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武大郎被砒霜毒死,而砒霜作为一种剧毒却在药铺公开卖,官府为什么不禁止生产、销售砒霜呢?关于砒霜,我们还有多少偏见?
大郎喝下毒药话说武大郎捉奸,被西门庆踢中了心口,回家后卧床不起,病情越来越重,一连五天,既没吃药,又没吃饭,大郎要潘金莲救他,他病好了不追究这件事,也不对武松说。潘金莲告诉王婆和西门庆,不知如何是好,王婆出了一个坏主意要害死武大郎,西门庆从药铺里拿来砒霜,让潘金莲放入心疼药中,潘金莲依计行事,果然给武大郎喝下带砒霜的心疼药后,大郎说肚子反倒更难受了,潘金莲用被子蒙上大郎,还骑在大郎身上,很快大郎就没了命。后来看到大郎七窍流血,在火化时,何九叔偷了两块发黑的骨头,以此向武松作证,大郎是死于中毒。
何九叔向武松说武大之死有医学知识的人看后发现这段描述有许多疑点:一是砒霜中毒,发作不会那么快,砒霜是无臭无味,吃入肚子,不会马上感觉难受;二是砒霜中毒应该有呕吐和腹泻症状,大郎都没有出现;三是砒霜中毒不会导致骨头变黑。
砒霜水浒传是文学作品,里面的描述为了追求场面的惨烈,故意把砒霜毒性写得非常猛烈,专家称,误服砒霜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大小便失禁,会在二十四小时后死亡。为了使故事前后串联得更紧密,硬是写了骨头发黑这一现象,否则武松就没有足够的证据。其实真正让大郎惨死的并不是砒霜的毒,而是之前西门庆踢他留下的内伤发作,大郎说喝药后非常难受,是好药的作用,不是中毒;潘金莲骑在他身上,蒙上被子,大郎用力挣扎,加剧内伤伤口的撕裂,再加上呼吸不畅,最终综合了内伤、伤口撕裂大出血、窒息三方面因素而死。换言之,还没等砒霜的毒性发作,大郎已经死了。再换言之,大郎就是喝了没有砒霜的好药,潘金莲给他蒙上被子,骑在他身上,也会很快把他弄死。
大郎病情严重即便如此,砒霜的毒性是不容忽视的,砒霜在古代几乎是谋杀的重要药物,其中重要因素就是砒霜本是一种白色粉末,既没有能闻到的异味,也没有能品尝出来的苦味,混在其他药粉中根本看不出,服后,也很难查出中毒迹象,所以在西方,砒霜被称为“继承的粉末”,就是用砒霜害自己亲人,然后继承亲人的遗产。有专家说一代枭雄拿破仑也可能死于砒霜。
拿破仑正因为如此,砒霜更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剧毒的代表,而忽视了他还有另外一面,就是药物。是药三分毒,砒霜首先是一种能治病救人的基本药物,然后再是有剧毒的药物。砒霜按医生处方,合理配制,有治病救人的功效。其实砒霜早在我国古代,已有人用它来治病或美容。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述的太乙神精丹(砒霜)能治疗疟疾。
孙思邈水浒还有一人也中毒了,就是卢俊义中了水银毒,所以人们常谈砒霜色变,谈水银色变,但水银和砒霜按一定比例搭配制成水银膏,能治疗梅毒。正应了那句古话:以毒攻毒。所以自古以来,砒霜是可以在药铺公开卖的。
今日一悟:好药在于适量与对症,毒药在于过量和不对症,同样是砒霜水银,用过了量就是毒药,用适量对症就是良药。这就是医学中的辩证法。推而广之,这个道理也用于其他领域,好东西不能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