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食物中*
/10/24
许多大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家庭完全独自生活,对饮食的安全不够重视,导致食物中*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
我们大学生该如何注意饮食安全?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
尽量在学校就餐
据中国江西网消息,10月25日,南昌大学设计院部分员工在食用卡拉多公司制售的爆浆松松面包后出现疑似食品中*现象。
相比于其他小作坊,这家店已经算大的了,卫生条件一般不会比那些小作坊差,但仍然出现了食物中*事件,那些小作坊难道会很安全吗?
而学校食堂相比就安全得多。
根据《学校食物中*事故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对学校食品卫生负有监管责任的地方卫生行*部门、教育行*部门以及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管理责任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卫生职责等失职行为,造成学校发生食物中*事故的,应当追究行*责任。
一旦学校出现重大食物中*事件,不仅学校要做出赔偿,而且相关领导会受到责任追究,所以学校食堂食物的采购和处理都会尽可能的小心,学校食堂会有规划好的食材采购渠道,确保食材安全。
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
吃饭前要洗净手,如果是自带餐具的话一定要洗干净餐具。
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这样可以减小细菌类食物中*的风险。
学会“挑食”
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等标识。
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尽量选择熟悉的食品
不要光看着食品店中新产品的光鲜亮丽,有些新食品为了光鲜的外表,也许会添加食品添加剂,或者为了新奇的口味,添加一些食材。也许那些食品添加剂或者食材单独拿出来并没有问题,但和其他食材搭配也许就会引起食物中*。
除了要注意食品安全,我们也要了解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如果遇到食品中*,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当然,小编更希望大家能注重食品安全远离食品中*,没有机会用到这些法律手段。??????
END
图文编辑:叶鹄源
责任编辑:*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生物危害特点
1、微生物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物体,肉眼不能看到,但广泛存在;
2、部分微生物种类才会导致食物中*,为致病微生物;
3、腐败物很少是人致病;而一些致病微生物并不会引起食物感官变化;
4、污染了致病微生物的食品是导致食物中*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菌和病原菌
1、细菌是目前最受
应在低温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贮藏食物,以防肠*素形成;在气温高的春夏季,食物置冷藏或通风阴凉地方也不应超过6小时,并且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3)杀死金*色葡萄球菌
金*色葡萄球菌对热和干燥的抵抗力较一般无芽胞细菌强,加热80℃30分钟才被杀死。在干燥的脓汁、痰液中可存活2~3月。5%石炭酸中10~15分钟死亡。对碱性染料敏感,十万分之一的龙胆紫液即可抑制其生长。
抑制细菌生长的因素
1、营养
大多数细菌喜欢蛋白质或碳化水合物含量高的食品,如禽畜肉,水产,奶类,米饭,豆类等。
2、温度
A.冷冻,冷藏可使大多数细菌休眠,但不能杀死它们。
B.高温烧煮一定时间会杀死大部分细菌。
3、时间
A.细菌每10-20分钟就繁殖一代;
B.细菌致病要有一定数量;
C.控制好时间防止细菌繁殖。
4、湿度
水是细菌生长需要的基本物质之一,细菌由80﹪的水组成;潮湿的地方细菌容易存活。
5、酸度
PH值是衡量食品酸碱性的指标,取值范围是0-14;
细菌不能在PH≤4.6或PH≥9.0的食品中繁殖。
6、氧气
有些细菌需要氧气,有些不需要(厌氧菌);大部分食物中*致病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控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措施
1、加入酸性物质提高食品酸度
2、加糖,盐,酒精使食品的水分活性降低
3、使食品干燥降低水分活性
4、低温或高温存放食品(温度)
5、食品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时间和温度是影响食品细菌生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