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该喝药了。
喝下这碗药的武大郎,心里既是痛苦,也是不忍。可怜的他最后还是被毒死了。心狠的潘金莲给武大郎喝的正是古时候最常见的毒药——砒霜。
可你知道吗?我们的日常食物里也含有致命的毒素。从发芽的土豆到发霉的玉米,有的毒素会比砒霜还强!
今天,我要为你盘点5个食物中会产生的毒素,建议收藏。
首先我们要介绍一个专业数据“LD50”,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们会用这一数据比较各毒素的毒性。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LD50”即LethalDose50%,也称半数致死量。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数值越小,毒性越强。
请注意,实验结果往往来自于小(大)鼠或其他实验动物。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砒霜的LD50。
化学名称:三氧化二砷。传说中“鹤顶红”也是它,只不过是未经提炼的红矾,还带有天然矿物的红色,因而赋予了一个看似诗情画意,实则剧毒无比的名字“鹤顶红”。
三氧化二砷的LD50数值约为14.6mg/kg,也就是说一只50公斤的大鼠只需要毫克的砒霜就会丧命。
我们的日常食物,如果食用不当,也可能是毒药。
厨房里买的土豆没有及时吃掉,很快就会发芽变绿,这个时候的土豆千万不能吃!因为它已经是毒素的制造者,这种毒素叫“龙葵素”。
它的LD50约为mg/kg,人食入0.2~0.4克就可以引起中毒。轻者肚痛呕吐,重者昏迷抽搐,严重中毒还可以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龙葵素还会导致胎儿畸形,孕妈们千万不要吃。
那怎样才可以安全的食用土豆呢?
首先,食用成熟的,未发芽变绿的土豆;
其次,将土豆切好块后,泡在冷水中,可以溶去一部分龙葵素。
第三,加热可以分解龙葵素,所以土豆一定要煮透了吃。
还有一个小窍门,起锅前,放点醋,也可以破坏龙葵素。
最后提醒大家,土豆要放在干燥、通风、低温的地方储存,随买随吃。
除了土豆有龙葵素,未成熟的西红柿也是龙葵毒素的制造者,所以千万不要贪嘴去吃地头还没成熟的西红柿哦。
一听这个名字是不是就有毒素的感觉?但是它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还是一头雾水。
俗话说“清明蔗,毒过蛇!”意思是说清明时节的甘蔗比毒蛇还要毒,听起来真是非常吓人。
那这个时候的甘蔗到底是出了什么状况?为什么这么毒呢?
大家都听过“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说明这个时候的南方,阴雨连绵。到处是水汽,处处出霉点,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而甘蔗是含糖量极高的农作物,极易被霉菌感染。有一种叫节菱孢的霉菌,它最喜欢吃甘蔗。只要条件适宜,它就拼命生长,分泌毒素。这种毒素就是三硝基丙酸。它的LD50约为68.1-mg/kg,人中毒剂量约为12.5mg/kg。
三硝基丙酸主要对人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轻者出现腹痛、腹泻,重者抽搐昏迷,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那我们怎么避免食用到三硝基丙酸呢?只需要一步,学会分辨哪些甘蔗发霉了?
甘蔗发霉后,初步的表现是果肉发红,然后会变褐、发黑。当你发现甘蔗有变红的迹象,一定不要吃就对了。
米酵菌酸应该是这两年最令人心痛和害怕的毒素了。就在年10月份,黑龙江省鸡西市就发生过一起食用“酸汤子”中毒,最终9人死亡的食物中毒事件。
搜索一下“米酵菌酸”,就会出现多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新闻。这其中包括“酸汤子”“河粉”“泡发过久的木耳”等,都有中毒死亡的悲剧发生。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米酵菌酸”的LD50约为3.16mg/kg。注意,它的毒性已经比砒霜高了四五倍。米酵菌酸的制造者椰毒假单胞菌喜欢生存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特别喜欢附着在食物上面。发酵类、浸泡类食品因为需要一定的制作时间,正好给了这些细菌可乘之机。而它们产生毒素并不能通过加热分解,如果食物被大量污染了,食用者是一定会中毒的。
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吃新鲜制作的食品,食品一旦变味,千万别吃了。咱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差那一口,健康更重要。
痛风病人一定熟悉秋水仙碱,它可以减轻痛风症状,但秋水仙碱的副作用也是很多人接受不了的。经常是患处不那么疼了,胃反而开始疼痛起来。
秋水仙碱是一种药物,也是一种毒素。
我们日常吃的黄花菜里就有秋水仙碱。但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很少见到新鲜的黄花菜售卖,大多都是干黄花菜。因为新鲜的黄花菜秋水仙碱的含量较高。而秋水仙碱的LD50约为0.8mg/kg,是砒霜的18倍。
一听就吓一跳吧?
其实秋水仙碱很容易被高温破坏,而新鲜的黄花菜经过高温干制已经将秋水仙碱去除,所以食用干黄花菜是安全的。
它最后一个出场,一定是最毒的了。
黄曲霉素的LD50约为0.mg/kg,是砒霜的58倍,比氰化钾、眼镜蛇的毒汁还要毒,更可怕的是它不会被高温破坏,平时煮菜的温度根本不能动它分毫。对光、热、酸都稳定。它可以被碱溶液分解,但是经过碱溶液的食物已经是不能食用的了。
那么,哪些食物里会有黄曲霉素?它是怎样产生的?
黄曲霉素可以说存在我们大部分的食物里,尤其是谷物和油料作物含量居多,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污染的。产生黄曲霉素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霉菌,喜欢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滋生,所以南方比较容易发生黄曲霉素中毒事件。
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急性毒性,也有显著的慢性毒性,是极强的致癌物。国内外都有很多黄曲霉素中毒的事件报道,其中以年印度发生的中毒事件最为严重:印度西部两个邦中多个村庄皆以玉米为主食,由于当年雨水过多,造成玉米严重霉变,村民食用霉变玉米后导致人中毒,人死亡的惨剧。
怎样避免食用到黄曲霉素呢?
首先,购买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米面油等;街边的土榨油一定要看清原料质量才能买。
其次,采取低温、干燥、除氧和化学药剂等方法来保存食品和饲料,可以有效地防止黄曲霉的生长和产毒。
第三,多吃点益生菌。益生菌能吸附黄曲霉素,改善肠道菌群,是非常好的健康食品。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
下期,我们讲讲真空保存食物真的管用吗?
三氧化二砷:LD50(中位剂量)14.6mg/kg(大鼠经口)《维基百科》
龙葵毒素:LD50小鼠mg/kg,人食入0.2~0.4g龙葵碱即可引起中毒。《快懂百科》
3-硝基丙酸:经口灌胃雄性小鼠的LD50约为mg/kg,雌性约为68.1mg/kg。人中毒剂量约为12.5mg/kg。《百度百科》
米酵菌酸:雌雄鼠LD50值均为:3.16mg/kg《米酵菌酸的毒性研究》
秋水仙碱:致死剂量为0.8mg/kg《秋水仙碱过量后的临床结果》
黄曲霉素:LD50为0.mg/kg《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和毒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