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广西的一户人家,因为吃了没有彻底煮熟的、没有去皮的木薯,3人发生食物中毒,其中一名7岁的男童不幸身亡。
看到罪魁祸首是木薯,令我很惊讶。木薯,不就是我们喝的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它的主要制作原料吗?
据广西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所的专家介绍,木薯含有亚麻仁苦苷,在胃酸作用下会产生一种神经毒剂—氢氰酸。新鲜的木薯毒性最大,生吃克就有可能导致中毒死亡!
木薯富含淀粉,是全球六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有大面积种植。但是想要安全食用木薯,必须去皮并且煮熟,煮木薯的汤也是不可以食用的。市场上正规销售的木薯粉,都经过了“脱毒”处理。
新闻中的这户人家,因为爷爷着急,木薯没有去皮就拿来煮了,煮的时间也不够,再加上那天孩子吃的量又多,才导致了这场悲剧。
那么除了木薯,还有哪些常见的食物对孩子有健康风险却容易被我们忽视,吃的时候要特别留心呢?
01
未全熟的三文鱼
宝宝的免疫力相对比较低,抵抗各种细菌的能力也比较弱。像生鱼片、烟熏三文鱼这类食物,因为没有烹饪至全熟,细菌没有全部被杀死,并且还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因此不适合给宝宝吃。
△一网友在买的三文鱼中发现线虫
02
蜂蜜
在很多家长眼中,是把蜂蜜当做营养品来对待的,觉得给孩子吃,补充营养身体好,而且甜甜的口感也很受孩子喜欢。
殊不知,蜂蜜在酿造和运输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肉毒杆菌芽孢的污染。而1岁以下婴幼儿的身体还没有建立相应的防御系统,一旦感染,会引起肉毒杆菌中毒,出现便秘、嗜睡、喂食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千万不要给1岁以内的婴幼儿喂食蜂蜜。
03
生豆浆
生豆浆中的皂苷,会强烈刺激人体的消化道,引起肚子胀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而大多数人之所以糊里糊涂喝了生豆浆,是因为他自以为已经煮熟了。
豆浆煮到80℃~90℃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白色泡沫,即“假沸”。这时很多人会误以为豆浆已经煮熟了而停止加热。正确的做法是,在豆浆出现“假沸”后,再继续加热3~5分钟,待泡沫全部消失后,才算是煮熟了。
04
溏心蛋
很多人喜欢溏心蛋的口感,并且觉得这种半生不熟的加工方式不会破坏鸡蛋的营养,吃起来能吸收更多营养成分。这种说法目前存在争议。
我个人认为没必要为了这一点所谓的营养,拿宝宝的身体开玩笑。毕竟没有加工至全熟,就意味着可能有细菌存活,不适合拿给抵抗力还很弱的宝宝吃。
05
白果
白果,也叫银杏,它的成分中含有氢氰酸,有一定毒性。成人生吃白果10—50颗,儿童吃5—10颗即会有中毒反应。
氢氰酸易溶于水,加热后毒性减轻,所以食用白果前,请用清水浸泡1小时以上,再加热煮熟,吃起来就安全多了。如果家里有生白果,也要放置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以免误食。
06
四季豆
四季豆里的皂素、植物血细胞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物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出冷汗、心慌等中毒症状。
但是,这些有毒物质在持续高温作用下会被破坏。因此,烹饪四季豆时一定要确保熟透。
07
青番茄、发芽的土豆
番茄还未成熟之前是青色的,此时果实中含有有毒成分——龙葵碱,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同理,青皮的土豆以及发了芽的土豆中也含有这种成分,吃到口中,会觉得舌头麻麻的,此时就要停止食用。
08
鲜黄花菜
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是无毒的,但经过人体的消化吸收,会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具有很强的毒性。成年人吃鲜黄花菜大概50~g就可能引起中毒。
这种有毒成分在60度以上的高温状态下会减弱。因此如果要食用新鲜的黄花菜,可以先用开水焯一下,再拿清水浸泡一到两个小时,这样毒性就会大大减弱了。
09
柿子
柿子中的鞣酸含量比较高,有时吃柿子会觉得涩涩的,就是因为鞣酸的缘故。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质。鞣酸蛋白质很难溶于水,与果胶及植物纤维等凝结成块后,会形成胃结石,引起胃痛、呕吐等不适。
婴幼儿的胃肠道还很娇弱,不宜吃柿子。即便是成人,食用柿子也切记不要空腹吃,不要吃未成熟的。
10
泡发时间过久的木耳
生活中,有很多人常常为了方便,泡发干木耳时,一次性多泡点,吃不完第二天接着吃。但木耳因为是菌类,在泡发过程中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在20度以上的室温下,泡发时间超过8小时,细菌量就会达到原来的数倍至几十倍。
央视《是真的吗》栏目,曾做过一次实验。泡发了2个小时的木耳菌落总数为cfu/g,而泡发24小时的木耳菌落总数高达cfu/g。这些微生物容易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对我们的健康形成威胁。
因此,我们在泡发木耳时,最好吃多少泡多少,并尽量减少浸泡时间,浸泡时最好放置在阴凉干燥处或冰箱内。
11
长黑斑的红薯
红薯长黑斑,部分是因为患了黑斑病,它是由甘薯长喙壳菌引起的。患上黑斑病的红薯,表面会有黑色或褐色凹陷状的斑块,里面是黑绿色,吃起来有苦味。
这样的黑斑红薯含有甘薯酮、甘薯酮醇等有毒物质,吃了这样的红薯,会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严重还会神志不清、抽搐,甚至可能致死。
但并不是所有带黑斑的都是有黑斑病,也有可能是得了黑痣病。黑痣病会让红薯水分丢失,表皮龟裂,红薯的质地萎缩。这样的红薯是无毒无害的。
长黑斑的红薯是“黑斑病”还是“黑痣病”?我们可以通过气味、削皮后红薯的质地判断出来。如果是患了“黑斑病”,绝不能食用。
12
空腹吃大量荔枝
几乎每年在荔枝上市的季节,我们总能看到几起吃荔枝致病的新闻事件。
原来空腹、大量进食荔枝,极易引发低血糖症。患者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昏迷、全身抽搐、呼吸衰竭等。若抢救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荔枝中果糖含量很高,空腹一下子吃很多,大量果糖进入身体,被转化酶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会突然升高。人体接收到血糖升高的信号,会自动分泌大量胰岛素来降血糖。胰岛素在“工作”的时候,一下子“收不住”了,就会使血糖降得太低,最终引发低血糖症状。
为了安全起见,建议一次性不要吃太多,尤其是身体机制还没有发育完善的孩子,一次三五颗即可,并且不要空腹吃。
快过年了,“吃”是春节永恒的主题,今天就“食物中毒”的知识点,咱们就复习到这里,欢迎分享给亲朋好友,大家提高警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