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友们,莆田发布的2人疑似食用织纹螺出现中*症状的
小编要在这里说,涵江区2人疑似食用织纹螺出现中*症状。疑似中*是有出现类似症状,最终还要经过相关的检测检验,确定是否为食用织纹螺中*。总之大家买螺时要小心了~
正值螺类争相上市的时期
不过千万要小心
有些螺可不是想吃就能吃!
碰到这种螺千万不要尝试!
(以下是织纹螺本螺了)
??
特!别!提!醒!
织纹螺因味道鲜美俘获不少“粉丝”的心,目前,秀屿正进入织纹螺的旺汛期,也是食用织纹螺中*的高发季节。近日,市食药监局发布织纹螺管理通知,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市民应提高警惕切勿食用织纹螺。
近日,莆田出现疑似食用织纹螺中*案例:
●涵江区2人疑似食用织纹螺出现头晕、口唇麻木等症状
上午,记者也前往莆田市食药监局了解相关情况。
莆田市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科的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近日涵江区2人疑似食用织纹螺出现中*症状,5月21日,该局已下发关于加强织纹螺监督管理工作通知,要求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分局、仙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对辖区水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
什么是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麦螺、甲锥螺、白螺,是一种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质海底的螺类,我省沿海均有分布。织纹螺体内常含有神经性*素,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症状。
曾有相关部门检测,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织纹螺体内一种叫做“石房哈*素”的*性大增。该*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很可能就致人死亡。
从外形上看,织纹螺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色螺带,肉体为淡*色。炒熟的织纹螺颜色层次分明,外形小巧。
往年也有不少织纹螺中*案例:
●年5月,莆田一2岁男童吃织纹螺后中*或成植物人
●年5月7日,莆田荔城区长丰村,9人食用织纹螺中*,其中5人住院。
●年7月14日,霞浦县溪南镇,渔民陈某食用织纹螺后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年5月21日,罗源县4人因食用织纹螺发生食物中*,其中1人死亡。
●年6月1日,仙游县发生两起食用织纹螺中*事件,有3医院接受治疗。
●年4月至5月,宁德、莆田等地发生多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事件,其中死亡2人。
织纹螺中*有没有解药?
织纹螺通过食物链富集产生神经性*素,阻断细胞的钠离子通道而达到切断神经传输,使人体出现肌肉运动障碍等病征。
这是神经*性,至今没有特效药。医院对病人多数是采取催吐、排泄、洗胃等办法,加快新陈代谢,尽量少地让人体吸收。好在总有人中招,但没发生过死亡的病例。
早在年,卫生部就发公告称: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事件。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引起织纹螺中*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药物。
公告明确了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过风险警示:食用织纹螺中*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至3小时。该*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药物。
织纹螺如何识别:
不过也别太担心了~
据了解,
我市针对织纹螺等贝类产品处于常年性监管状态,
莆田市食药监局联合市海洋与渔业厅
从源头上遏止织纹螺流入市场。
今年以来,市食药监局针对织纹螺等贝类检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农贸市场35家次、水产批发市场25家次、商场超市家次、餐饮服务单位家次。此外,该局还通过媒体报道、网站宣传、发送宣传单、在市场挂警示横幅等措施,时刻警示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勿采购、销售、食用织纹螺。
“近年来,经过大力度的监管、宣传报道,我市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对于织纹螺的防范意识有了显著提高。除了个别抱有侥幸心理进行销售地商家以及私自捕捞自食的市民外,市场基本上未发现有织纹螺流通迹象。”市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科工作人员周文鑫说,对于少数抱有侥幸心理进行销售织纹螺地商家,该局将以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对于私自捕捞自食的市民,希望市民提高警惕,误食织纹螺。
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提醒,织纹螺含有河豚*素,河豚*素是一种剧*物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药物。
公众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症状的,医院就诊;
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应当拨打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来源:莆田新闻刘成腾)
整理:秀屿那些事
来源:网络
声明: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座城.那些事
听,城市声音;看,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