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做好全市工贸行业年秋冬季安全生产工作,针对秋冬季气候干燥、天气转冷等特点,克服非正常生产经营、赶进度、抢工期等因素影响,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提示如下:
一、做好火灾风险防范
(一)风险:秋冬季气候干燥和天气转冷,企业用电用火用气增加,火灾风险增高。
(二)防范对策:
1.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制。企业要逐层逐级明确防火责任制,把防火责任细化到岗、责任到人。严格监督检查,严防消防安全规定走过场、走形式。
2.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对从业人员强化秋冬季防火安全教育,确保其熟悉消防安全知识、本岗位防火要点和熟练使用灭火器材,熟练掌握初起火灾扑救方法和报警逃生知识。
3.加强单位消防安全能力建设。做好生产、生活区域火灾隐患巡查检查,严格落实易燃易爆场所动火审批制度,严格控制电气设备及线路过载和短路,确保消防器材和设施有效。全员动员和全方位管理,持续加强企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二、做好非正常作业风险防范
(一)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设备停停开开、员工返厂复工、人员非正常流动、原料非正常供应等现象增多,一旦处置不当或管理不到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防范措施:
1.切实加强非正常作业安全管理。全面或局部停产进行检维修的企业,要严格履行检维修方案和作业审批制度,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加强复工复产安全检查和审批。加强从业人员警示教育,明确各级管理责任,合理制定作业计划,强化现场管控和“三违”现象查处。
2.全面排查和管控风险。对于企业原料保供、第三方外包作业、复工复产、设备检维修、技改项目、特殊作业、恶劣天气高处作业等重点环节和领域,要认真研判风险,制定专项规定,落实管控措施。
3.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对于作业中涉及不同施工队伍、前后工序环节的,要明确专人沟通协调,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违规行为查处,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三、做好突击和超能力生产风险防范
(一)风险:进入四季度和岁末年初,企业加班加点、赶进度、抢工期和促销活动增多,以及临近“双十一”物流仓库备货激增等因素影响,导致满负荷、超强度、超能力、超范围生产,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防范对策: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企业要严守安全生产红线,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2.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法》第21条规定的七项职责。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从业人员,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岗位操作规程。
3.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企业要根据季节特点和生产经营特点,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严防超能力、超范围组织生产。要突出金属冶炼、煤气、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等重点领域和临时用电、起重吊装、机械伤害、登高、有限空间、危化品使用存储、技改与外包项目等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和部位,认真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有力防范安全事故。
四、做好设备设施风险防范
(一)风险:秋冬季昼夜温差大,设备设施和金属构件易发生锈蚀、扭曲和破裂,导致泄漏、爆炸等事故。
(二)防范对策:
1.坚持设备设施“专人专管、定时检修、良好运转、保证安全”的原则,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强化检维修管理,发现隐患后及时整改,切实保障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和运行安全。
2.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对物料设备、管道和湿式除尘设备等,要采取保温或采取伴热方式,避免因温度过低导致液体结冰等现象,影响生产安全。
3.加强对液氨、液氯等液态危险化学品储存、输送和使用环节的巡检维护,避免因设备冻裂等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4.定期对备用供水供气系统、应急供水系统进行巡检,避免因冷却水结冰或冷却强度达不到要求,发生炉窑烧穿造成高温熔融金属泄漏等。
五、做好泄漏、中毒窒息等事故风险防范
(一)风险;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企业容易发生因管道爆裂、检维修不当或部分生产经营场所为保温需要导致通风不畅,引发泄漏、中毒窒息等事故。
(二)防范对策:
1.强化各类管道保护和重点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落实巡检维护、特殊作业审批、第三方外包作业现场管控等措施。
2.严防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认真落实重点场所监测报警装置配备。定期检测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若超过限值,及时采取有效管控和消除措施。
3.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督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自觉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防止意外发生。
4.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工作要求,强化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和第三方外包作业管理,严防发生中毒窒息或施救不当事故。
六、做好静电危害风险防范
(一)风险:进入秋冬季,天干物燥,企业设备设施容易产生静电,易引发火灾、闪爆、爆炸事故。
(二)防范对策:
1.加强静电风险研判和管控。针对企业易产生静电、易因静电消除或管控不力从而引发事故的设备设施和重点场所,要认真研判静电风险,落实技防、物防和人防措施。
2.针对性采取静电消除措施。通过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措施,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七、做好因应急工作不力导致事故扩大的风险防范
(一)风险:未针对秋冬季特点和企业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和强化从业人员应急教育及演练,一旦发生险情,极易发生因施救不当导致伤亡后果扩大的事故。
(二)防范对策:
1.强化应急准备。针对季节特点和风险防范,健全完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秋冬季易发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落实应急队伍,加强应急教育,配齐应急物资,确保第一时间有效处置。
2.开展应急演练。立足企业实际,组织从业人员开展秋冬季易发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有力提升车间班组和一线员工应急处置能力,突发事件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3.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重点岗位人员在岗值班制度,认真执行各项值班纪律和要求,确保突发事件有效处置和及时报送。
(来源:武汉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