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近期,漳州市发生多起因食用泥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经调查患者在流动摊贩购买腌制的泥螺,食用后出现唇、舌、指尖麻木、呕吐、乏力等临床症状,漳州市疾控中心在食用后剩余的泥螺中检出高浓度麻痹性贝类毒素,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初步判定为由食用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的泥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泥螺是什么?说起泥螺福清的小伙伴们肯定都不陌生不少人都吃过甚至爱吃!爽滑的螺肉,配上稀饭恨不得可以多吃一碗!泥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头楯目阿地螺科。外壳呈卵圆形,壳薄脆。泥螺是潮间带底栖动物,生活在中低潮区泥沙质或泥质的滩涂上,退潮后在滩涂表面爬行,以底栖藻类、有机碎屑、无脊椎动物的卵、幼体和小型甲壳类等为食。泥螺是可供食用的主要软体动物之一,饮食习惯多以盐渍后生食。
麻痹性贝毒是什么?
有什么症状?
麻痹性贝毒可分为四类:氨基甲酸酯类毒素(Carbamatetoxins),包括石房蛤毒素(STX),新石房蛤毒素(NEO),膝沟藻毒素(GTX);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N-sulfocarbamoyltoxins),包括C、C2、C3、C4、GTX5(B)和GTX6(B2);脱氨甲酰基类毒素(Decarbamoyltoxins);脱氧脱氨甲酰基类毒素(Deoxydecarbamoyltoxins)。贝毒中毒症状为初期唇、舌、指尖麻木,接着腿、臀、颈部出现麻木,然后出现运动失调。中毒症状不尽相同,但大多意识清楚,有些病人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和呕吐,随着病程的发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死亡率约为5%-8%。需要注意!贝类毒素中毒的发生发展较快无特效解毒方法出现海鲜中毒症状怎么办一旦食用海鲜后发生中毒,首先要马上拨打20,医院处理。因为中毒不比其他疾病,如麻痹性贝类毒素、河豚毒素等,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方法,而且毒素可以致命。对于轻微的毒素、重金属等,人体是可以自行排解的。此外,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C较多,多吃有助于肝脏排毒、加快毒素分解;牛奶、米汤等也可以保护胃肠道,因此在吃海鲜之前吃蔬果、喝点米汤,或可起到轻微的缓解之效。漳州疾控中心提醒:
近期不购买、不食用可能受贝类毒素污染的泥螺,警惕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一旦食用了泥螺等海产品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医院就诊,并主动向医生告知饮食史。最新!福清政协委员名单公布!㎡!拆除!
恭喜!福清这个镇获冠军!
来源漳州疾控、瓯海疾控、厦门晚报、新闻广角
编辑陈品洪陈芷薇
审核张晨谢雄
监制吴凌峰方仁平
分享、点赞、点亮一起来
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