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其中的中*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物中*。
国内定义:我国国家标准GB-94《食物中*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将食物中*定义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我认为:凡是健康人吃了“有*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中*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叫做“食物中*”。
食物中*的特征
1、潜伏期短(1-48小时),发病突然;病人有类似的临床表现,病情1-7天;
2、发病者必定食用了某种有*的食物,未吃者不发病;
3、所有中*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头晕头痛等;4、一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食物中*的类别
食物中*分为四类:
1、细菌性食物中*;
细菌性食物中*:指因摄入细菌性中*食品(被致病菌或其*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是食物中*中最常见的一类。容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的主要食品为动物性食品、如鱼、肉、奶、蛋及其制品(罐头、熏烤制品),也有些植物性食品易引起中*,如剩饭、凉粉、豆制品、面食类发酵食品等。
2、化学性食物中*;
化学性食物中*,发病季节和地区均不明显,发病率病死率一般都比较高,如有机磷农药中*、*鼠强中*、亚硝酸盐中*、砷中*等等。
3、动植物性食物中*;
有*植物食物中*,常见的有四季豆中*、苦杏仁中*、发芽的马铃薯中*等。动物性食物中*中常见有河豚鱼中*、鱼类组胺中*、麻痹性贝类中*等。
4、真菌性食物中*。
主要是指*蘑菇(也称*蕈)中*。霉变食物中*,如霉变的粮食、甘蔗等中*。
造成食物中*的原因
1、过早的烹调食物,煮熟的食物保存在室温条件下(25℃-40℃)超过2小时;
2、熟食或剩余食物重新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不够,未能杀死病菌;
3、使用了烹调前已被病原菌污染的熟食品;
4、冷冻肉及家禽在烹调前没有充分解冻;
5、冷藏前食物冷却太缓慢;
6、由于人员操作或存放不当等原因造成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误用了有*有害物质加工食品;
8、食品制作人员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差;
9、生吃水产品及其他可供被寄生虫、细菌、病*等污染的食品;
10、食物体积过大,烹调不彻底。
如何预防食物中*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外观,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标识等。不能购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特别是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寄生虫卵等,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等,其中的霉菌*素(*曲霉素、3—硝基丙酸等)会引起中*。
6、警惕误食有*有害物质引起的中*。装有消*剂、杀虫剂或老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
7、不到没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发生食物中*的处理
1、医院就医;
2、保留剩余食物及患者呕吐或排泄物,并迅速通知卫生单位。
3、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处理。
4、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余可疑食物以减缓有*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