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现已查明致病食物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的酸汤子。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紧急发布提示:慎吃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01病死率高达%的米酵菌酸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上世纪30年代,印尼发生了椰子发酵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后来从中提取分离出了“椰毒假单胞菌”,以及该菌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
在我国,从年至今,已发生此类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耐高温:高温加热就好了?不可能!即使是在现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很多老一辈的人不舍得扔过期变质的食物,觉得只要加热煮就可以了,但可怕的是:即使用℃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米酵菌酸的毒性!
毒性强:极端环境仍能生存经科学研究表明,米酵菌酸在°C的极端环境下,仍然能生存1小时!
病死率高:无特效解毒药目前医学上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
02米酵菌酸中毒症状
人体一旦感染米酵菌酸,潜伏期短则30分钟-12小时,长则1-2天。
主要表现: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或死亡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温馨提示您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必须能迅速就医,即使无症状的食用者,医院检查。
03还有哪些食物变质会产生米酵菌酸?
除了本次事件中出现的酸汤子,还有许多食物隐藏着“米酵菌酸”的基因,一旦变质,就会产生米酵菌酸,在制作或购买时,需要注意食品保质期等问题。
列举以下隐藏米酵菌酸的常见食物,希望每位看客引以为戒。
谷类发酵制品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如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
湿米粉制品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如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
薯类制品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木耳和银耳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泡发时间过长的干木耳、银耳。
04发酵的面包、馒头还安全吗?
通过以上的变质食物可以看出,酸汤子、放太久的湿河粉、泡发过久的木耳等等这些变质食物的共同特征是:泡发/发酵时间过长。
那诸如面包、馒头这样的发酵类食品,是不是也存在安全问题?首先,像酸汤子这样的食物,是靠环境中的自然菌群发酵的,自然发酵的过程中容易感染米酵菌酸这种有毒的菌群。
面包、馒头那些用发酵剂,有可食用的优势菌群,致病的微生物就很难繁殖,已经被酵母菌占了地盘的食物,米酵酸菌就无法继续繁殖了。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出现霉变,也一律不可食用。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05吃错可能中毒?
除了米酵酸菌的致命病菌,日常的食物里还有诸如植物红细胞凝集素、寄生虫、沙门氏菌等危险病菌,下面引自央视新闻的图片,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图/源自央视新闻,仅供学习图/源自央视新闻,仅供学习06结语
疫情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