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卖到脱销的网红消毒卡,真的有那么靠谱吗
TUhjnbcbe - 2025/4/29 19:19:00

最近,一种声称佩戴在身上就可以杀菌防病毒的“消毒卡”成为了网红,销量剧增,有的店甚至已经脱销。

那么这种网红“消毒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真的管用吗?

在售的消毒卡大同小异:都是卡片状的,上面有一些小孔。店家宣称,卡片里的东西可以通过小孔与空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氯,净化佩戴者周围1米左右的空气。什么甲醛啦、花粉啦、烟草颗粒、新型冠状病毒——总之,凡是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它都能对付。

1

咱们最关心的,肯定是它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

消毒剂的效果取决于三个因素:有效成分,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

首先咱们来说说成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官方推荐的消毒剂有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三氯甲烷等。二氧化氯属于含氯消毒剂,其杀伤范围与84消毒液仿佛、杀伤能力远超氯气,尤其“可爱“的是,它与细菌、病毒反应后只会生成水、氧气、醋酸等无害物质。因此,不管是食品工业还是自来水、游泳池的消毒,都能见到二氧化氯的身影。

不过,反应产物安全并不意味着二氧化氯本身多安全。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说法,二氧化氯的浓度超过0.3mg/m3便有可能引起中毒。

2

其次,应该怎么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呢?

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要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首先要将二氧化氯配置成0.05%的喷雾,接着,按照每立方米二十毫升的规格进行喷洒。换算一下的话,喷洒之后室内的二氧化氯浓度会达到10mg/m3。这样的浓度自然会伤害人体,因此,喷洒的时候要确保室内没有旁人、等消毒完毕要及时开窗通风。

市面上销售的消毒卡,能不能达到如此高的浓度呢?

对不起,不能。

为了解消毒卡的性能,我们查阅了两种消毒卡的说明书。一种产品宣称,将卡片丢到1.46L的密封容器内,将能产生0.ppm的二氧化氯,大致相当于0.mg/m3。

另一种产品稍微高一点,达到0.ppm,相当于0.mg/m3……

所以,好消息是,佩戴这些消毒卡不大可能引起二氧化氯中毒;坏消息是,它们也不大可能有效杀死病毒。

至于作用时间么,《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要求至少半个小时。换句话说,即使消毒卡能够提供足够浓度的二氧化氯,都要在一个地方站半个小时才能达到官方要求——难道进屋子之前先往里面丢几片消毒卡么?

再者,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接触,二是飞沫。阻断接触传播最有效的办法是仔细、及时洗手,而咳嗽时飞沫的初速度可以达到m/s。如果感染者和健康人相距一米且都没有佩戴口罩,那么,前者咳嗽一声,0.01秒后,含有病毒的飞沫就到了后者面前。低浓度的二氧化氯,恐怕对此无能为力……

参考文献:

fangkuohao1.方建龙,李新武.二氧化氯气体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6(3):-.

宁培勇,周宇辉,李晓燕,等.低浓度二氧化氯气体的应用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36(9):-.

黄志明,张东曙,刘波,等.二氧化氯在空气消毒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02):81-83.

CDC.TemplatePackage4[EB/OL](–03–28)[–02–12].

1
查看完整版本: 卖到脱销的网红消毒卡,真的有那么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