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8时31分,接国家防总指令,王家坝闸启闭机室里工作人员按下控制按钮,0.5米、1米、2.5米,闸口渐渐抬高,滚滚洪水冲向蒙洼蓄洪区。
与此同时,我市各部门、各方力量迅速集结,支援王家坝。
他们中有军人,争分夺秒,连夜帮忙转移群众;他们中有医生,逆水行舟,守护群众健康;他们中有各部门抽调来的人员,坚守庄台,保障群众生活无忧。阜南县组织部还抽调名党员干部组成个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庄台高高飘扬!
王家坝24时辰
“老百姓舍小家顾大家,我们要守护好他们”7月20日8时31分,国家防总下达命令,淮河王家坝闸开闸蓄洪。从通知将要启用蓄洪区到王家坝闸正式开闸,只有一夜时间,务必将老百姓全部转移走。多名基层党员干部、多个军地驰援力量,度过了开闸前后紧张的24个小时。“蓄洪区预计启用,明天凌晨3时前务必将名群众转移到位!”7月19日20时,阜南县县长李云川下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连夜抓紧完成,才能让群众的损失降至最低。”7月19日晚10时,中国好人温光民等人赶赴王家坝镇和谐村,投入到转移群众的战斗中去。7月20日零时许,王家坝水文站录得王家坝闸上水位已达29.31米保证水位。凌晨4点,王家坝水文站负责人时学光和前来支援的省市专家对淮河王家坝段3个段面的水情进行“抢测”。10分钟后,一组水文数据传到省水文水资源局,半个小时后汇总到国家防总。以水情为令,蒙洼堤防上堤党员近3万人,党员志愿者、镇村干部、官兵余人,搬家队伍多人。7月20日凌晨3时,户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7月20日8时31分,接国家防总指令,启闭机室里工作人员立即按下控制按钮,滚滚洪水冲向蒙洼蓄洪区……
7月20日9时,保障庄台15万群众生活无忧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物资保障组、卫生防疫组、救援组一一成立。阜南县委书记崔黎嘱咐他们:“老百姓舍小家顾大家,我们要守护好他们!”
随后,阜阳交警支队抗洪抢险应急队快速集结名警力,颍州区民兵应急连集结人,奔赴抗洪抢险一线。7月20日13时,阜南县人武部政委程连涛接到救援指令后,乘冲锋舟迂回前进,避开水下障碍,3公里路程开了近半个小时,安全带离27人。7月20日16时,阜南县发改委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军,胸前挂着“驻庄台工作组”的证件,乘坐冲锋舟抵达庄台,第一时间组建临时党支部,为群众做好后勤保障。7月20日19时,王家坝镇上,陆军第71集团军的24辆军车装载冲锋舟,驶向援救地点……他们的努力,换来的是当地群众的“安心”。7月20日20时,郑台子庄台上,72岁的郑继超坐在屋里观看关于王家坝开闸的电视新闻。“家里米面油一应俱全,我们很安心。”
“孤台”不孤
“有吃有喝,进得来出得去,心里一点也不慌”蓄洪后,站在王家坝镇淮上社区保庄圩的坝埂远眺,水中矗立着一个个庄台,恰似一座座“孤台”。虽有洪水围庄,但这77个湖心庄台却不孤独。坝埂这边,临水设置几处摆渡点,消防、民兵等救援人员驾驶冲锋舟、橡皮艇,承担起一趟趟摆渡人员、运送物资的重任。7月21日9时许,阜南消防大队的胡非驾驶皮划艇在蓄洪区中行驶,小心翼翼地避开障碍物。船上,坐着83岁的艾秀芳老太。“老人有高血压,一个人住在庄台我们哪能放心。”艾秀芳的儿子说,没想到消防官兵这么快就把老人接上了岸。艾秀芳才下船,胡非又接到运输物资进庄台的任务。皮划艇上,坐在最后的胡非很难看清前方的障碍物,他的战友黄柯人当起了“领航员”。他高高举起右手,指挥船只躲避前方伸出的一个石碑。经过20多分钟的航行,皮划艇抵达自由庄台,却无法靠岸,黄柯人、崔高峰跳入过膝的水中,协助大家下船。趁着晚饭后的一点休息时间,部分消防官兵瘫坐在路旁,一只只在水中浸泡得发白的脚,诉说着一天的辛苦。
7月20日,颍泉区人武部接到紧急驰援阜南王家坝的抗洪救援命令后,立刻组织名基干民兵奔赴抗洪抢险一线。其中,中市街道办18岁应征青年唐天池主动请缨,加入抢险队伍。之前,他就出现了胃疼的症状,只简单吃了些药就上了堤。7月22日晚上巡堤回来,唐天池疼得实在受不了,来到村卫生所诊治。原来,是阑尾发炎,随后他被紧急送往阜阳五院救治。
7月21日17时许,阜南蓝天救援队队员翱翔运送当天最后一批群众前往庄台。当他返回临时指挥部时,已经是19时18分,他已连续工作了9个多小时,中间只简单吃了顿盒饭、喝了几瓶矿泉水。“我们实行挂图作战,当天所有任务在图板上一目了然,方便统一调度。每个人都完成自己的任务,整体任务才能完成。”翱翔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7月20日19时,陆军第71集团军的24辆军车来了;20时,河南省消防总队抢险救灾20辆车抵达……王家坝开闸当日,我市武警官兵和民兵应急连共出动人,其中民兵人、现役部队人、武警人。7月21-23日,共出动民兵人次、71集团军人(阜南人、颍上人)、省军区65人、武警人、预备役团36人,出动冲锋舟艘次,协助地方转移(运送)群众人次、物资公斤,巡堤查险25公里,处置险情5处,在7个点位上配合地方设卡警戒。这些数字,保障了群众的安定生活。“我们现在有吃有喝,进得来出得去,心里一点也不慌。”自由庄台一名群众说,这些来回穿梭的“生命舟”,让他们吃上了“定心丸”。
保障生活
“大家心系汛情,请战支援抗洪救灾工作”蓄洪后,各部门迅速行动,多方面保障庄台群众生活。从7月21日开始,我市卫生部门就派出医疗队奔赴各庄台。如今,王家坝镇大的庄台都有两名医生,一名负责医疗,一名负责防疫。7月21日上午8时许,记医院医生乘坐冲锋舟进入庄台送医送药。“要尽量减少在水中浸泡时间,避免接触污水,防止感染疾病。”刚进庄台,医院抗洪医疗队队员许玉伟、村医崔高峰就在庄台前墙壁上张贴“饮水、饮食、个人卫生”宣传画。当日13时30分许,抗洪医疗队接到群众电话,村民崔春喜出现病症,有咳血现象。二话不说,许玉伟、崔高峰等人趟过齐膝的洪水,大概10分钟后来到病人家中。“初步检查,病人情况较为严重,我们医院。”许玉伟说,当时庄台旁边就有皮划艇,他们将病人护送到对岸,由医院。“大家心系汛情,请战支援抗洪救灾工作。”7月20日,医院普外一科全体医护人员按下红手印,写下请战书,请战支援抗洪救灾一线。他们中,很多人在疫情期间主动申请到一线……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组建了支卫生应急小分队,24小时待命开展驻点和巡回医疗服务。卫生应急小分队共有人,涵盖医疗救援、卫生防疫、食物中毒和心理救援四种类型。其中,市直卫生应急小分队38支,医疗救援应医院、市二院、市三院、医院医护人员组成,每支医疗小分队自备不少于0元的救灾药品。“我们3辆应急车配备2部海事卫星电话、10部天通卫星电话,可在洪水等极端灾害天气保障通信安全。”7月21日,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铁军陶亚军说,他们第三辆通信保障车当日从合肥直达王家坝进入紧急待命状态。电力、供水等部门也实施24小时工作制,全力保障群众生活需求。阜阳蓝天救援队等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投身防汛一线,帮助当地开展转移安置群众、运送生活物资……
巡堤查险
“要守好我们的家园,容不得半点马虎”“以前洪水来了东躲西藏,现在我们不慌不忙,生活如常。”7月22日上午9时许,王家坝镇淮上社区保庄圩内,新人乔龙双和王芹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当时,新娘王芹的两个舅舅都在堤坝上忙着巡堤查险,没有时间来喝杯喜酒。像他们一样,不少当地人加入到守护家园的队伍中来。“昨天开闸泄洪后,我立马向部队领导申请,得到批准后我和父亲今天上午就来到王家坝。”7月21日中午,王家坝下起了雨,武警海南总队的现役军人唐少雷和父亲从接到批准到上岗巡堤,不过3个小时。实际上,唐少雷此次回老家主要是因为妻子生产,他请了一个月陪护假。“妻子和家人都很支持我,作为阜南人,王家坝精神早就融入我们的血液中,这么多人帮助我们,我们也要守护好自己的家园。”唐少雷说,他的想法与父亲不谋而合。父亲唐运章表示,上阵父子兵,他们要一起上一线,加入抗洪抢险巡查队。7月20日晚,曹台村淮河堤坝上,郜台乡党委副书记刘晓妮和党员干部及志愿者一起,又开始了巡堤夜查。进入防汛战时状态以来,当地积极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巡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对堤坝、圩口、水库等地反复排查。24小时不间断巡查,尽管大家身心疲惫,但一到深夜,刘晓妮依旧挺直腰板,戴好袖章,带领队伍一次又一次查看变化中的水位和汛情。“党员干部冲在前,要守好我们的家园,容不得半点马虎。”7月23日下午1时许,在历经约76小时28分钟的蓄洪后,王家坝闸关闭,本次蓄洪总量3.75亿立方米,大约是26个杭州西湖年蓄水量。如今,庄台上家家有电、户户有自来水,吃喝都有保障。而这一切,离不开政府日益完善的政策和相关基础设施,也离不开坚守在王家坝一线的各方力量。
颍州晚报记者杨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