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三步判断是否有糖尿病小妙招,预防糖尿病健
TUhjnbcbe - 2025/1/5 22:46:00

根据国家卫计委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有半数以上的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高发的势头并未得到明显遏制。中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居世界首位,患病率已达11.6%,有50.1%的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每天都有可能变成新的糖尿病患者。

据临床实践证实,早期糖尿病患者若能进行及时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均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少数患者(如因肥胖引发的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以治愈。必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因此,及旱发现并确诊糖尿病是防治该病的重中之重。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方法是检测餐后血糖和空腹医院检测血糖以外,人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状况,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那么,人们如何尽早发现自已患有糖尿病呢?

一、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易感人群是指目前血糖正常,但是患糖尿病可能性较大的人群。包括:①体重指数显著超重的成年人(BMI≥25kg/m?)②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者。③有糖尿病家族史。④高血压(血压,/90nnn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⑤血脂高的患者。⑥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者。⑦45岁者,应进行筛查。

二、怎样确定自己是否患上糖尿病?

年WHO公布了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同年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认同在中国正式执行。

1.标准:有糖尿病症状(多尿、烦渴、多饮、消瘦)者符合以下3条之一即为糖尿病:①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浆血糖≥11.1mmoL/L;②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两小时血浆血糖≥11.1mmol/L.

诊断说明:

1.无症状者诊断为糖尿病应有两次血糖测定结果达到以上标准。

2.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虽测出明显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需在应激情况结束后重新检测。

3.理想情况均应进行ogtt试验,如果因某种原因不适于进行ogtt,或儿童糖尿病症状重、血糖高、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可不进行ogtt试验。

诊断是哪类糖尿病:

1.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具强烈遗传倾向。一般18岁前起病,多为消瘦,发病较急,糖尿病症状明显,需要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患者常出现酮症,尿酮体阳性,血胰岛素、c肽水平低,甚至测不出,体内胰岛β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的亚型,其特点为:成人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早期可不依赖胰岛素,发病时多不肥胖,血胰岛素、c肽水平可偏低,体内胰岛β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具有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2.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病因现认为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主要为运动不足和能量相对过剩)共同促发,种族、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老年和糖耐量异常是其危险因素,对上述人群应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早期干预。

3.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病,由基因缺陷、其它内分泌疾病、药物及化学品、感染等引起。

4.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筛查时间一般选择在妊娠24~28周之间。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在产后6周或更长一段时间重新进行糖耐量试验,大部分患者血糖可能恢复正常,但其在若干时间后发生糖尿病的机会可明显增加。

诊断有无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三、糖尿病存在哪些些误区?

误解1:只要血糖高就是糖尿病?

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病人血糖可以明显升高,但却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因为在应激状态解除以后,这些病人的血糖大多可以恢复正常。所以,一定要在排除应激因素的影响以后,多次复查血糖均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才能最终确诊为糖尿病。

误解2:空腹血糖正常就不是糖尿病?

日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有人认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肯定不是糖尿病了,其实未必。因为空腹血糖正常,若餐后血糖高,且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可确诊为糖尿病,此情况多见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因此,为了避免漏诊,在诊断糖尿病时,不要只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

误解3:尿糖阳性就是糖尿病,尿糖阴性可排除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必须尿里含糖,否则就不是糖尿病,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血糖在肾脏的排泄过程是由3个因素决定的,即血糖浓度、肾脏对血糖的滤出能力和再吸收能力。如果肾脏对血糖的滤出能力降低,而对滤出血糖的再吸收能力尚好时,血糖浓度虽高但无尿糖,医学上称之为“肾糖阈增高”(常见于老年患者);反之,血糖浓度正常,尿糖却呈阳性,称为“肾糖阂降低”(常见于肾小管病变患者)。综上所述,尿糖结果并不能准确反应血糖浓度的真实情况。因此,依据尿糖来诊断糖尿病并不可靠,血糖才是诊断糖尿病的黄金标准。

早期发现糖尿病,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定期进行检查,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也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几乎都来自糖尿病并发症。但是,通过合理的控制血糖,能够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满意的范围。另外,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的系统检查是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即使在诊断时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的并发症,如果能积极地治疗和干预,并发症也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减缓,甚至终止并发症的继续进展,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延长寿命。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分享给您的朋友并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步判断是否有糖尿病小妙招,预防糖尿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