要他们,因为他们不赚钱啊!谁开的药多,药贵,谁越受欢迎。只要谁能替他们赚钱,就告诉更多的病人,这个大夫看的好!这实在是人性的悲哀。
给予医生合理的诊费,让医生以病人为至亲之想,不给患者开任何不必要的药品,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医院已经这样做。他们的医生不会给患者开任何不必要的药品。充分避免过度用药的副作用,这才是最为尊重人性的态度。
医生本身就是应当全面深入研究技术,救死扶伤,以利患者健康,根本不用开任何不必要的大处方,不用拿任何药品提成,体面而尊严的活着,哪样不但对患者健康有益,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医生的工作只有一个,就是想办法用最合理最简洁的方式方法把病看好,根本不用考虑其他因素。理想中的医生工作,应当是一支笔,一张纸,一本书。忙时看病,闲时看书,医院工作,也更不需要一定要依托任何药店门诊坐诊。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好处方,患者拿着处方到任何药店取药,不受任何吵闹困扰和拖累。患者也很方便,而且不用吃任何不必要的药物,对身体很好。这才是本应有的状态。
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