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中判断推理部分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包括对词语、图形、概念、短文等材料的理解、比较、判断、演绎、归纳、综合等。判断推理一共分为4种模块: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类比推理或事件排序,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前面四类题型。每类题型在考试时的侧重点不同。本章精选20道判断推理题,试题内容涵盖了历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的主要类型,附以精确的解析、基础知识补充,旨在培养广大考生快速、准确的判断推理答题能力。
(一)图形推理
在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考察的类型有九宫格、顺推型、类比型图形推理。图形推理的考点主要涉及图形的数量性、叠加性等。图形推理整体难度不大,以考察数量为主,只要掌握了基本考点,就能很容易快速得出答案。 一、图形推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例1、D本题属于图形的翻转。观察前面5个图,找出图形旋转、翻转的规律,从图1开始,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2,再水平翻转得到图3,再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4,再垂直翻转得到图5,按照此规律,下一个变化应该是顺时针旋转90°。故答案为D。
例2、C本题A答案的错误在于如果“竖直线”这个面的上方是“两条直线相交和一个黑色的圆”所在的面,那么“竖直线”这个面的左侧应为“带有一个黑色方块”的面;B答案的错误在于如果“横直线”这个面的上方是“竖直线”所在的面,那么“横直线”这个面的左侧应为“两条直线相交和一个黑色的圆”的面;D答案的错误在于如果“带有一个黑色方块”的面,这个面的上方是“空圆圈”所在的面,那么“带有一个黑色方块”的面中“黑色方框”一定在左侧,而不应像D答案那样在右侧。故答案为C。
例3、C此题考查图形的样式。第一组和第二组组成的元素相同,样式遍历。故答案为C。
例4、D本题属于图形位置变化。只有D是旋转度,其他三个都是依次旋转90度。故答案为D。
例5、D本题属于图形的移动旋转题。在第一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中的三角形不动、小圆逆时针旋转依次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三个图形;同理,在第二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中梯形不动、小线段顺时针旋转依次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三个图形。故答案为D。
点拨:图形推理题可以通过观察其特征来找寻规律。最基本的思路是“乱、同、像”,分别对应数量关系类、位置类、遍历或加减异同。
(二)定义判断定义判断全部为单定义判断题型,难度适中,考查的知识范围包括:行政、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科技等方面,涵盖范围广,且题量较为平均,弱化了知识结构对做题的影响,着重考查考生的逻辑能力。
例6、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据,使他人受损而自己取得的利益。其中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受损人为债权人,享有请求得利人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
据此定义,下列属于不当得利的是()。
A.银行在办理跨行存取款业务时收取的手续费
B.刘经理乘飞机时由于行李超重而缴纳的罚款
C.小张春节在家和亲戚打麻将赢的元钱
D.商场收款员小梅误将元当作10元找给顾客
例7、劳动纠纷: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劳动纠纷的是()。
A.因为不满装修质量,房主与装修工人发生纠纷
B.两家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因为工资存在差别而发生纠纷
C.工人因反对不发放加班工资而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执
D.工人因不满经理的领导方式而与之发生争执
例8、危机管理策划是指为防止爆发危机或者危机发生后为减少、消除危机带来的风险与损失,通过策划手段使人更有效地掌握事物和社会舆论的一些办法与措施的综合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危机管理策划的一项是()。
A.听到海啸警报后,海边的游客飞快地向高处撤离
B.李平参加考试后,特意带了两支铅笔以备万一
C.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小张被震倒在地,所幸躲过一动
D.某企业因负债累累,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例9、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低信息技术,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和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的过程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企业信息化的是()。
A.学校建立计算机网络平台使校内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B.将全部企业业务乃至全部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将离散型和流程型生产的质量、设施、控制、数据和通信等结合起来,实现广泛的管理信息集成
D.制定原材料零部件采购加工计划,以保证能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得到需要的物料数量,并引进计算机进行辅导管理
例6.D由题干可知,不当得利包含一个因素是“没有根据法律或合同”,A、B项均合乎法规规定,C项属于家人在节日时自娱自乐,没有损害他人利益,故以上三项均不属于不当得利。而D项中由于失误给顾客造成了利益上的损失,属于不当得利。
例7.C由题干可知,劳动纠纷是由于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执,C项中发放加班费属劳动法范围内,故C项正确。
例8.C关键是“为减少或消除危机带来的风险与损失”而采取措施。C项中小张被震倒在地,只是一种被动的事实,他并未主动采取任何措施“减少或消除地震带来的风险与损失”。故选C。
例9.A由题干可知,企业信息化的主体是企业,而A选项中的事件主体是学校,学校不是以赢利为目,不是企业,所以本题应当选择A。
点拨:关于定义判断题,可以应用关键词法和选项排除法快速解题。注意要假设题干给出定义是正确的、毋庸置疑的,不要过分依赖自己的常识和专业知识。
(三)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以两词型的题目为主,同时也考查了三词型和对当型的题目。整体上难度适中,个别题目难度较大,选项迷惑性强,需要仔细分辨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才能选出,容易初选错选或耗费较长时间的情况。
例10.桀犬吠尧:《史记》
A.乐此不疲:《汉书》B.乐不思蜀:《三国演义》
C.讷言敏行:《论语》D.阳春白雪:《离骚》
例11.竹简:书籍
A.竖笛:排笛B.沙漏:钟表
C.毛笔:电笔D.缶:鼓
例12、卫星:飞船:航天
A.股票:债券:金融B.错层:复式:别墅
C.预算:结算:决算D.移动:联通:电信
例13()对于原子相当于车轮对于()
A.夸克:气缸B.库仑:车速
C.电子:汽车D.核能:火车
例10.、C此题题干是成语与其出处的关系。“桀犬吠尧”出自《史记》,“乐此不疲”出自《后汉书》,“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阳春白雪”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讷言敏行”出自《论语》。
例11、B古代的竹简相当于现代的书籍。古代的沙漏相当于现在的钟表。
例12、A卫星和飞船均属于航天领域。股票和债券均属于金融领域。故答案选A。
例13、C电子属于原子的一部分,车轮属于汽车的一部分。故答案选C。
点拨:类比推理题最基本的方法是造句法。其次还可以使用代入法、词项特征法来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选项。
(四)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部分以可能性推理的考查为主,且题目难度较大,题干论证结构较难划分,需要仔细阅读题干才能理清题干中的推出关系。一些题目题干所涉及的问题贴近时事,对考生所掌握的科技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要求。
例14、一般病菌多在温室环境生长繁殖,低温环境停止生长,仅能维持生命。而耶尔森氏菌却恰恰相反,不但不怕低温寒冷,而且只有在0度左右才大量繁殖。冰箱里存储的食物,使耶尔森氏菌处于最佳生长状态。由此可以推出()。
A.耶尔森氏菌在室温环境无法生存
B.一般病菌生长的环境也适合耶尔森氏菌生长
C.耶尔森氏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不适合一般病菌
D.0度环境下,冰箱里仅存在耶尔森氏菌
例15、在同一侧的房号为1、2、3、4的四间房里,分别住着来自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他们,
①韩国人说:“我的房号大于德国人,且我不会说外语,也无法和邻居交流”;
②法国人说:“我会说德语,但我却无法和我的邻居交流”;
③英国人说:“我会说韩语,但我只可以和一个邻居交流”;
④德国人说:“我会说我们这四个国家的语言”。
那么,按照房号从小往大排,房间里住的人的国籍依次是()。
A.英国德国韩国法国B.法国英国德国韩国
C.德国英国法国韩国D.德国英国韩国法国
例16、航天局认为优秀宇航员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知识;第二,熟练的技术;第三,坚强的意志。现有至少符合条件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优秀飞行员报名参选,已知:
①甲、乙意志坚强程度相同;
②乙、丙知识水平相当;
③丙、丁并非都是知识丰富;
航天局经过考察,发现其中只有一人完全符合优秀宇航员的全部条件。他是()。
A.甲B.乙C.丙D.丁
例17、遇到高温时,房屋建筑材料会发出独特的声音。声音感应报警器能够精确探测这些声音,提供一个房屋起火的早期警报,使居住者能在被烟雾困住之前逃离。由于烟熏是房屋火灾人员伤亡最通常的致命因素,所以安装声音感应报警器将会有效地降低房屋火灾的人员伤亡。
下列哪一个假设如果正确,最能反驳上面的论述?()
A.声音感应报警器广泛使用的话,其高昂成本将下降
B.在完全燃烧时,许多房屋建筑材料发出的声音在几百米外也可听见
C.许多火灾开始于室内的沙发座垫或床垫,产生大量烟雾却不发出声音
D.在一些较大的房屋中,需要多个声音感应报警器以达到足够的保护
例18、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发动机,安全性能要好于旧型发动机。在新旧两种型号的发动机同时销售的第一年,旧型发动机的销量超过了新型发动机,该制造商于是得出结论认为安全性并非客户的首要考虑。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会最严重地削弱该制造商的结论?()
A.新型发动机和旧型发动机没有特别大的价格差别
B.新型发动机可以被所有的使用旧型发动机的飞机使用
C.私人飞机主和航空公司都从这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这里购买发动机
D.客户认为旧型发动机在安全性方面比新型号好,因为他们对旧型发动机的安全性了解更多
例14.C0度显然不是一般病菌的最佳生长温度。故本题选C。
例15.C显然德国人只能和英国人为邻,又英国人不能与韩国人为邻,故本题选C。
例16.C由条件②③④可知,知识丰富的为甲、乙、丙三人。又因为丁至少符合条件之一,故丁为意志坚强的人,由条件①可得,另一意志坚强的人为丙。又因为只有一个人完全符合条件,故丙为技术熟练的人。所以全部符合条件的为丙。故本题选C。
例17.C由题意可知,此题的结论是基于声音会导致建筑材料发声这一前提,C项直接反驳这一前提。故本题选C。
例18.D由题意可知,D项从客户认知角度说明了安全性能仍是购机首选,直接反驳了题中结论。故本题选D。
(五)事件排序
事件排序可分为表示五个事件的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和两组事件的两种题型。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然后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所考到的复合事件排序题型中,所给出的五个句子表达的一般是两个事件,要想得出准确的顺序,应首先辨清这两件事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两件事情进行大的排序后,再对细节问题进行排序。
例19、(1)一男青年推开房门见空无一人
(2)张某对客房部经理说他出去洗脸时将公文包放在衣柜里
(3)张某出差住在某旅馆房间
(4)公安局接到旅馆失窃报案
(5)清晨旅客甲未起床,张某到公用盥洗室洗脸
A.3—1—5—2—4B.3—5—1—4—2
C.3—5—1—2—4D.1—3—5—2—4
例20、(1)责令店主停业整顿(2)追查熟食加工点
(3)举行婚礼(4)出现多人食物中毒
(5)核查各种菜品
A.3—5—4—2—1B.4—3—2—5—1
C.3—4—5—2—1D.3—4—1—5—2
例19、C本题描述了两件事情:张某公文包失窃和男青年闯入空房。合理顺序是:张某出差住在房间,早晨到公用盥洗室洗脸,这时有男青年见房内无人便进行盗窃,张某发现公文包丢失后,告诉客房部经理说自己将其放在衣柜内,然后旅馆向公安局报案。本题的合理顺序应为3—5—1—2—4。故选C。
例20、C本题包含两件事:食物中毒和停业整顿。应先有婚礼,即(3)在第一位,排除B项,婚礼宴席上众人吃了东西,就会出现食物中毒,即(4)第二,中毒后有关部门立即核查各种菜品,追查熟食加工点,找到了制作中毒食物的生产者,从而责令该店主停业整顿,因此,本题的合理顺序为3—4—5—2—1。故选C。
希望广大考生在公务员考试的准备中加强判断推理这一类题目的练习,在保证正确率的同时,提高速度。最后中政教育专家祝大家成公上岸,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