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家四口相继食物中毒,孕妈尤其要注意这4
TUhjnbcbe - 2020/11/17 16:05:00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89.html

怀孕后,你是喜欢在家里吃饭or出去吃?

很多妈妈认为:

当然要自己做了,毕竟外面吃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

根本无法保证食物的安全性!

但是自己做饭,就一定安全吗?

不!比如前段时间时间,就刚发生了一家四口食物中*的新闻。

有一些食物,它上一秒看起来还是天使,下一秒可能就变成恶魔了,对,没错,它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致癌物质。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忽视的致癌物质吧。

*曲霉素

(高温都杀不死的致癌物,摄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

有这样一种致癌物,就在我们身边,却极其可能被忽视。

不仅高温杀不死,并且还经常藏在食物内。

没错,它就是——*曲霉素!

作为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

*曲霉素常常藏在这些地方:

煮沸、紫外线都无法将它杀死,因为在度的情况下才能置它于死地。

*曲霉素这么*,怎么办才能远离它?

1.勤洗手:除了食物,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污染有*曲霉*素,勤洗手是远离*素最基本的做法。

2.发霉的东西不要吃:发霉的食物虽然不一定是*曲霉素,但是并不排除发霉的食物不含*曲霉素。

别忘了,只要1毫克*曲霉素就会中*或可能致癌,所以还是要谨慎,坏掉的东西该丢掉就要丢掉。

3.远离潮湿,不要囤积食物:*曲霉素喜潮湿!

这代表着一旦有食物在潮湿的环境中呆太久,就有可能会出现*曲霉素。

这时,屯东西就不是一个适合之举了,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霉变。

而且,吃新鲜的蔬菜它不香吗?

4.吃坚果尽量不要用嘴破壳:坚果和玉米等如果长时间囤积,很有可能产生*曲霉素。

所以在吃这类东西的时候最好不要触碰外壳,里面坏掉的也不要吃,尽量减少*曲霉的污染。

5.使用的筷子及砧板要经常清洗并干燥:我们经常使用的竹筷子和砧板,也有可能被*曲霉所污染,导致*曲霉素的出现。

所以要经常清洗并放置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干燥,避免滋生*曲霉素。

另外,如果想杀菌,因为*曲霉并不耐碱,可以用碱性洗洁剂(比如小苏打)清洗并撒上食盐进行杀菌。

经常更换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筷子可以三个月换一次,砧板的话,平时可以多清洗,划痕严重的时候要及时更换,因为很容易藏污纳垢。

亚硝盐酸

(排列整齐的咸鱼,真的无福消受)

活着不努力,和咸鱼还有什么分别?

咸鱼听到这个话会不会生气我不知道,但是亚硝酸盐可能会不服气。

身为2A类致癌物,亚硝酸盐并不值得忽视。

毕竟,亚硝酸盐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3克导致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咸鱼、腌菜、泡菜等都是含亚硝酸盐的常见选手。

虽然亚硝酸死亡的例子并不多见,但是中*的情况还是很常见!

那是不是就不能吃含亚硝酸盐的食物了?

当然不是,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

只有过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在胃酸作用下,会与胃内的生物胺结合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才是确切的致癌物。

如何远离过量亚硝酸盐?

1.少吃加工红肉:加工肉类在添加剂上不排除会有亚硝酸盐的可能,如果你餐餐吃、顿顿吃,那对身体就很不好说了。

像我们平时吃的培根、火腿、香肠、热狗这类食物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组致癌物。

而且据研究,红肉及其加工制品的摄入被认为是诱发世界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每天增加g食肉量,结肠癌发病率提高12%-17%。

虽然这样说,但是任何抛开食量的建议都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面对红肉的这类美味,大家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偶尔吃一些也没有太大关系,但是还是要以健康的食物为主。

2.腌制食物最好超过十五天再吃:

如果自制腌菜(泡菜、萝卜等),一定要注意腌制的时间。

一般来说,泡菜在3~5天后出现一个峰值,亚硝酸盐含量比较高,但是15天之后就会降下去了。

最好的时间是避开这个时间节点——20天后再食用。

另外,吃腌菜前可以用水冲洗一下。

因为亚硝酸盐溶于水,用水冲洗可以除去一部分亚硝酸盐。

3.少吃生的凉拌菜:凉菜如果在室温下长久放置,本来就没有加热杀菌,也很容易产生较高含量的亚硝酸盐。

所以要少吃凉拌菜,尤其是放置时间很久的凉拌菜。

4.少吃剩菜剩饭:客观来说,剩菜剩饭的亚硝酸盐没有超标。

研究显示,如果把一盘新做好的菜不经过翻动就放冰箱里,亚硝酸盐的含量在第二天只是从3mg/kg升高到7mg/kg而已,这远低于国家制定的标准(30~70mg/kg)。

但是剩菜剩饭的话,会有营养的流失,当然没有吃新鲜的好啦。

多环芳烃

(烧烤、熏制食物要慎吃)

说到这类食物,我(们)可能有点心痛。

毕竟一天三顿小烧烤(小声bb)也是我们曾经的梦想。

但是很不幸,烧烤和熏制食品含的主要*素和致癌物是多环芳烃(PAHs)。

迄今已发现有多种PAHs,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如苯并α芘,苯并α蒽等。

国际抗癌研究组织发表的材料中表面,熏肉中,3,4-苯并[α]芘的含量可高达μg/kg。熏火腿和熏肉肠的苯并[α]芘含量可超过15μg/kg。

熏鱼的苯并[α]芘含量更高,一盒油浸熏鱼的苯并[α]芘含量相当于60包香烟,是的,香烟内也含有此类致癌物质。

苯并[α]芘在人体中有累积效应,而且也有极强的致癌性。

但是是不是就不能吃烧烤了呢?

当然不是了,毕竟一切抛开剂量来说致癌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加工肉制品列为1类致癌物,每天增加25g的加工肉制品,罹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49%。

所以对于吃货大大们,还是建议能少吃尽量少吃,就不要当做日常来吃了。

幽门螺杆菌(餐具混用要慎重,胃病就是这样养成的)

要问在中国,哪种细菌混的最成功,一定非幽门螺杆菌莫属,没有之一。

14亿中国人,8亿中国人胃里都常驻幽门螺杆菌(Hp)。

这个数据,我就问你可不可怕?

最可怕的还不是这点,是它的感染性,大家一起吃饭,你一口我一口,幽门螺杆菌共分享。

你别笑,这是真的。

一般人可能根本体会不到自己胃里有个“它”,一般70%左右感染Hp的是没有表现症状的,剩下少部分有胃肠相关疾病的表征。

幽门螺杆菌最可怕是它的传染性,因为它繁殖能力非常强,并且可以一直存活在胃部。如果大家习惯混餐进食,幽门螺杆菌也会互相传染。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就有幽门螺杆菌!

并且研究表明,带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患胃癌概率,是其他人的6倍。

这...怎么办?

不用担心,幽门螺旋杆菌好治的很!

●一旦有慢性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建议就医排查,可以通过C13或C14呼气试验进行检测。

如果积极的治疗,幽门螺杆菌可以在一周左右时间完全治愈。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追踪溯源,看看自己家里有没有幽门螺杆群感染的人,并且不要互相喂饭和餐具共享。

●如果混食,餐具一定要消*后再用,只要家里有一个人感染,很有可能就变成全家共享“幽门螺杆菌”了。

总结一下,就是有问题要去治疗,并且警惕餐具二次传染。

看到这里的你,有没有为自己的胡吃海塞心痛,一下下?

其实癌症是由一个长期的,复杂因素的综合造成的,当然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就轻易得癌。

但是即便如此,我也希望你能在这些小事情上面在注意一点,只要你成功避雷,相信一定能够换来最大的资本——健康。

对于很多女性来讲,不仅要照顾家庭,还有在外打拼,尤其处于特殊阶段的时候,一个人的问题,担惊受怕一整家。

所以更要注意自身健康,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育儿孕产攻略大礼包!

所有音频课程都是宝医院医生亲自录制,内容从疾病知识、到日常生活,到产后、育儿。

课程内容从孕期到育儿

详情扫描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家四口相继食物中毒,孕妈尤其要注意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