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咳嗽,已经在家歇了好几天了,他们班20多个孩子都病了,可得注意了。”“我家娃身上突然起了很多小红疙瘩,医院看了,说是水痘,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儿。”“我娃学校有三个班都停课了,说是因为腮腺炎和水痘。”……这两天,太原不少家长群里都“闹起了病”,已经生了病的,家长担心孩子休息在家会影响学习,没有生病的,家长们又是各种焦虑,到处“寻医问药”,想方设法让自家孩子不要“中招”。山西晚报医院了解到,近日呼吸道疾病的患儿确有上升趋势,其中,支原体感染、普通感冒的患者略多一些,但没有发现流感流行的趋势。水痘、腮腺炎、链球菌等传染性疾病也在正常监测范围内。临床医生及疾控专家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加强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切勿盲目跟风,胡乱用药。
医院患儿扎堆 门诊、急诊人次增长明显
12月10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在医院,从门诊到急诊、输液大厅、检验中心,几乎每一个窗口、诊室里都挤满了人,孩子们的哭闹声此起彼伏。“昨天上午老师突然打电话说孩子头疼,接回家就相继出现了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本来想着在家观察观察,可孩子实在难受得厉害,精神状况也不好,这不一大早就带过来了,医生建议验个血,怀疑是支原体感染。”带着女儿前来就诊的刘女士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女儿就在附近一所小学上四年级,“这两天班级群里几乎每天都有好几个孩子请病假,大家症状也都差不多,估计是相互传染的。”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往年10月底11月初,这类型的患者就会明显增多,今年相对来得要晚一些,应该和气候因素有直接关系,因为前段时间有雨水天气,相对比较湿润,生病的也少,上周开始,气候又明显干燥起来,生病的人也开始有明显变化。”该院儿内门诊主任张康玉介绍,这两天,医院门、急诊呼吸道疾病的患儿明显增多,仅以夜间门诊为例,此前,18时到21时,三个小时的夜间门诊日均接诊量在60人次左右,最近四五天每天接诊量都在人次以上。这些患者中,支原体感染及普通感冒患者相对要多一些。从年龄上来看,学龄前的小患儿相对要少一些,正在上小学、幼儿园的孩子要多一些。
用药须听从医师或药师的建议 切勿盲目用药
“赶紧给娃吃点儿磷酸奥司他韦,预防预防。”走访中,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两年前的流感让很多家长都心有余悸,一听孩子生病,就担心是流感,希望能提早用药预防。对此,张康玉介绍,医院医院,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还没有发现有流感流行的趋势。而且磷酸奥司他韦只对流感有效,如果没有和流感人群密切接触的经历,也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不建议盲目用药预防。
对此,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亢亚欣也表示,临床中见到很多家长在用药方面存在误区。“一咳嗽就用止咳药,一发烧就用退烧药,别人说什么药好就立马买来用,这些都是不对的。”亢亚欣提醒广大家长,在没有弄清楚病因前一定不要盲目用药,更不要凭经验或他人推荐选择药品,对于海淘药品更应该慎之又慎。因为多数家长对药品适应症、相互作用、食物是否有影响等不是很清楚。所以,用药时一定要听从医师或药师的建议,或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服药。同时,服药过程中,切勿随意增减药量,药物过量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对儿童是十分危险的;药量偏小,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用药过程中,一定不能因为症状好转,就减量或停药,而且要按疗程服药,不能频繁换药,疗效不佳时应及时就诊,随意更换药物可能会使治疗更加复杂化。
水痘、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正值高发季
对于家长们担心的水痘、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是否大范围暴发的情况,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张萍。据她介绍,每年冬春季节都是水痘、腮腺炎的高发季,学校又属人群密集场所,容易传播。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感染水痘的患者比腮腺炎相对要多一些,但都在正常监测范围内,没有大范围流行或暴发的趋势。
“很多家长担心影响孩子正常学习,感染了也不愿意和老师说,病情稍有好转就赶紧让孩子去学校,这样做都是极不明智的。”张萍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正确认识这些传染性疾病,有时间了更应该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科普知识,如果孩子不幸“中招”,应该果断在家休息,更不能刻意隐瞒病情,一直坚持上学。“这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如果传染给其他同学,导致疫情扩散,造成班级停课,影响面会更广,不仅仅是自家孩子学习的问题。”张萍说。
同时,张萍建议各大幼儿园、中小学校,在这些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一方面要加强科普宣传,另一方面则要注重日常管理,课间活动时间应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多晒太阳、多活动,同时,教室里面要多开窗通风,加大空气流通,减少疾病传染。
“最好的预防措施还是接种疫苗。”张萍说,目前,预防腮腺炎的疫苗是计划内的免费疫苗,相对接种率要高一些,但水痘疫苗属二类自费疫苗,由家长自行接种,接种率相对要低,这也是造成每年散发人群相对较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她建议家长,如果孩子没有出过水痘,尽量接种疫苗,此前已经接种过一针的,如果超过3-5年,建议接种第二针,保护率会更高一些。
预防呼吸道疾病要从日常防护中做起
不管是常见的支原体感染、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还是在个别学校散发的水痘、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临床医生及疾控专家都表示,日常防护非常重要。
张康玉提醒,儿童支原体感染应及早治疗。同时,要注意家庭成员中密切接触人员的支原体感染排查、治疗与隔离,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增强体质。日常教育孩子勤洗手;多带孩子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改善呼吸功能;平时要注意天气变化,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及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
张康玉说,支原体容易在幼儿园、小学教室里传播,但很多家长并没有自我保护和保护别人的意识,孩子生病还没有完全好,就让孩子去学校上学,带来新一轮的相互感染。“如果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导致临床发烧,不能说一不发烧就让孩子上幼儿园。病原体的清除和临床表现不是同时的,并不是不发烧了,你的病毒就完全清除掉了。这个是中国普遍的现象,会导致自己本身好不了,又传染给其他小朋友。所以我们提倡小朋友生病后,等完全恢复再去上学,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是有好处的。”
“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多喝水,家里还要多通风换气,室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湿度保持在40%-60%左右,年龄小的孩子,家里人不要太杂,大人外出回来也要勤洗涮。对于学龄期孩子,特别是老人带的孩子,一定要根据气温,适当调整衣物,不要穿太多。”张康玉补充说。
孩子发烧了该咋办?
孩子每一次生病,相信很多家长都曾因居高不下的体温而困扰,究竟该不该用退烧药?什么时候用会比较好?用了退烧药也不管用又该怎么办?针对广大家长常见的问题,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杨书程特意进行了解答。
发烧到什么程度需要进行治疗?
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37.5℃定义为发烧;退烧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发烧带来的不适感,一般腋下温度≥38.5℃,或体温不到38.5℃但因发烧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时,建议进行退热治疗。
如何测量体温,选择哪种体温计合适?
测量体温最方便的部位是腋下,夹置5分钟左右,不建议家长在家给孩子测肛温和口温。体温计建议选用水银体温计,每次使用完记得将水银柱甩到刻度以下。
红外线体温计测量每次测量差值比较大,建议常规使用水银体温计,孩子入睡等不方便使用水银体温计时可以使用红外线体温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提高准确性。
儿童可以使用的退烧药有哪些?该如何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荐儿童发烧时使用的退烧药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其他的我们一律不推荐。
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上的儿童均可使用,每次每千克体重10毫克至15毫克,如重复发烧可间隔4小时重复用药一次,每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一天使用最多不超过5次。
布洛芬,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每次每千克体重5毫克至10毫克,每6小时1次,如重复发烧可间隔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每次用药间隔不少于6小时,一天使用最多不超过4次。
建议在使用退烧药时,家长找一张纸把用药时间和孩子的体温明确地记录下来,防止用药过频,工作中见到很多家长会忘记上次用药时间,一着急就给吃药这样是完全错误的。
西药对孩子副作用大,最好用中成药退烧吗?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对儿童较安全的退烧药物,家长自行选择中成药退烧往往效果欠佳,一般只在发烧但体温不超过38.5℃时使用中成药。
体温超过38.5℃退烧时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使用口服中成药一般是降不下来的。
退烧药开瓶了能放多久,下次孩子病了还可以用吗?
对于退烧药开瓶了能放多久其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规定,有人说一个月,有人说按照瓶上的有效期。
建议本次疾病痊愈后就将开瓶使用剩余的退烧药弃去,开瓶后药物的有效期不能再按照药品包装盒上的有效期来计算这点可以肯定,为了孩子的用药安全,浪费就浪费一点吧。
退烧药吃多了会造成孩子体温过低吗?
首先请按照推荐的剂量使用退烧药,退烧药的作用是使体温降到正常值,并不会造成低体温。
在这里还要提醒家长,所有的药物都应放置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每年都会有孩子误食了大人的药物或过量服用药物进行急救,千万要引起警惕。
孩子吃的感冒药里有退烧药成分,还需要使用退烧药吗?
儿童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复方的意思是一种药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一种感冒药可以缓解很多感冒症状,比如发烧、流涕、咳嗽等。
如果孩子仅仅有咳嗽的症状,那么这种药物里所含有的退烧的成分对孩子来说就是多余的,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毒副作用,而且真的发烧里面的退烧药因为量少也起不到退烧的作用,不发烧每天都吃着退烧药也不合理。
孩子生病时,家长不应自行选择复方感冒药,避免因重复用药导致药物过量造成肝损伤,家长也不要给医师施加开复方感冒药的压力,有发烧症状时正常服用退烧药。
孩子感染流感,服用了退烧药体温也降不下来,该怎么办?
首先,退烧只是针对症状的治疗,不能代替针对病因的抗病毒治疗,应遵从医嘱按时服用抗流感药物。
其次请与自己的医师或药师联系,看看退烧药是否用到最大量,如布洛芬,推荐的剂量是每次每千克体重5毫克至10毫克,在医患关系紧张或医师治疗偏保守的情况下,医师可能会推荐按最低量5毫克每次每千克体重推荐,实践证明这个剂量在部分患者治疗流感引起的发烧时效果不明显,与医师或药师联系可以得到个体疾病有针对性的治疗建议。
如体温仍降不下来,可以换用另一种退烧药,如原来使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可以换成布洛芬,但换药也需要遵照原来药物的时间间隔,即原来用的对乙酰氨基酚,最少4小时之后才能用布洛芬,原来用的布洛芬,最少6小时之后才能用对乙酰氨基酚。
使用一种退烧药能起到退烧效果的不建议更换或交替使用,更不应同时使用两种退烧药。
采写:山西晚报记者 薛琳 通讯员 李婷
拍摄:薛琳
制作:张勇 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