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惊叹13岁男孩血糖值比正常人高约4倍
TUhjnbcbe - 2025/1/2 17:52:00

不注重健康管理,血液居然会变“甜饮”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被称为“富贵病”的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

近日,记者医院内分泌科,向专家请教关于糖尿病的“那些事”。

糖尿病一直以来都是医学上的痛点。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全球一共有4.5亿名糖尿病患者,其中有1.1亿名是中国人,占比近1/4,位列全球第一。

▲糖尿病患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在衣食无忧的当下,不良的生活方式才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吕秀群建议,人人都应警惕这个“甜蜜杀手”,把治疗糖尿病变为预防,关口前移,以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一餐吃三碗米饭,13岁男孩患上糖尿病

小峰(化名),13岁,江门人,正在上七年级。曾经高厘米、重65公斤的他,近一年来长高了10厘米,却瘦了15公斤,且近2个月来,口干、多饮、多尿。小峰的家长心中亮起了“警示灯”,意识到这是反常现象。

吕秀群介绍,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mg/dl);空腹血糖≥7.0mmol/L(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mg/dl)。”

▲医生在查看患者情况

根据小峰的情况,医院内分泌科医护人员为他测量了血糖。“一测吓一跳,患者随机指尖血糖31.4mmol/L,生化示空腹血糖18.46mmol/L,血酮体1+,糖化血红蛋白15.5%,诊断为糖尿病酮症。”吕秀群表示,正常人空腹血糖在3.9—6.1mmol/L之间,该患者血糖值比正常人高约4倍。这意味着,患者全身血都是“甜”的,血液成了“甜饮”。此外,患者还出现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

更值得一提的是,18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以1型居多,即受遗传因素影响大,先天性基因为主要原因。但是,13岁的小峰诊断为2型糖尿病,主要是后天致病。

“我们家吃饭比较重口味,基本是高糖、高盐、高脂。小峰胃口好,饭量大,一餐能吃掉三大碗米饭。”小峰的妈妈谈及家里饮食习惯,表露出些许懊悔与内疚,“我们饮食不太注意,让孩子遭罪了。”

吕秀群提醒,在衣食无忧、物质条件充裕的当下,糖尿病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长期饮食高糖、高盐、高脂的肥胖青少年,应当及早重视糖尿病的预防。

糖尿病并发症高达多种,严重时可致死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体内血糖持续升高,引发大血管、微血管受损,从而危及心、肾、眼睛等部位。目前糖尿病并发症高达多种,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糖尿病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然而,糖尿病知晓率我国却仅占了三成多,超过万名患者根本不知自己患有糖尿病,从而导致未诊断率超过60%。”吕秀群介绍,他们曾接诊过不少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入院,才知道自己患上糖尿病的患者。

小梁(化名),33岁,江门人。近日,由于在家中突然昏迷伴抽搐,他被家人送至医院急诊科就诊。

▲科室主任刘得华查看患者病情

“患者昏迷、血糖‘爆表’、室颤,请ICU、心病科、内分泌科参与会诊抢救!”急诊科医生紧急通知会诊团队迅速赶来。经过检查,患者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律失常,已出现心室颤动、急性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此类糖尿病并发症死亡率达30%。通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补液、降糖、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并送入ICU观察治疗,稳定后转入了内分泌科。

在内分泌科,除了常规的西药治疗外,吕秀群还为小梁开具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中药,使用中药热奄包、熏洗等特色疗法,以调节患者脏腑阴阳气血失衡状态,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经过12天的对症治疗,小梁病情得到缓解。想起这场“意外”,他仍然心有余悸,并决定规范地进行糖尿病健康管理。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吕秀群建议,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市民应合理膳食、经常运动、控制体重,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一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一次空腹血糖或餐后两小时血糖。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糖分、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饮料、油炸薯条、烤串;少吃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肠;适量食用高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米饭、面条、馒头;少吃盐;多吃青菜,特别是绿叶菜。

▲糖尿病饮食宣传模型

2、进行适量的运动。运动量的多少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果从来没有运动的习惯,可以找专业的运动康复治疗师帮助制定兼具安全性和实用性的运动方案。

3、积极治疗基础病。对于已经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来说,务必积极治疗,按照医生所给的处方,每日坚持服药。

4、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的睡眠在6—8小时之间

5、缓解身心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6、学会自己监测血糖。药店里有血糖仪出售,必要时可以买一个放在家里,在餐前和餐后两小时进行血糖的监测。

7、戒烟、控酒、控制体重。

延伸阅读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进行糖尿病筛查

吕秀群介绍,半数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糖尿病筛查可使这些患者得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效率。

▲护士为糖尿病患者测量血压

“筛查对象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吕秀群表示,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1、有糖尿病前期史;

2、年龄≥40岁;

3、体重指数(BMI)≥24kg/m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5、缺乏体力活动者;

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8、有黑棘皮病者;

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

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等。

▲护士为糖尿病患者测量血糖

据悉,糖尿病筛查方法为两点法,即空腹血糖+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筛查结果为正常者建议每3年筛查一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1
查看完整版本: 惊叹13岁男孩血糖值比正常人高约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