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愈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主要症状
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该病毒致死率约为2%到4%,但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可能会改变。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严重,只是说病毒感染者不一定人人都会面临最严重的后果。
病理解剖
首先累及到肺,表现在肺脏里面有实变,有大量的渗出,有炎症细胞因子的侵润,和炎症细胞大量的浸润等。同时,在小的支气管里看到很多分泌物,堵塞了小气道,影响了气体的交换。电镜下肺里还能够看到病毒颗粒。同时用核酸检测方法,发现病毒核酸。
免疫系统受累比较重。临床上可以看到白细胞少、淋巴细胞减少和病情的进展甚至死亡有非常明确的相关性。免疫力低了,非常容易出现细菌、真菌的感染。
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
直接传播
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气溶胶传播
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
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母婴传播
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母亲可能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了婴儿,且新冠病毒还可能在胎盘细胞中活跃复制
易感人群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
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