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可以有效控糖,糖友们都想捉住这根救命稻草,于是纷纷大显神通,开启了五花八门的饮食控糖大法。
殊不知,不少糖友正不知不觉中掉入饮食陷阱中,不仅血糖失控,还带来营养不良等后遗症。
陷阱1:少吃甚至不吃主食
主食是升高血糖的主力军,于是不少糖友自作聪明采用“少吃甚至不吃主食”的方法来控糖。
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医学研究证明,糖友如果主食量吃得过少,甚至不吃主食,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
一方面,主食是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如果主食摄入量不足,会导致机体靠消耗脂肪来供能,易产生大量酮体从而导致酮症酸中毒。另一方面,主食摄入过少,还会导致身体脏器生理功能无法正常运转,导致失眠、脱发、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正确做法:糖友每天都要保证吃一定量的主食(多数国家的糖尿病治疗指南不推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小于克/天,如果全换算成大米,大约克生米),具体的量可以让营养师根据你的运动量及体重等来综合计算。
陷阱2: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当得知细粮升糖快,而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血糖生成指数较低,于是有的糖友便开始全面用粗粮取代细粮。
如果长期以粗粮为主,易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并影响蛋白质和一些重要微量元素的吸收,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而且粗粮口感往往不佳,如此举动,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
正确做法:主食应粗细搭配,且种类丰富些,如薯类、谷物、豆类等。其中粗粮如全谷物、杂豆类占1/3即可。
陷阱3:只吃素不吃荤
“全民吃草”似乎成了健康饮食的新风尚,尤其是糖友,觉得肉类食物的油脂和热量高,为了控好血糖,几乎不敢吃肉,每天只敢吃萝卜青菜等素食,结果导致食欲大减,面黄肌瘦。
糖友真的不能吃肉吗?其实,肉类食物富含脂肪和蛋白质,这些也是糖友必须的营养素,是植物性食物无法代替的,而且肉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正确做法:●糖友饮食应餐餐有蔬菜,《年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建议,每日蔬菜摄入量~克,其中深色蔬菜占1/2以上。●在控制好饮食总热量的前提下,合理膳食、荤素搭配,常吃一些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的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这样更有益于健康。
陷阱4:不吃早餐可降糖
小李常常不吃早餐,或者偶尔只是简单的吃一点,如吃个鸡蛋,或喝一杯豆浆就应付了事,还自以为这样的做法能很好的限制热量,控制血糖。
真相是,不吃早餐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而且早餐不吃,午餐和晚餐就会很容易吃多了,导致血糖加速升高,引发血糖巨大波动,从而导致身体胰岛调节功能紊乱。此外,早餐营养不足,还会引发肥胖、大脑供氧不足,反应迟钝等后遗症。
正确做法:早餐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30%,合理搭配营养,糖友的营养早餐包括:●蔬菜:早上可选择黄瓜拌木耳、拌芹菜、拌绿豆芽、炝拌生菜等;●优质蛋白食物:如肉、蛋、奶、大豆制品等;●主食:如花卷、杂粮粥、全麦面包、菜包等;●水果:如苹果、番茄等放在早、午餐之间作为加餐吃。
陷阱5:土豆当菜吃
酸辣土豆丝、土豆炖牛肉等家常菜,是日常餐桌上的常客。有些糖友为了吃饱些,以为土豆是菜,多吃些没事。
真相是土豆配米饭,其实是吃了两碗饭……因为土豆是主食,其淀粉含量为17%左右,比米饭(26%)略低一点点。
正确做法:土豆相对米饭营养更丰富全面,如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饱腹感强热量低,可作为理想的主食选择之一。
陷阱6:无糖食品随便吃
不少儿女会花大价钱,买各种无糖食品孝敬长辈,还常常吩咐爸妈这个吃了对糖尿病好,随便吃,吃完再买。
无糖食品真的可以随便吃?真相是大部分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但它本身是由含淀粉的食物制作而成。比如无糖蛋糕、无糖饼干虽然没有放入蔗糖,但做蛋糕和饼干的面粉和糯米粉,吃了后在身体里经过消化后,仍会分解为葡萄糖。故不含蔗糖的无糖食品也不能多吃,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
正确做法:无糖食品虽不能多吃,但相对普通食物含糖量低,可做为糖友的日常零食偶尔解解馋。
陷阱7:限制喝水
糖友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尿。为了避免老跑厕所,有些糖友都不敢多喝水,宁愿渴着。
其实这是一个很危害健康的错误行为。
当身体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时,会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从而出现多尿的现象,糖友多喝水可以对人体失水的一种保护性行为,可改善血液循环、消除酮体等,此外,多喝水还可降低血液粘度,对预防心肌梗死等有明显好处。
正确做法:糖友每天应适当主动喝水,不能等渴了才喝。●推荐糖友的理想饮品:白开水、淡茶、豆浆、牛奶。●成人每天饮水量1~0毫升为宜;●只有少数严重肾功能障碍、水肿患者,才需要适当限制饮水。
陷阱8:水果等甜食不能碰
点心、小吃、零食、水果等成了许多糖友眼中高血糖的真凶,从一开始便拉入了饮食黑名单里。但有时候难免抵制不住美食的诱惑,偷偷吃了一点,便感觉自己犯了大错,惶惶不安。
难道,糖友一点甜食都不能碰吗?其实,血糖控糖良好的情况下,糖友吃点甜食反而是有不少好处。
一方面增加生活情趣,让舌尖多点滋味;另外一方面,一些健康的甜食,如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有机酸、维生素等,对身体有不少好处。
正确做法:把握好原则,善用一些小技巧,糖友也能安心吃甜食。●学会食品交换份原则,吃甜食后应相应减少主食摄入量。如一块30克小蛋糕,应减少同等热量的米饭,大约克。●进食甜食前后要监测血糖,了解不同种类甜食对血糖的影响。●最好选择低糖的水果、甜点,并作为加餐,在两餐中间吃比较合适。●日常可选用不影响血糖或影响较小的甜味剂,制作甜食。●血糖控制不好时,尽量不要吃甜食。
陷阱9:大餐后加大药量来缓解
逢年过节、朋友聚餐,面对着各种琳琅满目的美食,许多糖友就忍不住了,于是大开吃戒,一番大快朵颐后,自行加大服药量以为就能天下太平了。
这样的做法有点天真,这样不仅加重了胰腺负担,甚至会诱发低血糖及药物毒副作用,非常不利于健康。
正确做法:小不忍则乱大谋,美食当前也要用定力,千万不可自行加药或减药。●美食建议浅尝辄止,每种都少量吃一点,尝尝味道细细品味也不失为一种优雅。●如果一不小心吃多点,可以下一餐少吃一些,并餐后适当运动来消耗多摄入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