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安然一夏青少年食物中毒很危险,预防措施不
TUhjnbcbe - 2020/11/7 21:39:00
入夏以来,气温增高,有害细菌容易繁殖扩散,在这种情况下,食物很容易变质,吃了易引发食物中*,因此,幼儿和青少年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等风险增大。人们在夏天喝水较多,胃酸浓度被冲稀,人体第一道天然屏障能力减弱,发生食物中*的可能性更高。那么,如何预防食物中*呢?要想预防食物中*,夏天要注意消灭苍蝇、蟑螂等病媒昆虫,防止其叮爬污染食物;还要经常进行食具消*,防止食具被细菌污染。01家中如何预防食物中*

1、饭菜要尽量“现做现吃”。

2、如果需要存放食物,应在高温处理后,置于接近或低于10℃的低温条件中用保鲜膜包好保存。

3、对于从冰箱中取出的“剩饭菜”,在食用前一定要加热彻底。

4、生吃瓜果蔬菜时,要洗净、消*。

5、烹调蔬菜前,最好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吃海鲜时,应把食物煮透,防止外熟内生。

6、吃冷饮要适度,否则会稀释胃液,导致胃内正常菌群紊乱,降低局部抵抗力,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条件。

02在外如何预防食物中*

1.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对食入不洁或有*食物严重危害性及可能性的认识。不在饮食卫生条件不好的餐馆、小吃店、摊点进食。

2.选购新鲜食品,食品加工过程中消除环境的污染(如砧板、刀具、碗筷乃至冰箱的清洁消*)。

3.不食变质腐烂食物(如剩米饭、霉烂红薯、变味菜肴等)。

4.正确加工、食用食物,发芽的土豆应挖掉芽。豆浆、扁豆要煮熟,动物的甲状腺也要切掉,鱼虾等水产品不应生吃。

5.有些蔬菜水果受农药、化肥污染严重,所以在食用前,应用消*水(食用型)浸泡一段时间后冲洗干净,食用水果最好去皮。

6.注意饮水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河水、沟塘水、井水、自来水);不喝过期变质饮料。?

食物中*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素污染,或食物含有*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性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01根据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胃肠型食物中*

胃肠型食物中*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

是由于进食被金*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素,此*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

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该菌引起的食物中*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的常见特点。

4.变形杆菌食物中*

是由于摄入大量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属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根据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有多个血清型。大量变形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肠*素,引致食物中*。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胃肠型及过敏型。

出现食物中*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食物中*后要立即催吐。一般来说,人体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如果不小心吃了有*食物,会自然地上吐下泻。但如果吐不出来,或中*过深,则需要用筷子或汤勺来催吐。

●在经历过上吐下泻之后,人体内的电解质会大量丧失,这时需要及时补充糖盐水,否则时间一长容易造成脱水,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另外,如果是为别人催吐,但在催吐之后,中*患者没有缓解迹象,甚至出现四肢冰凉、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等症状,医院进行救治。

如果孩子没有树立起预防食物中*的安全意识,家长就要采取适宜的教育对策,教给孩子预防食物中*的常识,养成安全吃食物的习惯。青少年从小就要懂得生命的宝贵,懂得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提高防御能力。我们要对自己大声说: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珍惜身体,健康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采编:熙 莹

审核:晴 天

监制:朱家琪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然一夏青少年食物中毒很危险,预防措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