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97年,两滴液体落在化学家卡伦的手套,进
TUhjnbcbe - 2024/12/23 15:55:00
刘军连治疗白癜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342232630205756&wfr=spider&for=pc

毁掉一个人的方式有很多种,而那种无色无味的化学毒物则是一种快捷且隐蔽的方式。

一般人或许认为毒物离我们很远,但要知道,即便在防范严密的科学实验室,即使是最训练有素的化学家,有时候也逃不过化学毒物的摧残。

以下这些故事和介绍,值得我们引以为鉴。

两小滴液体敲响了命运的丧钟

卡伦·韦特豪恩(KarenWetterhahn),是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该校虽然名为学院,却属于常青藤联盟,被公认为全球最好的20所大学之一)的毒物化学教授。她专门研究铬等重金属对人体的影响,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

年8月14日,卡伦在实验室对二甲基汞进行Hg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校准。其实卡伦研究对象并非是二甲基汞,而是研究汞离子与DNA修复蛋白的关系。

她使用二甲基汞作为参考的测量标准,希望能找到破解人体汞中毒的方法。

就在实验快要结束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在操作过程中,有两滴二甲基汞溶液从试管里漏了出来,沾到了她的乳胶手套上面。

作为女性化学家,心细如发的卡伦立刻就发现了这个情况。

她没有放在心上,她认为有乳胶手套的保护,自己没有和二甲基汞发生直接接触。因此她有条不紊地按照化学实验的相关应对流程进行处理。

卡伦先是装好了二甲基汞的试剂瓶并做好了标记,然后将操作台处理干净。

从盖住试剂瓶口到清理桌面,训练有素的卡伦只用了不到15秒。然而就是这15秒,造成了之后的悲剧。

15秒后,她将那双乳胶手套摘下,然后对自己的手部进行了认真地清洗。当这些事项处理完成后,她做好实验记录,然后就像往常一样离开了实验室。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卡伦很快忘记了这次意外,她依然按照日程表,继续教学、做实验,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命运的丧钟,在那两滴液体接触到手套的那一刻,已经被敲响。

症状出现后才发现一切都晚了

大概在事故发生两周后,卡伦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奇怪现象。

比如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走路会碰到柱子,开车也会差点发生车祸。另外,学生们发现卡伦走路时不太自然,写的黑板字也变得奇怪。

卡伦的异常让家人和同事非常担心,朋友带她去接受了检查。一开始,医生以为她有动幅障碍。然而经过深入检查,神经科医生发现她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由此检查医生判定,卡伦的神经系统正在快速退化。

然而当时没有人意识到二甲基汞的危害,因此卡伦没有想到是那次小事故导致的问题,她认为自己只是过度劳累,休个假调养调养就好了。

然而之后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不断恶化。卡伦发现自己的手指逐渐变得沉着且麻木,眼睛里经常出现一些异样的光芒,眼神越来越模糊,另外还出现了耳鸣的症状。

事故发生五个月后,卡伦的症状越来越严重,7年1月,已经被折磨得消瘦憔悴的卡伦,医院后,卡伦对医生说了自己之前的症状,而且说自己经常腹痛,体重在过去两个月下降了7kg。

医生进行检查。当做完全身检查后,拿到检验单的医生大吃一惊。血检显示,卡伦血液中的汞含量超过了微克/升,这可是正常人数值的倍以上啊。

为了弄清楚卡伦中毒的具体时间,医生随后对卡伦的头发进行了检测。

从头发测试得出,卡伦身体汞含量于事故后17天便急剧上升,于第39天到达峰值,之后才缓慢回落到政策值的倍。

由此医生确定,卡伦为深度汞中毒,必须立刻进入重症室进行治疗。由于卡伦身体内的汞离子已经扩散到全身,而且已经进入到大脑。

因此一般的解毒方法,已经没有效果,医生们只能采用专治重金属中毒的螯合疗法。

螯合疗法是治疗金属中毒的常用疗法,每种螯合剂都有其针对的金属元素,将螯合剂注入体内后,螯合基团就像一个个小蟹钳子,一旦遇到目标金属元素,就将它牢牢钳住,形成环状络合物。

这些环状络合物一旦被抓住,很快会随着身体新陈代谢排出体外。然而这种方法对身体伤害很大,不到万不得已,医生是不会用的。

经过治疗,卡伦身体内的汞离子水平实现了一定下降。然而那些深入大脑的汞离子,却是难以被排出。

原来二甲基汞是一种亲脂性极强的有机物,由于亲脂性,汞离子在脂肪最密集的地方聚集,而大小脑中的丰富脂肪,自然成为汞离子的落脚地。

面对这种情况,医生们实在束手无策。在汞离子的攻击下,卡伦的大脑依然在逐渐退化。住院三周后,卡伦陷入深度昏迷。

看着已经神志不清的妻子,卡伦的丈夫哭着问医生:“她现在是不是很痛苦?”医生无奈却肯定地回答说:“她不会感到痛苦,因为她大脑的感知已经被破坏了。”

7年6月8日,卡伦带着满腹遗憾,离开了人世,离开了自己深爱的丈夫和两个孩子。

作为著名的重金属研究专家,卡伦居然会因汞中毒去世,这让她的同事和医学界非常震惊。

通过对卡伦生前的询问和对实验室记录的查找,化学系的同事们把卡伦的死因找到了,就是那两滴沾到卡伦乳胶手套的二甲基汞。

结论出来后,许多化学专家对此都持有怀疑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卡伦如果防护严密,那二甲基汞肯定无法对她造成伤害。

科学家之间的争议,向来不多费口舌,只用实验来解决。

经过对二甲基汞的穿透实验,科学界惊讶地发现,二甲基汞能在数秒内轻松穿透一般乳胶手套,对常见的丁腈手套、氯丁橡胶手套也有着很强的穿透效果。

因此那两滴沾到手套上仅仅15秒的二甲基汞溶液,足以致命。

知道实验结果后,整个医学界和化学界都感到深深地后怕。因为在之前的实验中,几乎没有人把二甲基汞当回事。

后来经常研究,化学界做出如下规定:只有把高度抗磨的塑料层压手套套在氯丁橡胶手套外面,才能对二甲基汞进行操作。

为了纪念卡伦,达特茅斯学院设立了一个以卡伦·韦特豪恩为名的奖项,用来奖励在化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女学者。

对于卡伦的家人来说,这或许是一种安慰吧。

虽然如今已经很少出现因二甲基汞中毒的新闻,这无疑是一种进步,虽然这种进步的代价看起来是巨大的。

但从科学出现以来,人类为了提升认知,为此献出性命并不鲜见。认识汞的危害性,人类却用了数千年。

汞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

汞在民间被称为水银,是一种常温液体。在六千年前的古埃及历史遗迹中,含有汞的朱砂已经大量开采出来。

在中国古代,闪闪发光的水银是重要的装饰物。秦始皇陵内,就有大量水银做成的河流。

由于水银特殊的作用,古代人对水银有着特殊的崇拜。东汉的炼丹书《周易参同契》把水银形容为灵而最神之物。

而在日常生活用,古人用水银来炼金,甚至拿来治病。甚至是花柳病,人们都拿水银来治疗。

在古代,水银也是炼丹师的最爱。

唐朝的许多皇帝,如唐武宗、唐德宗、唐宣宗等,就是因为吃了过多含汞丹药,才在壮年时就去世。而后世的雍正皇帝,也是个丹药爱好者。

工业革命后,汞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有色金属冶炼、精密仪器制造、医药等行业有着巨大用处。

早在年,英国皇家学院教授爱德华·弗兰克手下的两个助理就因为不小心接触有机汞而死亡。

然而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才对汞的危害有了初步认识。

年,日本水俣湾附近的居民发生了许多奇怪的病。

有趣的是,最初发病的并不是人,而是猫。人们看到街上的病猫失去了往日的矫健,走路都是歪歪扭扭的,最后跳到海里自杀了。

因此人们把这种病称为“自杀猫”或者“狂猫跳海”。

但不久后,这种症状出现在人类身上。经过调查,这种是因为工厂把大量的汞废物排到海里,而大量的鱼吸入了这些汞,成为汞的富集食物。

日本人爱吃鱼,因此水俣湾附近的人普遍患上了这种“怪病”,这就是后来的“水俣病”。

在这里要多提一句,“水俣病”事件曝光后,日本政府一直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去制裁相关工厂的负责人员,这些人只是在公众面前“鞠躬”了事,最终都没有遭到惩罚,受害者也没有获得什么赔偿。

如果将前不久日本宣布排放核废水之事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日本政府对排放污染的无视和麻木,是有着“优良”传统的。

对于汞和其他重金属污染,人们已经形成了普遍的警惕意识。然而西方国家一边打着环保旗号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工业,一边对日本排放重金属污染的行为装聋作哑。

这种贻害子孙的双标行为,将会让全世界的人都面临重金属污染的威胁。

参考资料:

可怕的有机汞两滴就毁了一位科学家中华网

二甲基汞百度百科

卡伦·韦特豪恩维基百科

《历史上最严重的汞中毒事件》

1
查看完整版本: 97年,两滴液体落在化学家卡伦的手套,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