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公司安全知识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
TUhjnbcbe - 2024/2/25 8:48:00

先来认识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年

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一、职业病的危害因素有哪些?

()产过程中产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物质,如铅、汞,烯产过程中,有苯、甲苯、基苯、苯烯等*物;产丁苯橡胶过程中有丁烯、苯烯、芳烃油、**酸钠、过氧化异丙苯等种。

(2)产性粉尘,如炼油产过程中,有油焦粉尘,使催化剂硅酸铝粉(粉尘状)等;催化剂产过程中,有属粉尘、泥粉尘等,此外,还有棉尘、煤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象条件,如温、湿、低温等。

(2)异常压,如压、低压。

(3)噪声、振动。

(4)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产的丫射线等。

3.物因素,如附着在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等。在化业少见。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是指产过程的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式以及体和脑劳动的例等。在此过程中产的有害因素有:

①检修或抢修期间,易发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②精神紧张;动化程度,仪表代替了笨重的体劳动和操作,也带来了精神紧张问题。

③劳动强度过或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职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④个别系统或器官过分紧张,如视紧张等;

⑤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不合理的具等。

(三)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产环境可以是然的环境,也可以是按产过程的需要建起来的环境,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

①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②房屋建筑或布置不合理,如有*段与*段安排在个车间;

③由不合理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如氯回收、精制、液化岗位产的氯泄液,有时造成周围10~20m环境的污染。

二、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生产性粉尘由于种类和理化性质的不同,对机体的损害也不同。按其作用部位和病理性质,可将危害归纳为尘肺、局部作用、全身中*、变态反应和其他五部分。

(一)尘肺:尘肺是指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二)局部作用: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三)全身中*作用:吸入含有铅、锰、砷等*物的粉尘,可被吸收引起全身中*。

(四)变态反应:某些粉尘,如棉花和大麻的粉尘可能是变应原,可引起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炎症和间质性肺炎等。

(五)其他:某些粉尘具有致癌作用,如接触放射性粉尘可致肺癌、石棉尘可引起间皮瘤。

生产性粉尘的防范:

针对生产性粉尘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措施:

我国*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策、法令和条例来防止粉尘危害。如年5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年12月及年7月对该防治法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法律更加充分体现了职业病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控制粉尘危害和防治尘肺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第二,技术措施: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如使用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措施避免工人接触粉尘。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含石英低的原材料代替石英原料,用人工石棉替代天然石棉等。湿式作业、通风除尘和抽风除尘。除尘和降尘的方法很多,既可使用除尘器,也可采用喷雾洒水、通风和负压吸尘等经济而简单实用的方法,降低作业场地的粉尘浓度。

第三,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是防止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技术防尘措施的必要补救。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时,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安全帽、防尘衣、防尘鞋等。

第四,健康监护:

包括粉尘作业人员就业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医学检查以及职业健康信息管理。

三、噪声

一)噪声的定义

从物理学的观点出发,噪声就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律的杂乱组合。

从生理学观点讲,凡是使人烦躁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音。

二)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以成为当今世界上一项重要的公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司安全知识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