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安全大讲堂》第5期
正确时认识食物中*
相关问答:
首先,我们先要对食物中*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我国将食物中*的概念定义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是食源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需要注意的是,食物中*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有*、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食物中*具有这些特点:
1、食物中*的发病与共进相同的食物有关。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具有暴发性。
3、症状相似。摄入同一食物而中*的病人,其症状及其相似,多数病人呈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即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
4、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这是食物中*与消化道传染病的重要区别。
预防食物中*的发生是我们食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不得阻挠、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为预防食物中*的发生,我局专门制定应急预案,对食物中*处置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并成立专门的应急队伍负责事故调查。接到食物中*报告后,我局会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向本级人民*府和上级人民*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联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安等部门,按食物中*实际情况,分级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应急救援、现场检查、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控制、信息发布等工作。同时,我局还对重大餐饮活动部署执法人员进行保障,要求餐饮单位对超过人以上的集体聚餐(包括农村集体聚餐活动)到我局进行备案,每年安排企事业单位食堂,特别是学校、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不定期进行监督抽检,加大监管、处罚力度,从源头抓起,预防食物中*的发生。
那么,食物中*的主要诱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把食物中*的诱因总结为一下几点,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
1、过早地烹调食物,烹制的食物保存在室温条件下超过2小时(凉拌菜)。
2、熟食或剩余食品重新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不够,未能杀死病菌(剩米饭)。
3、肉、奶、蛋、豆类及其制品加热不彻底或不均匀,未烧熟煮透(豆浆)。
4、冷冻肉及家禽在烹调前没有充分解冻。
5、由于人员操作或者食品存放不当等造成生熟食品交叉污染(蛤蜊)。
6、误食有*的动植物或者烹调加工方法不当(如四季豆或豆浆未煮透)没有去除其中的有*物质。
7、生吃水产品及其他可能被寄生虫细菌、病*污染的食品。
8、食物的体积过大,烹调的温度和时间不够。
9、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不良(痢疾)。
10、使用不洁净的水(饮水污染)。
如今,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食物也越来越多样化,食物中*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因而有必要提醒大家留意以下10种可能导致中*的常见食物。
1、鲜木耳。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光感物质,人食用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这种有*光感物质还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
2、鲜*花菜。又名金针菜。鲜*花菜中含有*物质秋水仙碱。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使人嗓子发干、口渴,胃有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预防鲜*花菜中*,建议每次不要多吃,而且吃时应先将鲜*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两小时以上,捞出后用水洗净再吃。
3、青西红柿。未成熟的青西红柿含生物碱,食用后会让人感到不适,轻则口腔感到苦涩,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中*现象,而青西红柿变红以后,就不含龙葵碱了。
4、发芽土豆。发芽的土豆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人食用后会中*。食用发芽土豆时,应先将芽和芽根及土豆表皮变绿的部分挖去,放于清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
5、鲜蚕豆。有的人体内缺少某种酶,食用鲜蚕豆后会引起过敏性溶血综合征。症状为全身乏力、贫血、*疸、肝肿大、呕吐、发热等,若不及时抢救,会因极度贫血而死亡。
6、未炒熟的四季豆。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甙,人食用后会中*。炒熟的四季豆无*。所以食用四季豆一定要把全部豆煮熟焖透。
7、腐烂的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叫*樟素的致癌物质,可诱发肝癌、食道癌。
8、腐烂蔬菜。储存过久的蔬菜不仅产生有害物质,而且可造成营养素的损失。因此,在市场上采购应当挑选新鲜的,不应贪图便宜而购买萎蔫、水渍化、开始腐烂的蔬菜,这些蔬菜均不可食用。9、鲜扁豆
9、鲜扁豆。鲜扁豆中含有*性的皂甙和生物碱,但遇热后会溶解。所以烹饪时应充分加热,使扁豆颜色全变,里外熟透,吃着没有豆腥味,这样就能避免中*。特别是集体用餐单位如建筑工地食堂、机关学校集体食堂、接待会议或宴会的饭店招待所,这些场所是扁豆中*的高发区,必须掌握完全熟透的原则。
10、变质白木耳。腐烂变质的白木耳会产生大量的酵米面*杆菌,食用后胃部会感到不适,严重者可出现中*性休克。
应该注意的是,尽管以上这10种食物有可能导致食物中*,但只要食用时机正确,处理方法得当是可以避免其危害的,大家也不要“因噎废食”。
其实,食物中*并不可怕,大家千万不要抱有“谈虎色变”的心态,从我们的实际监管工作中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食物中*是可以提前避免的,下面就跟大家聊聊如何避免食物中*。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保证的食品。
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6、重视加工凉拌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8、吃剩的饭菜要冷藏(冻)保存,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
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针对食源性疾病,同样也有10条建议: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定型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私自采食瓜果蔬菜和野生食物。
6、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
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皮。
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大家如果有关于“四品一械”方面的疑问或者顾虑的话,可拨打联系向我们反映,或者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