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碗汤放倒全家6口人,生死未卜妈妈在I
TUhjnbcbe - 2024/8/5 16:48:00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梅雨季,随着雨水增多、气温升高,全省各类野生蘑菇生长、繁殖旺盛。上周三,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醒:毒蘑菇中毒常常危及生命,是造成食源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省已进入毒蘑菇中毒季节!这不,“预警”还不到2天,一家6口就因为误食毒蘑菇出事了!

资料图王金辉制图

一碗蘑菇汤撂倒全家人

“我真是悔死了!”躺在浙江大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里,56岁的姚妈妈,一边做着血浆置换,一边抹眼泪。身体虚弱的她很后悔,因为给全家烧了一碗蘑菇汤,全家6医院抢救,毒蘑菇造成人体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让姚妈妈一家人面临着严重的生命威胁。

其中,姚妈妈的弟弟阿勇(化名)中毒最为严重,至今生死未卜。

6月28日清晨,绍兴新昌,50岁的阿勇赶早从郊外的小山上采摘了不少新鲜野蘑菇回家煮面做早饭,中午他就出现了轻微头晕、呕吐的症状,阿勇以为是天气炎热、出现中暑,并没有当回事。当晚,他还把摘来的蘑菇送到姐姐家,邀请姐姐全家一起“尝鲜”。

“我们新昌有吃野蘑菇的习惯,有些从山上采来的蘑菇,最贵可以卖到元一斤!”姚妈妈说,她烧了一锅鲜蘑菇汤,弟弟、丈夫、儿子儿媳和外甥,平均每人吃了三四朵,她舍不得吃,在他们吃后,才把蘑菇汤全部拌饭喝了。

6月29日凌晨4时,姚家儿子儿媳最先出现不适,先是胃里翻江倒海,然后剧烈腹痛、上吐下泻。凌晨6时,姚妈妈和丈夫也出现相似症状。打电话一问,外甥也“中招”了!阿勇的情况更为严重,已经有些意识不清。

全家人一开始都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医院就诊。不久后,新昌当地怀疑是误食毒鹅膏菌中毒,但不确定。因为中毒人数较多、病情严重,新昌建议转送至浙大一院进一步治疗,浙大一院是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及浙江省中毒救治基地,对各类中毒救治有多年的专业经验。

由于阿勇病情已经非常危重,不具备转院条件,当地立即对他进行了血浆置换,其他5名中毒的家庭成员被送往浙大一院。

一家人尚未脱离危险

“这算是毒蘑菇不眠夜了。”浙大一院急诊科医生唐叶民介绍,6月30日凌晨,他接诊了这5位从新昌来的患者。急诊科主任陆远强火速联系省疾控中心专家徐小民进行“加班加点”鉴定,凌晨4点,血液检测的结果出来了——鹅膏毒肽中毒!凌晨5点,尿液检测的结果也出来了——确定是吃了毒鹅膏菌!

紧急检查后,5位患者肾损伤不明显,肝功能出现异常。鹅膏菌中的鹅膏毒肽易溶于水,喝了大量蘑菇汤的姚妈妈中毒情况最严重,当即被送进ICU,其他4人留在急诊室抢救。

因为是剧毒蘑菇,陆远强指导相关医务人员立即启动血浆置换治疗方案,为去除病人血液中的毒素,输血科主任谢珏紧急调配血浆,血液净化中心团队彻夜帮助每位病患进行了血浆置换,人均置换血浆0~ml。

一碗汤放倒全家6口人,生死未卜!浙江妈妈在ICU痛哭:我真是悔死了

吃下毒鹅膏菌会有什么反应?

ICU里,负责姚妈妈治疗的俞慧丽医生说,根据以往经验,患者通常要在6小时甚至24小时后,才会出现中毒的症状。中毒者会饱受腹部绞痛、呕吐以及重度脱水性腹泻的折磨。起初,很多潜伏期长的中毒者会误以为自己的症状与误食毒蘑菇无关,仅仅只是“肠胃炎”。

尤其在1~2天内,胃肠道症状消失后,中毒患者再次没有了明显症状,特别容易造成一个康复的假象,称为患者“假愈期”。殊不知。在此期间,毒素会偷偷地破坏中毒者的肝脏。它会和人体内负责产生新蛋白质的一种酶结合并使其失效。缺少了这种酶,细胞便不再工作,最终的结果就是肝功能衰竭。如果没有接受及时、准确的治疗,中毒者很快就会器官衰竭、休克,最后死亡!

一碗汤放倒全家6口人,生死未卜!浙江妈妈在ICU痛哭:我真是悔死了

考虑到误食毒蘑菇的症状会在两三天内出现,目前,姚妈妈全家人尚未脱离危险,他们一边进行血浆置换、一边进行进一步观察,随时准备进行后续治疗。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毒蘑菇的特效药,比起早期催吐、洗胃、导泻、透析减少毒素吸收、对症支持治疗,收住手、管住嘴,不采不吃才是最为正确打开方式。

延伸阅读:

专家提醒:梅雨季警惕因误食毒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

随着雨水增多、气温升高,南方地区进入梅雨季,各类野生蘑菇繁殖旺盛,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需要警惕因误食毒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

近年来在山区农村和乡镇,都有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例发生。据统计,-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显示,11年间共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起,致人中毒,死亡例,病死率为21.24%。

浙江大医院近日接诊了一家五口人,皆因食用毒蘑菇中毒,目前尚未脱离危险,他们一边进行血浆置换、一边进行观察,随时准备开展后续治疗。

该院重症监护室医生俞慧丽表示,根据以往经验,患者通常在食用毒蘑菇6小时甚至24小时后,才会出现中毒症状,中毒者会腹部绞痛、呕吐以及重度脱水性腹泻,很多潜伏期长的中毒者会误以为自己的症状与误食毒蘑菇无关,仅仅只是“肠胃炎”。

“1到2天内,胃肠道症状消失后,特别容易造成一个康复的假象,称为患者‘假愈期’。在此期间,毒素会破坏中毒者的肝脏,如果没有接受及时准确的治疗,中毒者很快就会器官衰竭、休克直至死亡。”俞慧丽说。

由于野生蘑菇的形态多种多样,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特征来辨识非常困难,若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须马上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期,及时抢救。专家表示,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夏季易误食野生毒蘑菇,切勿随意购买

谈及夏季易发生误食野生毒蘑菇事件,许多市民都表示对此会有所警惕。“我们平时都会叮嘱爸爸妈妈,日常买菜时千万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市民张女士说。

不要随意购买

来路不明的蘑菇

东湖区食安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当进入野生蘑菇生长旺季,都易发生市民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事件,这也是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食品安全隐患。“很多毒蘑菇的伪装性很好,市民很难完全判断清楚。”工作人员表示,很多市民都知道鲜艳的蘑菇可能有毒,但仅靠这一点是无法做到全面的判断。例如残托斑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误食。所以市民应在正规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不要随意购买路边来路不明的蘑菇。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钱江晚报新华社南昌晚报

流程编辑:TF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碗汤放倒全家6口人,生死未卜妈妈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