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由于气温逐渐回升,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很多食物容易受潮霉变,产生霉菌毒素,如果不小心误食霉变的食物,就会引发食物中毒。以下是几种常见且易引发食物中毒的食物,平时烹制的时候一定要加倍注意!
野生菌类。春天多雨,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有很多人会去采摘,误食有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屡见不鲜。一般来说,大部分毒蘑菇具有色彩鲜艳美丽、形状怪异、伞盖和茎部有斑点、疣点或裂沟等特征,但也有一些毒蘑菇的外观与可使食用蘑菇十分相似。普通人难以区分野生蘑菇是否可食用,大家出游时切记不可采摘。
野菜。随着天气转暖,各种山野菜陆续生长。如果采食有毒植物或者加工不当的山野菜,容易引起中毒,严重的将危及生命。请市民不要采食不熟悉的野生植物,如果因食用野生植物出现医院就诊。
腌制类食物。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酸菜和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颜色过深、已变黏的酸菜或咸菜,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此外,气温升高会使腌制类食物滋生大量的副溶血性弧菌,这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之一,如果食用前不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很容易就中招了。
发芽的土豆。有很多家庭在去年冬天储备了一些土豆,有的储存不当发了芽或者皮肉变色。提醒市民,这些感觉丢了可惜的土豆千万不能食用。因为土豆发芽后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食用后易引起食物中毒。
四季豆。生的或未煮熟的四季豆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分别具有红细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若没有被完全破坏,吃后便会中毒,一定要彻底煮熟后才能放心食用。
冷冻海产品春季是海产品的产出淡季,保定特产,如冷冻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所含的蛋白质就分解,并且产生胺类、可溶性毒蛋白、吲哚、恶臭素等有毒害的物质。而且这些有毒害的物质,加热煮、熬并不能彻底破坏其毒害性。因此,春季应慎食冷冻海产品,变质的海产品切不可食用。
未煮熟的贝类海鲜。贝类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这两类病菌的耐热性比较强,大约需要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贝类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因此,在吃“生蚝”、“醉蟹”、“生海胆”、“腌海鲜”之类不加热烹调的海鲜一定要小心谨慎!
最后,要注意饮食卫生。平时要做好餐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生熟餐、炊具要分开放置和使用,熟食品应及时食用,隔夜、隔餐食品应低温储藏,再食用前要充分加热,提倡“现买、现做、现吃”。如果发生食物中毒,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物。同时要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完整保存以备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