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去外地出差,有一天晚上,我和另外两个同事说出去找一家好吃的馆子吃饭吧,用打车软件叫了一辆出租车前往,店铺小小的,坐落在临街的一楼,我们三个人坐在里面,趁着上菜的过程,有些无聊地望了出去,我说,“这个角度看上去,这座城市好像我家哦!”其他两人看了一眼,也很像他们的家乡。
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吧,看国内的城市,大都有相似的感觉:一样建筑风格的楼房、大同小异的商店招牌、随处可见都是四川火锅沙县小吃,大都看上去都是一样的。
但其实落到食物,却有着千差万别,于是,我们决定从食物的角度,去探索一个城市,第一站我们选择了福州。
福州是个盆地临江城市,可能天生的盆地地理属性,就意味着这座城的安逸和舒适。停留两日,偶尔听到的周围人的聊天,大抵不过是“今天宝龙广场开了一家特色餐厅”,“明天仓山万达的电影票打折了”,后天听说“鼓楼的小巷子里的东池便当和台湾古早味卤肉饭很好吃”,然后就是「一起去吧」。往不像大城市里忙忙碌碌、挥斥方遒的感觉。
说到海,福州城虽然不靠海,但是沿闽江而下,不远就是气势万千的闽江口,海港的气息扑面而来。长乐、福清、连江、罗源、平潭,这些地方个个都有着海洋之气,连带福州一起被海风吹拂。我跟朋友说,这次我们就用48小时,来吃一吃福州的海鲜吧,当地的朋友却说,我们福州人可是会花上一个周末的时间,跑去福清吃海鲜的呢,刚打捞上来的海鲜,那样才够新鲜。
你看,这样安安静静、平平稳稳、顺顺当当、悠悠哉哉的福州和福州人,是给我留下的印象,心里私下感概,明明福州是个大城市,却活出了小城市的闲淡来,也是蛮好的。
南方的吃食总是多的很难数清楚,光说福州,我想大概可以絮絮叨叨的数上几个小时,因为光我知道的就有上百种吃食,比如,早上一定要用虾酥配上鼎边糊饱餐一顿;再比如,捞化、线面、拌面、鱼面、鱼汤等等,足以让一个外地人花上好一些时间认真分辨出来;还有啊,海鲜中的贝类就分扇贝、海瓜子、蛏、鲍鱼、蚶、海蛎、青蛾、文蛤、花蛤、淡菜、带子等等等等,而且每一样的做法又不一样。
曾看过一篇文章,说福州是全国最会吃的城市,想必其他城市不会同意,但其实真正去到,光是海鲜,我就吃得开心,吃得满足了。
于是今天,我把我的福州48小时分享给大家,一共7家餐厅,这7家,都是地道福州当地朋友带我去的。
-DAY1-
10:00AM
轮工壹号煎包
/福州人的Brunch/
「轮工壹号煎包」位于福州的上下杭,对于福州人来讲,双杭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曾经这里酒楼林立,商会聚集,人来人往,繁华奢靡,而如今,一切都已归于寂静,想必多少有些唏嘘吧。
不过现在,历史悠久的老巷子却安静地蜿蜒在城市的喧嚣里,带着安静古旧的气质,也别有一番风味。对于我来讲,这些巷子里最让我欢喜的是可以寻找到福州的老味道:锅边、鱼丸、*米糕、煎包。
「轮工壹号煎包」就是有着这样记忆的店铺,原来被当地人称为“苍霞一霸”,后来搬迁后城市里陆陆续续出现很多山寨店,而搬迁于此的这家店,却是老福州人喜欢来吃的地方。
煎包师傅熟练地操作着,因为食客越来越多,店铺又临街,于是老板在路边也支起了小桌来,我拿起相机想拍一拍周围的人,老板前来说:“别拍了呀,很多食客都是偷偷翘班来的,如果你发到网上被他们的老板发现,这就不好了!”
让人翘班也要来的煎包,美味自然不用说,肥瘦相间的肉藏在焦焦的外表中,咬下一口香气满溢充满口腔,肥肉的爆浆、温热的汤汁缠绕舌尖,美妙的很。
我给煎包配上一份海蛎捞化,早早就听说,福州人的早餐是离不开海鲜的,这才体会到,新鲜的海蛎爆满大颗,带着清甜,很是舒爽。
除了捞化,我们还点了鳗鱼滑和鲨鱼滑两种食物,朋友说,吃完这些,这才算感受到一顿“虎纠”人的Brunch。
轮工壹号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