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致病菌来袭,48人感染它是引发食物中毒
TUhjnbcbe - 2020/11/22 12:01:00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http://m.39.net/pf/a_4706293.html

在生活中,各种各样侵袭我们人体健康甚至是生命的病菌真的无处不在!

48人感染!

某地幼儿园曾集体爆发感染事件

11月13日,某省卫生健康委公布10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10月1日零时至10月31日24时,该省21个地市除新冠肺炎疫情外,报告1起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48人因沙门氏菌食物中*,无死亡病例。

早在9月初,某地一幼儿园就曾爆发沙门氏菌感染食物导致幼儿患病事件:

9月2日,幼儿园多个班级陆续有幼儿和教师出现发热等症状,截至9月5日中午12时,共计报告30名幼儿、4名教师出现症状。后经当地疾控中心证实,发现该幼儿园留样的外购蛋糕中沙门氏菌呈阳性,且初步认定4名幼儿患病是由沙门氏菌所引起。

不仅国内,国外一些国家日前也曾爆发过沙门氏菌感染:

据美国CDC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8月11日,沙门氏菌感染已蔓延43个州,累计有个沙门氏菌病例,包括85个住院患者。而加拿大公共卫生局截至当地时间8月7日共报告了例病例,其中29人住院。

病菌虽小,但危害不小!

看到这些新闻和数据,安全君真心感到后怕。我们要知道,沙门氏菌是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致病菌,存在于肉、蛋、蔬菜、水果等各种食物中,稍不留神,我们就可能“中枪”。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牢记清楚这个隐藏在微观世界里的“敌人,并且学习如何预防应对。

什么是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感染症为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主要由食用遭受污染的食物导致,是许多国家食物中*的重要病源。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常列榜首,我国内陆地区也以沙门氏菌为首位。(来源:科普中国)

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肉的污染

肉及其制品的沙门氏菌检出率美国为20%-25%、英国为9.9%、日本检查进口家禽的污染率为10.3%,国内肉类沙门氏菌检出率在1.1%-39.5%。

蛋的污染

中国蛋及制品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9%-43.7%,由于吃蛋引起鼠伤寒病的病例报告逐渐有增加的趋势。

环境污染

食品在加工、运输、出售过程中往往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在粪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5个月至2年之久。

传播问题

恢复期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菌者也是常见的传染源。

感染沙门氏菌后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沙门氏菌后,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症状以胃肠炎多见,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多数病人的胃肠炎症状会在2-3天后消失。

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发展得比较严重,如小孩、孕妇、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沙门氏菌病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或致死。

如何防范沙门氏菌?

我们应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减少沙门氏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隐患: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生肉或未经彻底煮熟的肉,不生吃鸡蛋,不喝生奶。

3、厨房的砧板要生熟分开。尤其是加工生鲜海产品和生肉类食品后,务必将砧板洗净晾干,以免污染其它食物。

4、生的禽肉、牛肉、猪肉均应视为可能受污染的食物,情况允许时,新鲜肉应该放在干净的塑料袋内,以免渗出血水污染别的食物。

5、对于市场销售的各种即食食品,应尽量购买正规品牌、包装完好的产品,并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用前注意是否有变质情况。

6、剩菜、剩饭要低温冷藏,最好不要超过2个小时,进食前要彻底加热。

安全君提醒:

俗话说“病从口入”,有时候稍不留神,脆弱的人体就很有可能被一些微小的病菌侵袭。

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做到吃得干净、吃得健康。

▍素材/图片来源:环球网、科普中国、烟台疾控等,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编辑:仔仔

▍邮箱:lijing

cse.edu.cn

“在看”点一下,

防范生活中的那些致病菌!

??????

安全专题●●

点击下方蓝字↓↓↓看更多内容

|高发时段安全游泳溺水误区智慧救援

|危险水域水上交通六不一要溺水自救

|汛期防溺乘船安全错误救援离岸流

|暴雨洪水防溺四知溺水征兆游泳抽筋

|居家消防致命浓烟油锅起火厨房火灾

|消防设施电动车火灾充电宝自燃山火

|火场逃生爆炸逃生公交火灾煤气爆炸

|高楼逃生粉尘爆炸燃气泄漏汽车火灾

|车辆盲区雨天行车雪天行车隧道行车

|荷氏开门拒绝超载酒驾醉驾被酒驾

|爆胎逃生疲劳驾驶被困车内大巴逃生

|斜坡停车系安全带骑车安全儿童锁

|台风预警防台抗台防尘卷风躲龙卷风

|暴雨预警暴雨出行山体滑坡泥石流

|防汛抗洪山洪逃生海啸逃生强对流

|雾霾来袭地震逃生避雷防雷沙尘暴

|高考防骗诈骗手段“亲属卡”诈骗

|疫情诈骗“兼职”诈骗“美人”陷阱

|电信诈骗“车库”诈骗反套路套路贷

|常见套路“红包”陷阱网络诈骗

|开学诈骗“指纹”骗局“朋友圈”陷阱

▍素材/图片来源:环球网、科普中国、烟台疾控等,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编辑:仔仔

▍邮箱:lijing

cse.edu.cn

“在看”点一下,

防范生活中的那些致病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病菌来袭,48人感染它是引发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