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海关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妥善处置一起入境旅客群体性食物中*事件。
石家庄海关关员对食物中*的旅客进行医学排查
5月3日23时40分,来自泰国曼谷的MS的航班上有多名旅客突然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殊情况,石家庄海关关员快速做好个人防护,迅速赶往机舱,第一时间逐一排查全机旅客。
经确认有6名同一旅行团的旅客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有44名旅客和他们有过密切接触。海关关员依规将6名有症状旅客有序带入医学排查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采样、快筛检查,并对44名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和登记,对航空器和涉事环境进行消*。
经河北国际旅行保健中心检测,6份送检样品中检测出3例副溶血性弧菌,该菌广泛存在于海产品中,可造成严重的消化道传染病。专家综合分析判断,此次事件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事件。
副溶血弧菌
肠炎弧菌(学名:Vibrioparahaemolyticus),又称为副溶血弧菌,属于弧菌属,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肠炎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栖息地在海水中。如果食用了遭此菌污染的海鲜,会引发食物中*。
副溶血弧菌
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经烹饪不当的海产品或盐腌制品传播。常见的为海蜇、海鱼、海虾及各种贝类。因食物容器或砧板生熟不分污染本菌后,也可发生食物中*。该病常年均可发生,潜伏期5-72小时,平均24小时,可从自限性腹泻至中度霍乱样病症,有腹泻、腹痛、呕吐和低热等症状。
由肠炎弧菌导致的食物中*,症状轻微者可以自行痊愈,无须用药。症状严重者需给予电解质及水分,以防脱水。也可以给予抗生素,例如: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卡那霉素(kanamycin)、四环素(tetracycline)或头孢菌素(cephalothin)。
副溶血弧菌不耐热,90℃1分钟即被杀死,且不耐酸,1%醋酸或50%食醋中1分钟死亡,因此预防主要从改变饮食习惯方面着手。
(维基)
5月4日凌晨4时52分,在多部门协同配合和现场海关人员的努力下,患者得到妥善安排,事件得到妥善处置。
目前,患者均已病愈出院,密切接触者和患者家人均未出现不适症状,未造成二次传播。
来源:海关总署网站、维基
编辑、发布:代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