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尿常规具备哪些临床意义能够诊断出哪些疾病
TUhjnbcbe - 2024/12/14 17:25:00

因为尿液是由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排泌所产生的最终代谢产物,尿液的组成和性状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状况,并且尿液的成分受到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因此上,尿液检测不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进行观察,而且还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尿液的一般检测项目包括:

1.一般性状检测如尿量、气味、外观、比重、酸碱度等。

2.化学检测如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红素等。

3.显微镜检查如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细胞、管型、结晶体等。

那么这些检查项目有什么诊断价值,且看小克详细解释,希望看后能看懂尿液化验单。

一、尿量:参考值为~ml/24小时(成人)。临床意义有:

1.24小时尿量超过ml,称为多尿,常见于如糖尿病,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间质肾炎、慢性肾衰早期,急性肾衰多尿期等肾脏疾病。

成年人尿量少于ml/24小时为少尿,少于ml/24小时为无尿,肾前性少尿由休克、心衰、脱水及其他引起有效血容量减少的病变引起,肾性少多见于各种肾脏实质性病变引起,肾后性少尿多由结石、尿路狭窄、肿瘤压迫引起尿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所致。

一、尿液外观

1.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如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显微镜下每个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平均数3个,称为镜下血尿。血尿多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结核、外伤等情况,也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是当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出现于尿中,使尿液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血红蛋白尿主要见于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如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肌红蛋白尿常见于挤压综合征、缺血性肌坏死等。

3.胆红素尿是指尿内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呈豆油样改变,振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易消失,常见于阻塞性黄疽和肝细胞性黄疽。

4.脓尿和菌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5.乳糜血尿可见于丝虫病及肾周围淋巴管梗阻。脂肪尿见于脂肪挤压损伤、骨折和肾病综合征等。

三、气味:尿带蒜臭味见于有机磷中毒者,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苯丙酮尿症者有鼠臭味。

四、酸碱度:尿液pH约6.5,正常波动在4.5~8.0。尿pH降低见于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及口服氯化铵、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时出现。尿pH增高见于碱中毒、尿潴留、膀胱炎、应用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五、尿液比重正常值为1.~1.之间,晨尿最高,一般大于1.,婴幼儿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增高见于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尿比重降低见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尿崩症等疾病。

六、化学检查

1.尿蛋白:正常情况下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定量试验0~80mg/24h。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mg/24h时,称为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见:肾小球性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继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汞、镉、铋)中毒、药物(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及肾移植手术后;混合性蛋白尿多见于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溢出性蛋白尿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和挤压综合征等。另外较常见的是凝溶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轻链病等;假性蛋白尿多见于肾以下泌尿道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尿蛋白定性实验为阳性。

2.尿糖正常情况下定性试验阴性,定量为0.56~5.0mmol/24小时尿。血糖增高性糖尿见于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等,又称为继发性高血糖性糖尿。还有在肝硬化、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血糖正常性糖尿又称肾性糖尿,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和家族性糖尿等;暂时性糖尿见于生理性糖尿、应激性糖尿(颅脑外伤、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假性糖尿如维生素C、尿酸、葡萄糖醛酸或一些随尿液排出的药物如异烟肼、链霉素、水杨酸、阿司匹林等,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3.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正常情况下为阴性。在糖尿病性酮尿时常伴有酮症酸中毒,酮尿是糖尿病性昏迷的前期指标。对接受苯乙双胍(降糖灵)等双胍类药物治疗者,虽然出现酮尿,但血糖、尿糖正常;非糖尿病性糖尿见于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过分节食、妊娠剧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4.尿胆红素与尿胆原正常人定性阴性,定量≤10nm/L。尿胆红素增高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门脉周围炎、纤维化及药物所致的胆汁淤积,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等;尿胆原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尿胆原减少见于阻塞性黄疸。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

1
查看完整版本: 尿常规具备哪些临床意义能够诊断出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