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是一件很有讲究的事情,很多的糖人都存在一定的误解,这样都会直接导致病情加重。今天塔哥主要给大家分享三个错误控糖的实例,大家要引以为戒,学习正确的方法才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一、切忌太急
有这么一位老年糖人,它长期服用消渴丸,每次5粒,每天2次,最近自查尿糖控制不太理想,于是自作主张,改为每次10粒,每天3次,结果当晚就发生低血糖,直接昏迷,虽然经过抢救勉强挽回性命,但由于长时间低血糖,大脑严重受损,最终成了植物人。
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应当慎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急躁冒进,矫枉过正。要知道,低血糖往往比高血糖更危险,而且盲目增加药量,药物毒副作用也相应增加。
二、切忌盲从
有一位合并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人,听一位糖友介绍“二甲双胍”降糖效果不错,于是自己也去药店买来服用,结果自己肾功能越来越差,结果引起了乳酸酸中毒,直接昏迷了,险些丢了性命。后经医生及时调整方案,改用“胰岛素”治疗后,才得以转危为安。
每个糖人的分型、胖瘦、年龄、病程、并发症各不相同,用药也应该是不尽相同的。糖人应当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决定用什么药以及如何用,而不能盲目学习别人的药物疗法。正常体重和偏瘦的糖人首选磺脲类降糖药;超重和肥胖的患者首选双胍类降糖药;对肾功能不全者,应该禁用二甲双胍。
三、宜听医嘱
有位糖人血糖总是控制得不理想,经过了解才知道他根本没有按医嘱服药。由于担心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他擅自减少用药剂量并将本应1天3次服用减为1天2次,另外,为了省事,他把本应餐前服用的磺脲类药物与二甲双胍类放在餐后一起服。如此擅改医嘱,药效自然不佳。
每种降糖药物的疗效维持时间不同,用药间隔时间也就不同,有的药需1天3次服用,有的每天1次即可。另外,还要尽可能使药物的作用高峰与血糖峰值一致,以取得最佳的降糖效果,因此有的药需要餐前服,有的药需要餐后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